一家四口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继离世,这个惨剧太悲了!我们一定不要新型冠状病毒掉以轻心,切记!
01
前几天看到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
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一家四口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继离世!
常凯,55岁,湖北电影制片厂导演,2月14日凌晨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就在当天傍晚,他的姐姐也去世了。
12天前,他母亲去世。17天前,父亲去世。
绝望的17天里,新型冠状病毒就让这一家四口人撒手人寰。
常凯生前写下了遗书,让人悲痛万分:
除夕之夜,遵从政令,撤单豪华酒店年夜宴。自己勉为其难将就掌勺,双亲高堂及内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殊不知,噩梦降临,大年初一,老爷子发烧咳嗽,呼吸困难,送至多家医院就治,均告无床位接收,多方求助,也还是一床难求。
失望至极,回家自救,床前尽孝,寥寥数日,回天乏术,老父含恨撒手人寰,多重打击之下,慈母身心疲惫,免疫力尽失,亦遭烈性感染,随老父而去。
床前服侍双亲数日,无情冠状病毒也吞噬了爱妻和我的躯体。辗转诸家医院哀求哭拜,怎奈位卑言轻,床位难觅,直至病入膏肓,错失医治良机,奄奄气息之中,广告亲朋好友及远在英伦吾儿:我一生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为人尽诚!
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我们应该清醒了,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显得渺小无力,卑微脆弱。
记得有一句话说的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做好防护,尽可能的少出门,少聚集,共同努力战胜疫情,让这样的惨剧不再发生。
02
疫情还在持续中,但光怕是没有用的,健康安全我们要具体落实到行为细节,心理上不能被疫情吓倒,加强科普认知,最最关键是落实到每天的行为上,人类一次次战胜疫情,一靠科学,二靠团结。
在此,和大家分享新华社记者肖思思、王攀与钟南山院士的对话片段,在里面他对大家提出来了几点建议和呼吁。
相比口罩的紧缺,科学常识,防护意识更紧缺!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较大,人员来往较频密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区。
03
最高危地点:电梯间!
电梯间是经常经过的地方,但是大家肯定都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地点!
不要迷信电梯间那些“此处已消毒”的纸条。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溶解冠状病毒外膜,而酒精容易挥发,除非每小时都安排专人,对电梯间进行酒精消毒才有效。
而且在电梯间里,如果刚刚有人咳嗽或打了喷嚏后离开,你以为走进了空无一人的电梯间,其实全是细菌!
对此,建议:
1、搭乘电梯一定要戴口罩。
2、有条件的单位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钮区。
这几点建议是针对于春节的返岗者的,虽然现在疫情还没有消退,但是好多朋友还是需要工作。
因此建议,记得把此文发到圈子里,让大家都看到院士的呼吁。
04
高危地点:饭堂/餐厅
建议:
1.坐下吃饭才脱口罩。
2.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
3.避免扎堆就餐。
05
高危地点:办公室
建议:
1.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
2.随时保持良好通风。
3.对门把手,键盘鼠标,桌面进行酒精消毒。
06
高危地点:洗手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吸内科张旃副教授、消化内科安萍副教授等人怀疑消化系统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后经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实验室进行的相关检测证实,在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也发现病毒核酸。
建议:
1.上厕所也是有步骤的,并且要按照次序依次完成。
2.在冲马桶之前,一定要把马桶盖盖上,从而避免携带病毒的液滴四处飞溅。
3.在打开卫生间的排气扇之前,一定要把门窗打开,避免污水管或者排气道形成负压倒排液滴,否则,不仅会使病毒液滴入侵卫生间,还会因空间封闭无法排出导致病毒充满整个卫生间。
07
高危预警:手机
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公众是否要对手机进行消毒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手机是高频接触的物品,确实要加强对它的清洁和消毒。
建议:
每次外出回到家之后,可以关闭手机电源,等手机彻底冷却之后,蘸取适量的75%酒精,或者使用消毒纸巾等擦拭手机表面,并做好手卫生。
08
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建议:
1、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
2、吃东西前,先洗手
3、到过电梯间,饭堂高危区的,回来洗手
4、外出回来,马上洗手
5、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睛前,先洗手。
09
科学的酒精消毒!
建议:
像香水那样洒在自己身上是没有意义的。
关键是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消毒。
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把手,工作证,文具,椅子等,各位看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重点消毒。
酒精要喷洒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
钟南山:“我还是那句话,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过去的鼠疫、流感,埃博拉也是这样,都是不注意互相传染的问题。现在各地启动一级响应,目的就是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
所以大家在工作场合、出外都戴口罩,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做好保护措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我们在国家层面已经采取强力的措施,特别是早发现、早隔离,这两条做到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爆发或者重新大爆发。
最后再和大家看一张由中国日报新媒体制作、客户端发布的《钟南山给提前返岗同志的5条抗疫防护建议》图,这样看更清楚咱钟南山院士给大家的建议和呼吁!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客户端
疫情面前不能心存侥幸,记得听咱们钟南山院士的话,进电梯戴口罩!
也别忘了把钟南山院士对返岗者的建议,告知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