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虓
2018年,是酱香型白酒火热的元年,2019年,更加火热,无论是在中酒展还是在贵州酒博会上,酱香白酒展区的人流量非常大,热闹非常。而在日常,无论或大或小的饭局,喝酱香酒似乎成了潮流。
为什么酱香型白酒这么火热?
这与以茅台为首的众多酱香品牌的市场培育当然密不可分,但笔者想表达的是另一个原因,是酱香酒本身的品质原因,这就是关于酱香型白酒本身与人们口感相契合的品质优势,正如题目所言,喜欢喝酱香白酒绝非偶然,而是人们进化的原因。
喜欢酱香白酒,还与进化有关系,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喝过酱香型白酒的人,都会对其的香气记忆深刻,细品起来,这是一种酱香、焦香、煳香复合交融的香气。
到这里,笔者询问一句,这种香气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仔细留意一下,其实这些香气也会在我们日常的烹饪过程中出现,比如烧烤、牛排、红烧肉的时候,喝咖啡的时候等等。这些饮食与酱香型白酒在香气层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一定的酱香或者说焦糊香气。
而我们对这种香气久久不能释怀,时间一久,就想吃烧烤、红烧肉,就想喝咖啡、酱酒。为什么呢?这就是正题所在,源于进化。当人们发现并使用了火,“文明之火”就来了,在人类享受火带来的安全感和便利的同时,火也在改造着人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大大减少了食用生食所用的时间,增强了原始社会的凝聚力,当然,原始食材,比如说肉类,在火的炙烤下所产生的香气,也深深烙印在了人类的进化旅程之中。
如果说,红烧肉、牛排、咖啡豆,这些与火有一定的渊源,还能理解,酱香白酒与之有什么关系呢?关键点不在于火,而在于这些美食美酒都经历了一个共同而重要的制作过程——美拉德反应。
1912年Maillard首次提出这种反应。我们常见的咖啡、可可、茶和坚果的烘培,肉类的烧煮,面包的制作等等,都包含美拉德反应,简言之,就是食材中的还原糖和氨基酸形成了杂环芳香化合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体系,在此就不再赘述,但这种反应所形成的杂环芳香化合物,却赋予了美食灵魂,比如原始时期的烤肉,著名的红烧肉,美味的咖啡,醇香的酱香白酒,都是因之所赐。
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并非一定需要明火,高温就可以进行,这也正是酱香白酒的工艺精髓所在。众所周知,酱香白酒的酿造具有“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蒸馏”等工艺特征,这些过程均有助于酱香白酒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对此,著名白酒专家庄名扬先生在较早的论文中就提到,酱香型白酒香味物质的产生、风格的形成,是美德反应的结果,由美拉德反应所产生的糠醛类、酮醛类、二羟基化合物、吡喃类及吡嗪类化合物,对于酱香型酒风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人们对于酱香型白酒的喜爱,并非碰巧喜欢这么偶然,而是源于进化历程之中,人们对于美拉德反应的熟悉和习惯。
作者简介:
李虓,食品发酵学硕士,酒类、食品行业策划人,多家媒体专栏作家,酿酒工程师,《酒食评论》作者,长期从事酒类食品行业品牌策划、产品设计、文化科普等工作。微信/QQ:169320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