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酒新生代的心声!鲁酒袁长旭:三个相信,扭转鲁酒乾坤

2022-08-20   酒食评论

原标题:鲁酒新生代的心声!鲁酒袁长旭:三个相信,扭转鲁酒乾坤

编者按:近日,“中国鲁酒论坛”隆重举办,本文节选自山东大奥酒业总经理、国兰品牌创始人袁长旭主题演讲——《三个相信,扭转鲁酒乾坤》。本演讲,从新生代鲁酒企业家的角度传达心声,对鲁酒的经营传承有所裨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鲁酒的行业现状和发展预判,具有参考意义。为此,现将演讲正文付下,以飨读者。

转变思想才能扭转乾坤。鲁酒振兴,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做酒的思想,相信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成。

第一,我们要相信,山东可以酿好酒。

目前无论在行业还是市场中,对山东酒有不少的误解,认为山东酿酒不如其他地区,这是最大的误解。作为山东人、山东的酿酒者,我们很清楚,在齐鲁大地,这里的水源、气候、生态环境、技术专家、酿酒工匠等多个方面均有一流的优势,山东的酿酒资源,不比任何一个产区酿出的差,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论酿酒原料的优势,鲜有其他地区可比。山东有充足的光照,肥沃的土地,一望无际的平原,原料足够充足,鲁酒可以做到就地取材、优中选优。说个具体的例子,大家有目共睹,这几年酱酒非常火热,但论其原料配比,酱酒用曲量达到1:1,而生产1斤高温大曲所需的小麦约是1.2斤,可见,酱香酒的生产,消耗最多的是小麦,小麦才是酿造高端白酒的主要原材料,其实,很多小麦就来自我们山东。

再如,论酿酒人才的优势,也不输给任何地域。在国家白酒评委的考试上,山东白酒的专家都多次名列前茅,这是全行业不争的事实。山东老一辈的专家们,论理论基础、生产经验、品调技术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但鲁酒产区所做的也却有不足,在于缺少对专家们的宣传,没有第一时间占据心智。与此同时,山东酒业新生代力量更不可小觑,比如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山东省科学院等院校,都在酿酒、食品、微生物研究领域和教育领域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这让山东的酿酒人才丰硕,为鲁酒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

第二,我们要相信,山东不但是能酿好酒,而且能酿出高价值。

山东芝麻香型,是鲁酒香型的杰出代表,一说到芝麻香,最先想到的就是山东,这就是心智优势和产区优势,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香型,我们有话语权和定价权。

在品质上,芝麻香一口三香,酒体层次非常丰盛,完全不输酱香型,更常被当做其他香型白酒的调味酒。芝麻香的酿造成本、储存成本,有时还要超过酱香型,比如,好的芝麻香,最低要存7年以上,这是大奥酒厂师傅的经验。因此,芝麻香也有“贵族香型”的说法。

在科技上,芝麻香和其他香型的白酒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他香型白酒,都可以叫做传承,是从自然中发展而来,但芝麻香型白酒的产生,则是从科学中总结而来,应该叫做发明,是建国以来,有意识地白酒研发的成果,也就是说,没有白酒科技的进步,没有微生物学科的发展,就没有芝麻香,它是集合酿酒经验和科学技术的产物。

不可否认,在酱酒热的消费口感培育下,浓郁的芝麻香酒体风格,迎来了发展的契机,酱香之后是芝麻香,具有理论根基。

第三,我们要相信,山东不但能酿出高价值的酒,还能卖好高端酒。

贵的不一定好,但好的一定是贵的。鲁酒不仅能够酿造高价值的浓香、清香、酱香、芝麻香,还可以将价值释放出去,建立具有竞争力的高端酒品牌。

首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白酒产品的消费需求点,不仅是品质型的、功能型的、风味型的产品,也是文化性的、精神性的、情感性的商品。所以,打破品牌封锁的出路,一方面在于,把口碑、地缘文化、差异化等基础工作做好,从品质、功能、风味到文化、精神、情感等方面赋予产品高价值的属性,另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固有认知,以文化切入,带动品牌提升,赋能品牌竞争。

比如,近年来,大奥酒业蓄力打造一个高端品牌,即“国兰”品牌,以“国”字作为背书,以“兰花文化”作为切入,定位为“中国品格文化的传承者”,代表中国文化的美学品味和哲学品格,以文化优势阻击名酒的品牌优势。

再者,鲁酒要寻求全国化的突破,以全国化拉动品牌建设。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下,利用互联网工具,把握机会,全国性的拓展会简单很多。互联网具有特殊性,它对接的是全国的流量,所以找准互联网发力点,一旦起步就是全国性,我们要相信鲁酒也可以呈现现象级案例。

最后,鲁酒具有“五大支柱”,可形成“攻守之道”,为鲁酒振兴开疆扩土。

即品牌品质,是鲁酒振兴的基本原动力;芝麻香型,是鲁酒振兴的核心支撑点;地缘优势,是鲁酒振兴的最后防守线;高端文化,是鲁酒振兴的绝佳借力面;政府助力,是鲁酒振兴的加速推进器。坚持芝麻香型的品类优势,强化地缘品牌的情感优势,借力高端文化的心智优势,内有卓越品牌品质,外有政府政策扶植,是鲁酒振兴的攻守之道。

袁长旭,山东大奥酒业总经理、国兰品牌创始人,国家一级品酒师,山东省白酒评委,中国酒史学家王赛时研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