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网课,爸爸妈妈们也被逼着成了“伴读书童”;黄觉夫妇却因为“拒上网课”,站到了风口浪尖上。
参加《天天向上》,黄觉和麦子公开表示——他们是拒绝给孩子上网课的。
黄觉的“佛系”育儿方式,虽然引来了网友一片艳羡,但也被很多父母吐槽“不切实际”。
黄觉和麦子真的是完全放手、不负责任的“佛系父母”吗?
并不。
黄觉夫妇只是改变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这种看似宽松的教育方式,需要父母投入更多。
不把孩子推给网课
给孩子独一无二的陪伴
麦子之前是带孩子上过网课的,后来之所以拒绝网课,是因为麦子觉得网课学习效率低,而且一天要花太多时间面对电子屏幕。
所以,她干脆做了孩子的“家庭老师”。
把两个娃每天要学习的内容整理好,做了一份专属于两个孩子的学习计划。
本来每天需要上六七个小时的网课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麦子压缩到了两三个小时,陪伴孩子学习。
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己嗨了。
她的“撒手”,并不是放任,而是因材施教,给孩子制定更适合的学习方案。
相比应试教育,黄觉和麦子关注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更关注“素质教育”。
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是成为也“特立独行”的“人”,而非一个好孩子、好学生。
所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兴趣、成长和陪伴上。
做pizza:
练琴:
打碟:
在黄觉和麦子看来,爱和陪伴远比做了几套题重要的多;
所以他们没有完全把孩子交给网课,而是给孩子更多的陪伴时间和爱。
黄觉还把这段时间称为:“难得的相依为命的机会”。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长大了,跟自己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
难得有这么一个长假,倒不如沉下心来陪伴孩子,有爱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对待孩子,温柔而坚定
看黄觉一家的生活,最让我羡慕的,是麦子面对教育的态度。
温柔又坚定、有威严也有边界,而且特别看重孩子的情绪疏导。
她会陪伴孩子一起写作业:
孩子把“含”写成了“寒”,她也不着急,而是耐心引导:含着,肯定是有口对不对?
在麦子的温柔引导和积极表扬下,儿子很快写出了正确的汉字。
麦子对孩子虽然温柔,但并不是一味放任,该坚持的事情绝不妥协。
在麦子看来:
爱一件事的前提是会这件事,可以因为不喜欢而放弃,但不能因为“难”而放弃。
女儿怕疼,发脾气哭闹时,麦子把平和而坚定的正向引导,做到了极致。
她抱着女儿说:你可以休息一下再来,但不可以不做。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再教给孩子正确抒发情绪的方法。
她能够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更能够看到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发泄情绪,又能够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麦子,让同为老母亲的我,在屏幕外看得无地自容。
教育,需要父母统一战线
而一直被粉丝戏称为“没有存在感”的爸爸,在教育上做得也蛮值得爸爸们学习。
麦子教育女儿时,女儿到处找爸爸求助、告状。“爸爸,妈妈欺负我”。
黄老师怎么做的呢?
开溜,视而不见......
告状失败的女儿,最后平复了情绪,继续练习。
看似狠心,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一个家庭不能有两种意见,所以自己在家里是透明的。”
保持战线一致的教育,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成果。
英国心理学家萨盖提出了著名的“萨盖定律”:当一个人戴着两块或更多的手表时,就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间,同时也失去了对准确把握的信心。
育儿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意见不统一,孩子无法判断不出对错,就会单纯地认为不骂自己不限制自己的人就是对自己好。
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会了见风使舵,哪一方对他更有利,他便偏向于那一方。
相比“丧偶式”育儿,最让妈妈们头痛的就是“拆台式”育儿。
平时不管不问,一旦孩子和妈妈发生了争执,他们就跳出来唱红脸,装好人。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利于孩子教育,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夫妻关系,家庭氛围更加紧张。
黄觉自发尊重妻子的教育方式,是因为这对夫妻本身就彼此尊重、非常相爱。
黄觉镜头下的麦子是最美的,忍不住多放两张。
两个孩子每天就父母塞狗粮,都习以为常了。
家庭教育方式背后,折射的还是夫妻关系。
先处理好夫妻关系,才能在教育问题上保持一致。
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黄觉和麦子这对神仙夫妇,哪是什么“放养式育儿”、“不负责任”。
他们的负责和用心程度,赶超了大多数家长。
首先,在教育上尽到了引导的责任,尽了最大努力,但却不强求教育成果。
把选择权给了孩子,给孩子最大程度的爱和自由。
其次,父母彼此相爱,互相尊重,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被爱、被尊重。
在爱的滋养中长大的孩子,天生就懂得如何去爱:
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是天生的小诗人,心存善意,世界在他们眼中闪闪发亮。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让孩子懂得做自己,而非成为应试教育下的流水线作品。
在黄觉夫妇身上,最难得的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和内心的坚定。
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更重要,该放手的时候绝不参与,该严厉的时候也毫不含糊。
他们不被网课裹挟,宁愿付出更多时间、精力去制定自己的时间表,让孩子提高效率,留出更多玩耍的时间。
我们常说“因材施教”,麦子就在身体力行这一教育理念。
每对父母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教养方式,每个家庭也都有自己相处的方式。
爸爸妈妈要做的,是投入时间和爱来为孩子营造环境,但不要成为孩子世界的掌控者,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自由。
教育是一件静待花开的事情,父母只能给孩子营造环境,带他们上路,给孩子足够的爱的滋养,然后,静待教育的成果绽放。
写在最后。
既然我们成了这段历史的参与者,无法改变环境。
不如把它当做上天赐给我们的陪伴孩子的机会,真真切切地用爱和陪伴来滋养孩子,不要让网课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陪孩子在小区里看看花、看看云,在小区里找片草地坐着发发呆,也比一味强迫孩子上课强得多。
这段时间,你怎样陪伴孩子度过,孩子就将养成怎样的性格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