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亿万富翁”Kylie Jenner,被《Forbes》富豪榜除名始末

2020-07-05     环球时尚前沿

原标题:“最年轻亿万富翁”Kylie Jenner,被《Forbes》富豪榜除名始末

说起Kardashian 和Jenner 这两个家族,十多年来在娱乐产业可说是话题十足,从真人秀起家延伸到各式产业,每个成员都坐拥豪宅美车、生活在光鲜亮丽的镁光灯下。

似乎 Kardashian 和Jenner 两个家族,是地球上最会赚钱的家族,多年来也不断争相在《Forbes》的年度财富和名人收入排行榜上竞争。

美妆产业的话题黑马

与其他Kardashian家族成员一样,年纪最小的成员Kylie Jenner也是从部分小报的八卦新闻开始发展事业,光是质疑她丰唇的新闻就吵了一年多,直到2015年5月她才终于承认,也意外让她与她机灵的母亲找到一个新的商机——贩售有丰唇效果的美妆品。

同年11月,Kylie Jenner便运用从真人秀《Keeping Up With The Kardashians》、模特儿和代言等工作所赚入的25万美元,推出了首批包含唇膏与唇线笔的唇彩套组,搭配她成功的Instagram策略布局,Kylie Cosmetics每组29美元的商品,就在不到一分钟之内被一扫而空。

她曾在《Forbes》的访问里表示:“我还来不及重新整理页面,全部的东西就都卖光了。

几个月后,家族大姐Kim Kardashian West 登上了《Forbes》2016年7月的封面,Jenner 家族的公关团队便开始发起一个名为“让Kylie 登上《Forbes》封面”的活动,表示Kylie 的美妆品牌在创立后一年半收益就达4亿美元,而其中Kylie 的净收入就有2.5亿美元。

而的确到了2016年底,Kylie Cosmetics 就已推出数十种新产品,并在美妆产业里以火箭般的惊人速度扩张着。

Kim Kardashian West 登上《Forbes》2016年7月的封面。

“最年轻亿万富翁”背后的操作

为了证明这点,他们还与《Forbes》 约在Kris Jenner(卡戴珊家族掌门人) 位于加州Hidden Hills 的豪宅,秀出详载了3.07亿美元的税务申报,来证明该年度Kylie Jenner 的个人所得确实超过1.1亿美元,并向《Forbes》表示这些数据就足以让Kylie Jenner 成为富豪百人榜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是小天后Taylor Swift)。

尽管这些文件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还附上Kylie Jenner 的亲笔签名——但在听完Jenner 家族所讲述Kylie Cosmetics 的销售在一年多内就从0增长到3亿美元的故事、并与少数分析师与行业专家讨论过后,《Forbes》仍认为Jenner 家族的说法颇让人难以置信,而后也对2017年的“名人100(Celebrity 100)”名单作出合理调整,表示Kylie Jenner 的总收入应该为4100万美元,名列排行榜的第59名。

对此Kris Jenner 表示她“非常沮丧”,Jenner 家族的公关团队也以“我们已经尽最大努力”等回应来作为反击。名单公布的两个月后,素有“时尚圣经”之称的《WWD》发布了一篇关于Kylie Cosmetics 的报导,内容提到了先前Jenner 团队提供给《Forbes》的销售数据,Kris Jenner 与其团队更首度公开表示,Kylie Cosmetics 在前18月内的销售额就已达4.2亿美元,更提供给《WWD》文件来佐证。

某位替KylieJenner 经营美妆平台、同时也是电商Shopify 的高阶主管在当时的访问里表示:“没有其他网红能像Kylie Jenner 这样在过去两年内这般具有话题性、并拥有一群狂热又死忠的粉丝追随。”

自此之后,各家媒体便开始疯狂报导这不可思议的销售奇迹,到了2018年夏季,许多分析师也纷纷改口表示Kylie Jenner 能在短时间获得如此庞大的收入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就在去年, Kylie Jenner 21岁时,《Forbes》终于认证她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妈妈Kris Jenner 对此也终于表示满意。

让人摸不着头绪的销售数据

然而封面一释出,质疑Kylie Jenner 并非白手起家亿万富翁的声音,也如排山倒海般而来,直到2019年11月,当时总收益有86亿美元的美妆企业Coty 宣布,以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Kylie Cosmetics 51%的股份。

除了转移反对者的注意力,这场总值约达12亿美元的交易,也同时让开业116年的老牌Coty 摇身成为一个时髦、精通社交媒体的品牌,希望能反转其乏力的资产负债表,更给了Kylie Jenner 一个扩展的机会、外加一大笔现金来“再次”证实自己亿万富翁的身份。

《Forbes》的报导也说到,在一次电话会议中,Coty 的财务长称表示该交易将有助于使科Coty 成为一个摩登、稳定成长且获利饱足的美妆企业。不过分析师立即对此提出怀疑,认为Coty 似乎为这种名人热潮所带来的短暂商机付出了过多代价,另一个为分析师也接着询问Coty,如何确保Kylie Jenner 在未来几年内仍会继续致力于促进品牌发展?

根据Coty 的说明,交易前一年Kylie Cosmetics 的收入为1.77亿美元,并表示2019年的销售额比2018年增长了40%,但这并不足以让人感到希望,反倒意味着当年的收益仅约1.25亿美元而已——远低于当时Jenner 团队为了说服《Forbes》以及新闻媒体们所公布的3亿多美元数据。

同时Kylie Jenner 的发言人则向《Forbes》补充,去年5月Kylie's Skin 保养系列上市以来的一个半月内,就达到1亿美元的收入——但反对者再次提出,实际上这个品牌刚好才正要步入轨道,去年底的销售总额仅有2500万美元。

我想大家都很讶异吧。”Jefferies 的分析师Stephanie Wissink 在电话访问里说道:“因为这份交易带出的负面影响,便是让大家看见实际上这个企业比想像中要小很多。”这也间接证实了先前Jenner 家族提供的数据几乎不可能是真的。

因为按照这个逻辑,如果Kylie Cosmetics 在2018年仅收获了1.25亿美元的收入,那根据其提供的应纳税申报资料,品牌怎么可能会在2017年就有3.3亿美元与2016年3亿美元的收入?

前后兜不拢的各种说法

也有另一种说法是,Kylie Cosmetics 的销售状况在一年内降低了一半以上——如果是这样,那么Coty 这回大手笔寻求“稳定成长且获利饱足”的计划似乎就不太能说服人心。

Coty 对此虽不作出回应,但根据电商公司Rakuten 的追踪数据显示,Kylie Cosmetics 的网络销售在2016年至2018年之间的确有大幅度下降,总计减少了62%。

大多数接受《Forbes》采访的专家们都认为,品牌不太可能这么快就崩溃。Evercore 的分析师Omar Saad 表示:“不太可能一夕之间就蒸发掉这么多收入。”而曾带领过Note Cosmetics、Nyx 和CalvinKlein Beauty 的资深业界人士Jeffrey Ten 也补充:“因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Coty 干嘛还收购它?

因此本篇报导也归纳出第三种更可能的解释:那就是Kylie Cosmetics 自创立以来的规模就从来没那么大过,且自2016年以来,Jenner 家族就一直在对外撒谎——包括让会计师草拟带有错误数据的纳税申报表——来“协助”《Forbes》估算Kylie Jenner 的收入和净资产。

尽管可能性很大,《Forbes》目前仍无法证明这些文件是否真的有造假,但毋庸置疑的是,Jenner 家族及其团队一直都在对外编织谎言。

还有一个关于利润的问题:《Forbes》一直以来都估计Kylie Cosmetics 的规模不大、净利润率约44%,但比对Coty 的文件后却显示,KylieCosmetics 的利润可能还要更低于《Forbes》的估测,因为她的Ebitda 利润率*(占她部分但不是全部支出)仅占25%。

(*Ebitda 利润率是指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常被私人企业使用以计算公司的营运业绩。

多年来,Jenner家族都坚称所有利润皆直接归给Kylie Jenner,因为公司是她的。但Coty 的收购协议里特别列出Kylie Cosmetics 的利润权益由Kristen M. Jenner 所控的“KMJ 2018不可撤销信托”所拥有。而根据合约,交易完成后该信托将获得公司的资本或所有权权益。Jenner 团队表示该信托基金只是用来控管Kylie Jenner 18岁以前所赚得的收入,其受益人就是Kylie Jenner,且拒绝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他们的主张。

由于缺乏透明性,加上Jenner 团队过去所编造的谎言纪录,《Forbes》表示这回他们会谨慎行事,并自动假设信托属于Kris Jenner——代表Kylie Jenner 手上所拥有Kylie Cosmetics 的股份应该是百44.1%,而不是49%。

“你还是要记得他们是娱乐产业的一分子。”JEFFREY TEN 说道:“任何娱乐圈里的事情只要越浮夸就越能引起注意。”

结论:Kylie Jenner “还不是”亿万富翁

综观以上所有资讯并将疫情影响因素列入考量,《Forbes》重新计算了Kylie Jenner的净资产后并得出一个结论:她还不是亿万富翁!!!!

尽管她与Coty交易的头条新闻,似乎证实了她亿万富翁的身份,以更现实的核查角度来看,她的个人财产应该是近9亿美元(点此查看详细资讯)。

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出售Kylie Cosmetics大部分股票后所赚得的税后现金3.4亿美元,其余部分则是根据她其他规模较小的业务和对其利润的保守估计所得出、再加上她手边Kylie Cosmetics股份的价值。这不仅与Jenner团队当初公布的数据相差甚远,考虑到疫情后的经济影响,现在的交易额比11月份时又要更低。

在这不景气的时代下,表现更好的竞争对手例如Ulta Beauty 和EstéeLauder,也都下降了个位百分比——反观自交易达成以来Coty 的股价却下跌了60%以上,连华尔街(Wall Street)的人们都认为Coty 花了太多钱投资,也表示尽管Kylie Jenner 大量将股票变现,要达到十亿美元以上净资产的目标还是不太可能的事。

《Forbes》事后也要求Jenner 团队提供更多详细文件来证明,却没收到回音。直到2020年6月1日发表此篇报导后,Kylie 和Kris Jenner 便透过发言人致信给《Forbes》,否认过去曾撒谎或提供给《Forbes》含有错误数字的文件。

尽管现在这个“亿万宝贝”的争议似乎又要演变成另一桩罗生门,但当然Jenner 团队们还是有达成另一个目标——那就是炒不完的话题与曝光度。

Kylie Jenner

如何从一介网红"跃升"福布斯富豪榜?

20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如果你想利用网络名气来成就自己的将来,或是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KOL,那么Kylie Jenner应该是你值得关注的成功案例。

提到Kardashian家族,自然会引来许多批评声浪,作风豪放又爱炫富的高调行为,让不少人倒尽胃口,但却也因此赢得了传媒和大众讨论的声浪。

而其中身为同母异父的Kendall Jenner和Kylie Jenner姐妹,从小暴露在镁光灯下的生活,也塑造她们早熟的形象,姐姐Kendall Jenner成为超级名模,而妹妹Kylie Jenner却也因为拥有操控传媒和掌握群众口味的能力,而从网红跃升进入《Forbes》白手起家富豪榜的名单。

自创美妆品牌Kylie Cosmetics

20岁时的Kylie Jenner,靠着自创的美妆品牌Kylie Cosmetics创下了惊人的销售佳绩,身价也超过9亿美元;根据《WWD》的报导,2016年11月21日Kylie Cosmetic推出假日系列当天,就立下高达1900万美元的营业额,这是现今所有化妆品品牌都很难突破的目标。

Kylie Jenner除了原有的网红名气之外,是什么魔力让消费者都愿意掏出钱买单?

善用社群媒体的能力

虽然许多人对于“白手起家”(Self-Made)的字眼颇有微词,出生于名人世家的Kylie Jenner本来就比一般人拥有更优良的条件;但撇开天生条件不说,从丰唇整形到自创品牌,Kylie Jenner本身就是话题制造机,她能够明确地掌握大众趋势,引起大众讨论兴趣,透过自己个人的社群平台吸引注意力,同时也置入自己的商品。

在一开始没有实体店面的条件下,网络就是唯一且最好的销售方式,而隔着银幕关注她ins帐号的人,就是潜在客户(Ins1.8亿人追踪),她可以透过互动清楚地了解客户需求(也是她原本熟悉的模式),研发打造出符合他们期待的彩妆产品。

饥饿营销的经营模式

Kylie Cosmetics每次只要一推出新产品,常常就形成秒杀状况,许多女人在购买不到商品的状况下,就更加渴望拥有Kylie Cosmetics的商品。

有传闻曾说Kylie Cosmetics会受欢迎的原因,其实都是假装销售一空,形成所谓的“饥饿营销 才会让大家更想购入其商品,所以每一次推出新作就引起大家想抢购的热潮。

虽然品牌澄清,工厂已经日以继夜地赶工应付大家的需求,而不是如同传言一般,但至于是真是假,只有品牌内部最清楚了。

迎合多元多变的新世代需求

不像一般化妆品牌可能只有每季或是特殊节庆才推出新品,Kylie Cosmetics可是每个月都会有新颜色或新产品,在特殊节庆更会有跨界合作或是全新系列,让快速变化时代的消费者不断有新的惊喜,也为品牌创下不少话题性。

延伸时装设计,创立Kendall+Kylie

除此之外,Kylie Jenner更将触角延伸至时装设计,推出和她本身叛逆个性相符的街头创作作品,从服装、饰品,到小物,都是年轻人会喜欢的风格。而与姐姐Kendall创立的Kendall+Kylie则是为了较成熟的女性而设计,能够让女人展现出性感与个性的自信衣着。

从美妆产品到服装设计,Kylie Jenner囊括了女性大部分的需求,再加上自身风格的影响力,难怪年纪轻轻就能“挤进”富豪榜名单,也让人不由得不佩服她的商业头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mi1IXMBiuFnsJQV5iy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