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已对地方“变相松绑楼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19-12-30   炒股跟Z走


中国楼市总体平稳温和下调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因此,尽管高层会议对“房地产调控”的措辞有所“缓和”,关键在于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没有必要过多的提及。只要无碍大局,引起连锁反应,对于经济确实已经出现危机的部分中小城市,高层对于其变相“松绑楼市”的地方政府,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尽管高层屡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并且对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经济、财政能力确实有这样的底气。但是对于部分经济基础较弱、前期投机操作较多的城市,在执行层面也不得不考虑实际的风险和可能的“暴雷”。

日前,住建部对2020年楼市调控再次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并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会议新闻通稿中连续提了20次“稳”字,坚定调控决心一目了然。

2019年成为历史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在570次左右,刷新历史调控记录,同比涨幅高达30%。

很多人会觉得楼市这个夜壶眼看又要被再次提起,担忧此次不趁机好好梳理楼市,一旦再次起用,可能会导致楼市在未来产生更大的危机。

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目前各城楼市政策松紧不一的背后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因城施策而已。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仍然未能规避,未来楼市松紧不一就会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将成为常态

2018年中信证券就在调研中发现,地方财政自给率呈下降趋势,财政收支缺口增大。

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呈刚性增长态势。

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经明确,今年其中一个重点任务就是降杠杆,具体做法就是降低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

但这两年随着楼市新房增量的收缩,土拍市场也不再火热如初,现在多地区财政平衡就面临不小的压力。

债务不小,卖地收入上不去,只能不断深化地方经济转型以提高税收。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地方有底子来支撑地方财政。

个别债务较高、财政收入增速减慢的区域在符合国家总体房地产调控大政方针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域性结构性支持政策是存在可能的

比如兰州和海南,在楼市调控严厉的去年,兰州就开始了调整,而海南硬撑到了今年10月终于发现没有土地财政的支撑还是很吃力,也开始借开放户籍变相放松了楼市限购。

除了上述两个城市,很多变相给房地产松绑的城市也是类似的情况。

有压力,就可能通过放宽房地产限制政策来增加政府收入。

想在目前多个地区土拍遇冷的情况下把土地卖出去,提高卖地收入,第一步就只能是让大家赶紧买房。

所以说,放松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地楼市的风险已经出清了,也可能意味着在这一次的楼市控金融水分上,这个地区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当然上述说到的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比如南京六合、天津、燕郊这类只放松特定两个区域、特定人群的“放松”就与兰州和海南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这类城市所谓的放松只是对特定区域的扶持和特殊群体的照顾,对整个行政区划的楼市和土地财政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只要高层没谈房地产(或者措辞缓和),就代表着态度上放松了,管的不那么严了,各个地方上可以因城施策适当放松了。

看看2018年10月和12月份的两次政治局会议,也都没有谈到房地产,还记得当时的行情吗

10月份,以碧桂园为代表的降价潮,业主打砸售楼处席卷全国,全国一片悲观。

接着就是12月份菏泽放松限售,打响了调控放松的第一枪。

然后1月份全面大降准,随即全国大多数城市迎来了小阳春。

这超出了放松的预期效果,所以2019年4月份才悬崖勒马,即时收紧了手中的风筝线,高层会议重提房住不炒

今年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甚至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但这个态度没坚持多久就变了!

因为经济下滑比预想的快!

7月份,上海临港就借人才引进政策,变相的放松了限购,之后,又有天津、南京六合、三亚借人才引进的名义,变相打破限购政策。

10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没有谈到经济这一块,所以也没有谈到房地产方面。

而这次没有谈到房地产,其实也跟最近几个月,多个地方已经在放松调控的现实是一脉相承,非常吻合的。

跟之前以人才名义遮遮掩掩变相放松不同,最近的放松显得更为直接

比如广州社保和税单可以互补,深圳调整豪宅税,青岛高新区和城阳区放松限购,佛山本科以上不受户口和社保限制可以直接购房,成都调整区域限购资格,都变得大大方方了。

毕竟以前还怕舆论的压力,得先试探一下看看大家的反应强不强烈

比如成都一开始天府新区的限购明明放松了,但文件还是内部通知,不予公开,直到佛山放松后,给成都壮了胆,所以其他区也进一步放松了,而且是政府部门公开回应的方式。

要知道地方调整,上面没反对,其实就是默许了,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嘛,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适当作出调整,中央是允许的。

因为明年就是2020年了,从上到下,确实都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