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指翻越3000点的前后,坊间各种“牛”不绝于耳(大国牛、强国牛、科技牛……)。
除了罗列贸易博弈缓解、经济下行“有缓和迹象”等宏观因素外,北上资金、外资,以及国内“长期资金”持续加大对A股的投入,也是一大“利多”神器,而随着近期银保监会发布“鼓励居民储蓄投资资本市场”的相关“意见”,诸多分析更是将此作为“看涨2020”的一大利好。
好则好矣,但上述“利好”似乎都不是决定A股能否长期走牛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到,按照姜超先生的相关分析,除非杜绝“货币超发”、维护“温和通胀”,A股才有资格“吹牛”!
众所周知, b“温和通胀”(3%左右)最有利于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的增值,而恶性通胀、或者通缩则不利于金融资产的表现。
而最近10年来的“货币超发”,使得国内一直处在“实质性通胀”状态,姜超先生的相关统计显示,过去10年,中国广义货币M2的年均增速为13%,包含表外货币之后的银行总负债年均增速为15%,均远高于同期8%的GDP增速。这意味着虽然中国的通胀率表面上不高,但真实的通胀预期一直居高不下,货币一直在对内贬值。
在上述“货币超发、实质通胀”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一直牛短熊长、暴涨暴跌,出现连续两年上涨更是“极小概率事件”——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过去10年只在2014年和2015年出现过连续上涨,而且2015年的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之相反的是,在过去10年,中国的房市表现的异常坚挺,从未出现过连续两年下跌。以全国百城房价为例,在过去10年中除了在2014年小幅下跌,在其余的年份均保持稳定上涨。
……
那么,为什么过去10年中国房产增值,而A股表现平平?
为何到了19年A股“大幅增值”(笔者个人认为,更准确的说是“一季度大幅上涨”,后续持续回调,年底略有回暖),而楼市表现平平,P2P甚至大幅贬值?
与此同时,近年来,看着A股“跌跌不休”,国内投资人“艳羡”美国股市“长牛”,确实,自1980年代以来,美股出现了长达40年的牛市;
而上述“反差、异状”的根源,其实都与“货币超发与否”有关!
从国内来看,由于“货币超发”带来的“实质性通胀”,使得“资源稀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被限制城市规模之后)的房地产,成为吸纳“超发货币”的蓄水池(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所以大家理所当然把房地产看做是对抗货币贬值的核心资产,将13-15%的货币增速视为买房的预期回报率,而一二线城市房价的真实涨幅也与之非常接近);
而A股的“无限量IPO、再融资+不退市”,使得其在应对货币超发的时候,反衬出“供应有限”的一二线城市房产更能保值,而且房子可以用来住,尤其是自住的情况下,投资人对租金回报率并不敏感。但是股票作为金融资产,在货币超发的环境下,真实通胀率和真实利率水平都是居高不下,这就使得股票相对于其他高收益率的金融资产失去了投资价值。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居民贷款总额预计会达到8万多亿,比2007年增长了近6倍。而在2007年中国偏股型基金的规模就达到了3万亿,直到2019年才重新回到3万亿。资金的持续流入进一步强化了房价上涨,而资金的持续流出使得股市长期不涨。
从国际来看,美国的1970年代也发生过货币超发使得房产增值、股票贬值的情况。当时美国的广义货币保持在两位数增长,但是经济增速只有3%左右,货币超发产生了高通胀。而在高通胀的环境之下,房产成为最佳的保值资产,房价涨幅大致接轨货币增速。而高通胀引发了央行的货币紧缩,高利率使得股市估值大幅下跌,美股整整10年都没有涨。
而进入1980年代之后的40年,美国的物价既不高也不低,长期保持在3%左右,美国人称之为大缓和时代,其实就是温和通胀的时代,结果出现了长达40年的股票牛市。
为什么温和通胀的环境下出现了股市的长牛行情?因为股市的估值稳定,同时业绩保持稳定上涨。在过去40年,美国的通胀率平均大约是3.3%,这也是投资在股市中靠涨价所获得的回报;再加上2.6%的经济增长,合计贡献的回报率是6%,这也是美国同期的GDP名义增速以及企业盈利增速。此外,美国股市的股息率约为2%,加上去以后就是8%的回报。最后,由于通胀长期保持温和,央行不用紧缩货币政策,美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在过去40年每年平均提升2%,再加上去以后就是10%的年化回报率。由此可见,温和通胀确实是最有利于股市长牛的环境。
而在过去的40年,美国之所以能够保持温和通胀,在于其货币增速保持稳定,M2增速长期保持在6%左右,比经济增速高出3%左右,这意味着通胀预期也非常稳定,保持在3%左右。
理解了美国过去数十年资产价格表现的历史,就可以解释2019年中国股市大幅反弹的原因。其实也并不是因为经济表现得更好了,19年3季度的GDP增速降至6%,几乎是过去30年的新低。
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货币超发消失了,货币政策紧缩的预期改善了,使得股市的估值企稳回升。
过去中国股市表现不好,主因是估值下跌。过去10年股市中的企业盈利年均增速高达11%,但是货币超发使得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每年下跌8%,因而沪深300指数只有2%左右的年化回报率,加上2%的股息率,合计的年化回报率约为4%。
但是当前中国的货币增速仅为8.2%,货币增速和GDP增速的缺口在2%-3%左右,这意味着通胀预期完全可控,因而哪怕猪价大涨推高了短期通胀水平,央行也不用收紧货币政策。在19年末和20年初,央行相继下调了5bp的公开市场利率和50bp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依然是宽松的取向。
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才是股市能够转“牛”的根本原因。展望未来,如果我们的货币增速维持在8%左右,就可以支撑中国经济保持5%左右的中速增长,同时通胀维持在3%左右的温和区间。那么我们投资在中国股市,一方面可以获得企业盈利每年8%的增长,还有2%的股息率回报,合计就是每年10%左右的回报率。
也就是说,只有保持“温和通胀”、杜绝“货币超发”,未来10年的中国股市才有希望演绎美国过去40年的故事,出现股市的长期慢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