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喜欢哭?哭是在表达什么?家长了解本质后有助宝宝成长

2020-04-07   好妈妈郝女士

文丨郝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导语

一般来讲,幼儿感情强烈丰富,而体力较微弱。据我们所知,他们的爱憎他们的愿望和我们大人的一样鲜明强烈,但是由于他们的身体还比较弱小,不会使用语言,还不能像我们一样自如表达,他哭是因为在突如其来的情况下感到自己无依无助。哭是让你为他做什么的信号。

案例

就好像生活中,你走出屋子,孩子想跟你一起走。因为他还不会走路,被你围在围栏床里,无法随你去,就只好哭了。

另一种可能情况是,他正在栏床里玩得高兴,玩具掉了出来。他不能叫你给他捡回来,只能哭。

某天在户外散步,遇到了一个朋友(孩子没见过)。停下来说几句后,朋友伸出手给孩子说:“亲爱的,你来,我抱你一下,行吗?”。没想到孩子哇哇大哭。其实这就是因为他感到你的手在把他交给那人,他不能用语言回答陌生人的疑问,只能以哭表示不愿意。

那么家长应当怎么做,来合理应对孩子的哭闹行为呢?

1.要善于捕捉孩子给你的比哭更微妙的暗示。

比如说,在离开屋子之前,向他做个要离开的暗示,他要跟你去就会伸出双手,在做其它事时,稍留神听着他在围栏床嬉闹。突然嬉闹停止,这就会及时提醒你去拾起掉下的玩具给他,这样,他就不必哭得那么多了。

2.与此同时,还可以等,因为孩子好动的天性会促进他日益增长的独立性。

这可以帮助他克服这种无依无助的感觉。孩子会爬这个阶段,是大人最筋疲力竭的时候,然而,能爬却给孩子带来无限的解脱和自由。最后,他就到处走动,想拿什么就拿什么——起码在你所给他的自由的范围内是这样。

在这一年里,孩子主动性加强,随之因无依无助而哭的现象也就逐渐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因愤怒失意而哭闹。一直到一周岁时为止,这些感情可能是他一天当中多次哭闹的主要原因。能爬又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会不断遇到麻烦。

为了孩子和财物的安全,大人不得不要对孩子的活动加以限制。十分钟内八次把他从冰箱门旁抱开,着实让人发狂。但是这样做也让他发狂,他要打开那门,让他明白为什么不能打开,让他记住你不会让他打开,还得需要好几个月时间。

3.合理加以限制,并施加“高纬度”的降维打击。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要探索要做的事物越多,而由于人为的体力上的缘故,做不了,他就越气恼。防止孩子为这些事情哭闹不太可能,也不必要。

当孩子要做的事情很危险,有破坏性时,就得制止他,不要怕挫伤他,他要学习就要努力做些艰难的事,因此,孩子愤怒失望哭一哭也没什么。

但是,若是经常受严厉大人保护,不断地受自己体力的限制,其成长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要给孩子一点挫伤,但不能太多。

4.适当的冷处理同样很有效

当孩子要做的事很危险有破坏性你不得不阻止他时,不妨用一下“眼不见心不烦”的办法,让他哭,尽可不理他。

这样要坚持数月,不要在冰箱门那儿长时间地跟他扭来扭去,干脆把他抱到别的房间去。经过一小会儿盛怒爆发,他就会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好在他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

当孩子在执拗着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要判断他要做的事能否让他学到什么,是不是他根本力不能及,而只能让他大哭一场。

如果他在使劲拔掉玩具盒的盖子,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就别去管他,让他搞。如果成功,劲就没白费。若见到他可能做不到,就帮他一下。你的干预不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因为自己能做什么对他来说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开那盖子,不管历什么手段。

孩子幼年的哭闹,是否会影响他一生的性格形成?

一些婴儿会比另一些婴儿更容易哭,时间也更长。同样,幼儿也是因人而异。对于挫折有些孩子要比另一些孩子更能容忍。同样一个挫折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嚎啕大哭,而会让另一个孩子笑起来,父母对于孩子内在性格的千差万别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没有必要为此忧心忡忡。

假如你了解你的孩子,能用他所给你的暗示待他,那么你就是他最称职的妈妈或爸爸了,但是就是到了这半年也不要以为孩子的性情固定终生了。

事实是,即使现在他受挫极易发怒,以后仍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情温和有耐力的人。相反,现在温和平静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不会变成一个忧郁暴躁的人。

小结:

总之,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哭闹是必然要发生的,而且,某些孩子哭闹要多一些,但是尽管如此,孩子在相对一段时间内哭闹的次数,仍可以说明他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如果一度五分钟内他什么都看不顺服,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你就得认真考虑一下那个令他烦恼的是什么。

除了疼痛,疾病或愤怒,哭可能是对恐惧的反应,是让你行动的信号,也可能是失意气恼的爆发,假如搞清楚了是什么使他如此哭闹,你就可以根据情况,给他某方面特殊的保护,给他的要求以更迅速的反应,给他更大自由。这样,你的孩子就会幸福地成长起来。(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育儿难题郝妈帮,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好妈妈郝女士,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