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救人!危难时刻彰显退伍军人本色

2019-11-27   莆田发布

“林龙江杯”第四届莆田市探访感动采风作品

窨井爆炸压伤路人,千钧一发之际,他靠一只手撑开百斤井盖,迅速救出几近昏迷的路人……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度全市见义勇为先进表彰大会上,这位奋勇救人的英雄,受到了表彰。前不久,他还荣获“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他叫陈国炎,为中国银行莆田分行员工。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018年9月14日晚,莆田市区南湖路一处窨井突然发生沼气爆炸,近百斤的窨井盖被炸起,一股强劲的气流将他冲倒。在他倒地后,瞬间,整个人都懵了,还没来得及爬起来,炸起的井盖又砸在了他身上,上半身被压入井内,他无法动弹。

周边的路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住,不敢盲目上前施救。在这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在附近散步的市民陈国炎刚好在10米开外的马路对面,听到爆炸声响起,他看到有人被井盖压着,他一边喊“救人”,一边跑到现场。陈国炎救出伤者后,马上报警求助,配合医护人员将伤者抬上救护车后,他便悄然离开了现场。

这次意外造成张金兴两根肋骨骨折,手臂、后背多处受伤。恢复清醒后,张金兴说,出事时,他身边有人不断拍打他的肩膀,鼓励他要挺住,并拨打电话报警。事后,医生告诉张金兴,要是再晚几分钟他的性命可能就没了,因此,他希望找到救命恩人,并向他当面致谢。

经过近一个月的苦寻,张金兴最终通过110报警电话找到了恩人陈国炎。记者了解到,救人那天,陈国炎右手臂骨折上个月刚做完手术,完全使不上劲,然而井盖有上百斤,无法直接搬开,他使出全身的劲用左手撑着井盖,慢慢将井盖从伤者身上挪开。终于将人救出。“如果现在再让我撑开那个井盖,我肯定是做不到了。”陈国炎说,当时也许是情况紧急,我才爆发出那样的能量。

褪下戎装,不忘初心

陈国炎的英勇事迹经新闻报道后,引起广大网友点赞,新华社、央视、中国新闻网等中央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他的事迹这才渐渐被他身边的人知道,周围的同事朋友们纷纷为他的义举点赞。

陈国炎说,他是一名军人,退伍不褪色,救人是本能。18岁那年,陈国炎离家前往洛阳从军,身上的军装一穿就是14年。当兵第二年,陈国炎因为水性极好,当地发生溺亡事件,需要他前往帮忙打捞尸体。“第一次是一名小学生溺亡,大家都不敢下水,家属又很急。”

陈国炎说,接到命令后,他没有犹豫,立即潜入河底将尸体捞起,尸体腐烂的气味他至今难忘,但当时可以帮助别人,就不允许他考虑别的因素。在部队时,陈国炎获得过个人三等功。

勇敢忘我,传播正能量

退伍入职后,陈国炎在银行先后从事安保、监察等工作,如今,他在中国银行莆田分行上班,协助警方做防诈骗工作,为市民挽回损失。刚开始上班时,一次上班路上,他看到有盗贼团伙作案,便大声呵斥他们,盗贼没想到居然有人“多管闲事”,一时四处逃窜,最后在与群众的合力配合下,抓住其中一个同伙,并将其送到派出所。他告诉记者,他的战友一次在东圳水库游玩时,看见小孩不慎落水,湍急的水流一下就将小男孩冲到水中央,危急时刻,他的战友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最终将小孩救起。在他们身上,用行动诠释出一个军人的本色。他们的行动不仅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更在我们身边传播了正能量,树立了好榜样!

被问及救人时是否有犹豫,陈国炎说,我是一名军人,换做是谁都会去救的。没有华丽的言辞,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危急时刻勇敢忘我、见义勇为的担当精神。他的英雄行为,不仅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绚丽光辉,也是践行中国银行员工“担当、诚信、专业、创新、稳健、绩效”十二字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为了陌生人,他没有丝毫犹豫,在危难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挺身而出,又默默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莆田发布 沈琳 徐清)

责任编辑:王 敏 沈 琳 陈恒山

值班主任:林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