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建水平 巩固创城成果 莆田市开展创城“十大”行动

2020-04-29   莆田发布

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和我市2020年创城工作要点的安排,针对创建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我市开展创城“十大”行动,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巩固创城成果,确保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总评。

>>> 材料申报对表答题行动

创城网上材料申报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包括图片资料、正式发文、部门评价、说明报告、数据表格,涵盖多个领域,涉及各个部门。为保证材料质量,市创城办和市委文明办制定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责任清单,要求各区、市直有关单位按照测评标准要求对标对表规范答题,对照各自职能职责,对往年的失分点进行梳理汇总,认真分析扣分原因,在今年创城网上材料申报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补漏、整改提升,确保提供的材料规范有效,避免往年被上级通报的问题清单再次出现。

>>> 实地考评对标规范行动

实地考察规范提升是创城工作的重中之重,分为具体申报点和随机抽查点,涉及各行各业各区。为力争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总评中取得优异成绩,市创城办根据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操作手册(2019年版)要求,重新组织整理修订了实地考察点责任清单,形成《莆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责任清单》,要求各区(管委会)、各单位按照责任清单要求,切实做好实地考察点的规范提升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认真对照近两年省委文明办对我市暗访测评通报指出的问题清单,对号入座、主动认领,全面梳理分析,制定整改方案,紧盯问题扎实整改,确保不反弹不回潮。

>>> 问卷调查入户宣传行动

6月至10月,我市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入户宣传行动,以“单位进社区、干部进居户”推动创建常态化,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引导,提高市民对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 负面清单严防严控行动

为进一步明确创城负面清单涉及的领域、项目、惩戒办法和责任单位,市创城办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对党风廉政建设、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等9个领域、40个项目的负面清单进行责任分工、任务分解,要求各县区(管委会)、各单位按照“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职责、谁承担”的要求,认真对照负面清单逐条逐项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尽快补救、限期整改,确保不丢分、不罚分、拿全分。

>>> 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

环境卫生重提升提质。以城区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点时段清扫保洁为重点,全面提高道路和公共场所机械化清扫和人工保洁作业标准,做到无积存垃圾、无污泥积水、无烟蒂痰迹、无浮土积存、无乱贴乱画。对于城乡接合部、城中村、老旧居民小区、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及铁路、河道沿线积存垃圾进行重点清理,完善配套垃圾收集设施,及时清运各类垃圾。

野(小)广告清理清除。加强执法检查,对主要道路两侧有碍市容观瞻的遮阳篷(伞)、条幅、布幔进行拆除,对乱建设、乱张贴、乱涂画、乱散发广告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严厉查处。因地制宜集中清理、粉刷擅自建设或张贴、喷涂、刻画、悬挂在墙面、柱体、橱窗、店门、护栏、路牌以及其他市政公共设施上的各类广告。

门前三包压紧压实。取缔沿街占道设置的各类竖式招牌和立地式移动灯箱招牌,对破损、锈蚀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门店招牌(匾)进行集中整治,结合实际对临街门店招牌(匾)颜色、尺寸和字体进行统一规范。集中整治各类门店乱倒垃圾、乱堆杂物料、乱贴广告、出店经营、尤其是餐饮店乱倒污水、违规排放油烟等突出问题,确保环境卫生、立面整洁和门前有序。

营运交通严抓严查。整顿公交车、出租车从业人员态度较差、不系安全带、打手机、吸烟、吃食物和公交车不进站上下客、过站不停等行为,整治公交车、出租车环境卫生、公益广告和车内计价器、服务卡、标志等设施不达标等问题,严厉查处出租车司机不按标准收费、不打表、不主动出具发票、宰客和黑的、残疾人代步车非法营运等行为。

道路交通常管常治。整治行人、电动车、摩托车随意穿行、闯红灯、逆行和司乘人员不系安全带、车窗抛物等行为,整治主次干道特别是背街小巷车辆乱停乱靠现象,严厉查处机动车占道特别是占用非机动车道(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盲道等)停车和在公共区域私划停车位或安装地锁等行为。

市场秩序治脏治乱。整治农贸(集贸)市场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停车辆、乱摆摊点、乱堆杂物、乱贴广告和消防设施缺失不齐、商品未明码标价、证照不齐全、未亮证经营、垃圾未分类收集、公厕保洁不及时、流浪乞讨人员扰乱秩序和售卖过期、变质、伪劣食品等问题。

基础设施补缺补漏。整治社区(小区)、医院、学校、汽车站、火车站、公交车站、农贸(集贸)市场、图书馆、文化馆、人行道、公共厕所、行政服务中心、商场超市、酒店、公园、广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消防设施、无障碍设施、路面硬化等硬件设施配备不齐、要素不全、标准不符、破损不平、作用不大等问题。

禁烟控烟落小落细。整治社区(小区)、医院、学校、汽车站、火车站、公交车站、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行政服务中心、网吧、通讯营业厅、银行邮政网点、农贸(集贸)市场、公共厕所、商场超市、酒店、公园、广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公共场所乱扔烟头和禁烟区吸烟等问题。

>>> 志愿服务聚焦创城行动

文明宣传。组建创城文明宣传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小区,广泛宣传创城的重大意义和内容标准,询问倾听群众对创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疑惑,宣传讲文明、守礼仪、树新风。

文明劝导。组建创城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配合交警对全市30个重点路口的早晚高峰时段和辖区其他人流车流较大的主要交通路口和车站、码头进行值守,运用礼貌语言对行人闯红灯、跨越隔离设施、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按道行驶、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纠正。

文明实践。组建创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扶老助残、送温暖、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拾捡烟头、环境清洁等文明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播文明,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创城工作中。

>>> 学校师生助力创城行动

当文明城市宣传员。积极动员全体中小学生自觉践行文明行为规范,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带动家长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分发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单等,引导广大市民讲普通话、说礼貌语、不说粗话脏话,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当文明交通传播员。积极动员学生带动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乱停靠车辆、不逆向行驶、不随意变更车道、不翻越交通护栏、不车窗抛物、驾乘摩托车戴安全头盔,文明驾驶、文明乘车、文明行路。

当环境卫生倡导员。动员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丢烟头,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不随地吐痰,倡导文明举止、爱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 公益广告全面提升行动

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理想信念、关爱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法治精神、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良好家风(中华孝道)、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生态文明(美丽莆田、木兰溪治理)和“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绿色环保、健康生活、文明行为、良好心态、环境保洁、共筑新风)等宣传内容,创城公益广告宣传既要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通稿作品,又要有自创作品,结合设置点实际和周边场景特点,认真筛选,合理使用。重点做好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车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工地围挡、乡镇街道、窗口单位、临街单位等重要场所和重要载体的公益广告提档升级工作。

>>> 创城工作督查督导行动

领导科室分工督查督导。为了推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工作落小落细、落到实处,开展市创城办领导和市委文明办科室分工督导创城工作。

投诉曝光专题督查督导。充分发挥创城投诉处理和负面曝光平台的作用,实行分区包片模式,由市创城办领导和市委文明办科室专题挂钩创城投诉和曝光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问题,开展创城投诉曝光问题整改情况督查行动,对在处置市民投诉和负面曝光问题的过程中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效率低下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跟踪通报,从严从重给予问责问效。

志愿巡查专项督查督导。由市委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组建创城巡查志愿服务队,按照“一表、一卡、一证”工作模式,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及时予以劝导、制止、曝光,并及时报送至市创城办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推动监督巡查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机关单位挂钩督查督导。充分发挥市直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模范带头作用,指导、督促、协助挂钩镇(街)做好创城工作,重点围绕营造创城氛围、整治环境卫生、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公交站点、开展创建活动、完善建设阵地等创建内容,推进共建共享共治。

市级领导带队督查督导。为有效调动全市上下的创城积极性,实行市级领导分领域调研推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按区域视察检查的工作机制,确保责任无缺失、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工作全覆盖,推动创城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 责任落实奖优罚劣行动

本着“谁主管、谁负责”、权责统一、奖优罚劣、改进工作的原则,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精神文明各类先进评选推荐工作和创城绩效考核相结合,坚持创城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实行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部门、单位由其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创城迎评任务由责任单位分工负责的三级责任制。

(来源:湄洲日报 编辑: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