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顶尖院校专业,投身娱乐行当,是追梦?还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昨日央视播出的综艺《上线吧!华彩少年》,作为评委,甄子丹对其中一位放弃科研专业、转型做歌手的清华学霸十分惋惜,也做出了“太自我”、“对不起很多人”、“缺乏社会责任感”等评价。
在这档节目中,一位选手引起了导师们的注意,他是清华学霸毕业生,曾有6篇论文被SCI收录,科研之路一片光明,然而却转型歌手,参加综艺,遗憾的是,唱歌的水平并不突出。
对此,评委王珮瑜犹豫许久之后,用心良苦说道:“如果不是由于什么特殊原因,导致你要放弃自己专业学科的研究,背着一个吉他就唱歌去了,我觉得好心痛。你学的是这么热门的一个学科,而且你在自己的专业上是有造诣的……(而且)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不具备当职业歌手的条件。”
甄子丹也很赞同这样的看法:“我觉得你这个太自我了,清华大学那么难得的机会,你可以为社会为世界为国家做多少事,用自己的成就用自己的才华。如果今天你的才艺你的唱歌技巧是不得了的,那是另一回事,但是我觉得我不认同你唱歌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别怪我这样说,所以你放弃那个,你对不起好多人了,我心疼!”
当得知这位选手的妈妈也并不支持他时,杨幂更是直言:“我要是你妈妈我也不支持你,也还好我不是你妈妈。”
对于评委们的表态,这位选手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学生时代因为学习好因为考上清华,得到了家人和身边朋友的认可赞赏,但真正到达清华学府后,他发现这些“表扬”不仅没有让他感受到快乐,反而转化为了焦虑,所以选择了音乐这条路,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疏解的途径。
自然,这位选手的选择和评委们的评价,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议:
为了梦想选择自己的道路值得尊敬,在国家教育补助下成为尖端人才也值得尊敬,但两者冲突,我们又如何看待呢?
这位选手的选择我们可以理解,即便他所学专业对于社会有很大价值,并且他自己也在上面有一定造诣,然而如果他自己都不愿继续走这条路,反倒是勇敢地选择追随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事自己向往的职业,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但同时,评委们的建议也是很诚心的,相较起无脑灌输“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心灵鸡汤,冷静客观地分析建议,对于未来道路尚未确定的选手来说,或许更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正如甄子丹和王珮瑜所说,如果想要进入娱乐行业去追梦,同时也有超群的水平,能凭自己能力闯出一片天,那自当祝福;但如果水平一般,却放弃自己擅长且国家社会所需的科研领域,反而投身早已饱和的娱乐圈,对于国家人才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
如果对于选手来说,唱歌是一种疏解途径,那当作兴趣可以坚持,但他毕竟没有职业的水准,何必去职业化呢。
有人说歌手李健就是清华学子投身娱乐圈成功的例子,但我们之所以能把李健单列出来,不就恰恰说明这只是鲜有的个例吗?李健自知在电子工程系不会有太大建树,同时在求学期间歌唱创作才能已经凸显,毕业后先尝试本职工作,后尝试踏足乐坛,最终才确立了自己的方向。
即使我们没喝着鸡汤长大,却也耳濡目染,这也让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鼓励他人追梦总是让人感动的,而“泼冷水”却总让人反感至深,哪怕这冷水是客观分析,指明不同道路的可行性,给之以参考。
当然,他人的建议永远只是建议,最终决定往哪条路走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