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套白狼,赚了3000万…

2020-03-25   力哥说理财

最近全球资本市场崩了又崩,讲真,力哥写了一篇又一篇,都腻了,今天聊点别的吧,就是估计阅读量会比较惨……

上周末,一部叫《安家》的电视剧完结了。

《安家》宣传海报

近来我每次网上搜东西,都能在百度热搜上看到剧情更新,说明挺火的。

《安家》的剧本构架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但好评度显然不及原作。

根本原因,我觉得不是编剧六六水平不行(六六早期代表作《双面胶》、《蜗居》堪称写实风格时代剧的神作),而是我们有影视管制,电视剧必须得有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就算假恶丑一时得势,最后也得圆回来,决不能让好人没好报,坏人倒happy ending了……

所以这部剧我追到后来,发现剧情越来越“荒诞”,孙俪和罗晋简直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圣人,感情线又铺枝散叶太厉害,最后大团圆结局匆匆收尾,在我看来根本就是烂尾……

听说很多中介最近都在追这部剧(反正也没人看房子),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比较写实的一面,也有无厘头的一面。

剧情中,很多房屋买卖案例都反应了人性在金钱诱惑面前的假恶丑,其中有一个我印象特别深。

《安家》的背景设定在上海,上海楼市一大特色就是1949年以前盖的老洋房。

有个客户因为企业现金流紧张,不得不变卖祖传老洋房救急,原本买家都找好要成交了,突然赶来一大家子上海小市民,说这是我们住的房子,不许卖,给我滚蛋。

被《安家》带火的老洋房

原来这客户家里三代单传,这房子是他太爷爷(曾祖父)留下来的。

当年他太爷爷有个远方表妹,丈夫去世后,孤儿寡母,来到上海投奔亲戚,太爷爷看她们可怜,就在自家洋房边上的空地上盖了个小平房,供她们居住。

就这样,一住几十年,当家的从太爷爷变成爷爷再变成他爸,都没好意思赶她们走,期间没收过一分钱房租水电煤。

后来觉得这么一直不明不白住下去总不是事,索性好人做到底,当家的出钱,给这家人在外面买了房子,一家人就搬出去了。

当年的小姑娘这时已熬成了老太婆,但她耍了个心眼,人搬走了,户口坚决不迁。

这就要说到建国后的户籍政策。

虽然给他们临时盖的这间小平房不在最初设计图纸上,按今天说法,这叫违章建筑,但建国初期,上海实际居住着大量没有房产的底层贫民,政府就都给他们落了公共户口。

照道理说,既然你有了其他实际居住的地址可落户,就应该把户口迁走吧,但老太婆坚决不迁,也坚决不许儿孙迁。

她的算盘是:这老洋房可值钱了,将来早晚会卖,我在这住了几十年,户口也在这,所以这房子我也有份,将来要卖,就得分我一份。

所以当她得知,自己的侄曾孙要卖房子时,就拖着一家老小7口人,重新住进这间破平房。

这房子报价1.5亿,老太婆心一黑,说怎么也得给我们个零头:5000万。

电视剧里,为了彰显“坏人可以表现出他无底线的坏,但绝不能让坏人有好报”的正能量,最后施工队把这家人强行从房子里拖出来,迅速推平,这家无赖闹了半天,最后啥都没得到。

大家别觉得夸张,《安家》里的房屋买卖案例,几乎都能在现实中看到影子,这个奇葩案例也一样有原型。

后来故事原型在网上发文诉说了真相。

当时这老洋房卖出的真实价格是2.8亿,比电视剧里说的更高,而这家撒泼打滚的无赖,最后也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

尽管通过打官司,完全可以强制要求这家人迁出,但房东为了救企业,急卖房,拖不起这时间,所以最后还是妥协了,给了这家无赖3000万。

亮点不在这里,而是这家人刚拿到这笔他们几代人做牛做马也攒不到的天文数字后,老太婆的两个儿子立马内讧,反目成仇。

那是2016年的事,结果老大把钱拿去炒股,老二把钱拿去玩P2P,最后基本都赔光了,重新回归屌丝身份……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结局是啥感受?

我的第一感觉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人不配财,必有所失。

这就要说回贫穷的本质。

老太婆自身三观不正,从小就这么“教育”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长大后,找到的媳妇也是这么臭味相投,生了第三代之后,用同样的思想“教育” 儿子……

穷人为什么很难翻身?

不仅因为穷人和富人的竞赛起点大不一样。

如果遇到大通胀,穷人最受伤,富人反而可能在泛滥的货币浪潮中获得超额收益,马太效应更强烈;

如果遇到通缩,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富人虽然也会受到严重冲击,但家底殷厚,抗冲击能力更强,可能会乘机收购廉价资产,而穷人可能就真的没了活路。

更重要的是,贫穷的基因会在家庭内部代际传承。

父母把自己失败人生的“经验”反复给子女洗脑,子女长大后要靠自己的能力突破原生家庭的诅咒,谈何容易?

老太婆从小教育两个儿子各种不知廉耻偷鸡摸狗占便宜的思维方式,觉得这才是最正确的三观,孩子抱着这种思维方式长大后,只要没机会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几乎一辈子都不可能再改变自己低下的认知水平。

所以他们拿到了上千万的巨款后,第一反应居然是把运气当成能力,依然贪心不足,以为自己有了本钱,就能再赚到几千万……

靠运气赚到的钱,最终一定会靠本事吐出去。

就算这两个败家子没把钱拿去炒股玩P2P,大概率也会从此变得好逸恶劳,整天吃喝嫖赌。

运气好点的,中年出轨,找个小三被骗走一套房,最后夫妻反目,家庭破碎;

运气差点的,跑澳门赌博,输红了眼,借钱再赌,那结局……

在《安家》中,孙俪饰演的女一号房似锦,出生在一个几乎赤贫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个窝囊废,母亲则张扬跋扈,蛮不讲理,极度势利。

和许多以前的农村家庭一样,房似锦父母一心要儿子,生了4个女儿(房似锦是老四),还不罢休,最后总算生了个儿子。

有了儿子后,母亲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儿子,上面四个姐姐当成免费劳力,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关爱,到了年纪就想赶快嫁了赚一笔彩礼钱,好补贴儿子以后买房成家的钱。

房似锦小时候刻苦好学,考上了985大学,但母亲说你个丫头片子要读这么多书干啥?不但不给家里挣钱,还要家里掏钱供你读书,没搞错吧?于是愤然把录取通知书撕了。

倔强的房似锦不信命,只身一人来上海打拼,总算在房产中介的事业上小有成就。

见女儿有了出息,母亲就不停压榨她,总是找各种理由让她往家里寄钱,不仅给弟弟的婚房付了首付,还要给弟弟还房贷……因为家里有这么个无底洞,房似锦不管赚多少钱,都没法存下来。

在房似锦母亲看来,自己老公就是个没本事赚钱的废柴,三个女儿都没读过啥书就嫁了人,同样一穷二白没能力反哺家庭,而自己无比疼爱的小儿子,从小生活在这种女强男弱的贫穷家庭中,也形成了无能无知无主见无抱负的懦弱性格,和他爸一样,凡事听妈的,自己啥都不会,根本没法自立。

对房似锦来说,自己必须付出比旁人多出十倍的艰辛努力,都不一定能获得和旁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命运,从来都他X一点不公平……

想到了多年前一篇很火的网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后来一大堆人很矫情地反驳说什么“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重要的是咖啡吗?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喝吗?

电视剧里,永远是正能量的大团圆结局;现实世界中,大部分人平日接触到的,都是残酷社会中暗藏的各种负能量。

所以力哥才说:看清了世道险恶,依然选择良善;看清了命运多舛,依然选择乐观。这才是强者所应具备的最难得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