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智能用户运营】系列第 6 篇
在前文《用户分层模型》中,我们将用户进行分层,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指标体系,之后我们就要根据这些数据指标体系,有针对性的运营用户,最大限度的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提高用户忠诚度,和用户“互动”的同时更要“触动”。
用户忠诚度
产品探索期,一般来说投放费用都十分有限。结合产品定位通过渠道投放等方式获取到目标用户群后,在随时可能改变产品定位的探索阶段,如何将这些客户留在产品中和产品部门一起共同打磨产品,并培养为忠诚用户,成为这个阶段的用户运营以及用户分层的重点。
简单举个子,在产品早期探索阶段,我们以注册用户规模以及活跃用户规模作为业务目标,采取AIPL模型“认知-兴趣-购买-忠诚”作为用户的分级依据之一。这个模型对应的也是用户的成长路径,每个用户都是从最初的认知开始,慢慢变成购买或者忠诚用户。所以产品方需要做的,就是引导用户不断往更上一层发展。如果变换成相关业务指标,即最后一次登录、登录频率、使用时长。
AIPL模型
所以,基于用户忠诚度的养成计划,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用户诉求,设计更合理的内容。例如针对认知型用户,可以进行种草推荐,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兴趣型用户,需要了解他们未行动的原因,解决转化阻碍;对于购买型用户,需要唤醒需求刺激更多下单;而对于忠诚型的用户,则可以进行更多体验细节的优化,让他们更加简单、便捷地完成购买。
用户生命周期
而当进入产品成熟期,盈利需求被提到更高的优先级。不仅仅是过往对于重要价值用户的运营,我们也希望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将更多的用户转化成为重要价值用户。我们会发现有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用户,此时建议大家通过用户价值、用户行为等多个维度共同对用户进行分层。
用户生命旅程
结合ARGO成长模型以及我们的业务,基于用户行为,我们可以将用户划分为获客转化(Acquisition)、活客粘客(Retention)、创造价值(Growth)的3个阶段。
通过渠道投放、推广活动,我们开始不断获取新用户,并通过对影响用户转化的关键用户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和洞察,确定用户关键的转化路径,从而判定用户是否为新用户,是否引导用户发现产品价值。
之后,通过各种交互或触达手段,引导用户形成使用习惯,成为活跃用户。在后续的运营工作中,通过日常的用户互动,提供给用户最佳的用户体验,促进用户留存、活跃、忠诚。并通过各类具体运营活动和触点,引导用户实现最终的产品价值交换,如购买产品或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