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加拿大的核心价值观

2019-12-09     李牧


有关加拿大的微头条,不可避免涉及多元文化。多年来,我已经多次介绍过多元文化,现在再梳理一次。

严格意义上,多元文化可以分为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政府政策和多元文化加拿大法律几方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国家的世界,就是这个国家的民族属性。加拿大 / 加拿大人,核心属性,核心价值观,就是多元文化法。

多元文化理论,来自于实践。人类进入近代史,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世界的交流有限,不同文明体系基本是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代表就是欧洲中心主义。欧洲人自己的文化冲突,被视为当然,打打英法百年战争,英法再合伙歧视一下德国人,也就和睦了。随着航海技术进步和欧洲资本扩张,全球化开始了,随之文化冲突也开始了。强国以自我为中心,无限扩张,新老帝国冲突,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经济危机。


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付出的代价巨大。原住民问题,是美洲、大洋洲永远也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问题是殖民者自己创造的。最直接的例子,澳大利亚“被偷走的一代”。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政府将土著孩子从家庭强行带走,送白人家庭或寄宿学校抚养,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孩子们因此永久失去土著文化背景,甚至无法找到自己的血亲。这些人代代传承的是遗憾而不是荣誉,幸亏他们没有把这种情绪转化为仇恨。有这样的记忆,澳大利亚还谈得上毛儿个现代国家。

到这时候,有识之士已经明白,冲突不仅是经济以及军事的。如果不解决文化冲突,弱势者一天到晚担心失去民族特征失去自我,这个世界不会消停。也就是说,对文化冲突的理解与反省,恰恰不是弱小民族争取的权益,而是强势民族主动思考的。在烈火中,奴隶只会失去锁链,财主丢的全是钱。所以奴隶是不会考虑防火的。这就引出了多元文化政策。

多元文化政策,是由政府用行政权力引导,让不同信仰、族裔、文化背景的人,能够和平共处、交流发展,引导鼓励不同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弱势文化体系保存发展。这是一种社会公共政策,一种社会管理方法,以行政手段在一个国家内部强制推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宽容,别在烈火中同归于尽。

多元文化政策是多种多样的,主权国家时代,军事上的控制核武条约,政治上二战后大规模建立民族国家,经济上的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学术上的全球观念地区合作,公共价值反歧视等。
多元文化政策已基本是人类共识,无论是向加拿大这样发自内心,还是摆在嘴上的政治正确。明确以这种思想为治国纲领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再往前延申,就是立法强制执行了。
加拿大诞生起,就存在严重的英法族群对立,搞到最后恐怖主义出现军队上街,此即著名的十月危机。化解之道,当然是互相原谅,1971年加拿大成立双语和双重文化委员会,加拿大政府通过《双语框架内的多元文化政策实施宣言》。1988年7月21日,加拿大正式颁布《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多元文化成为加拿大的立国原则。加拿大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深入骨髓。收养非本族裔的孤儿,会千方百计从一开始就恢复孩子的原文化教育,交同族朋友,为孩子们不忘根本而费尽心血。当然,这已经不仅仅是多元文化这么简单。
多元文化的价值已无需讨论,实践中,把自己的价值观 / 文化观强加给其他民族的事情,仍然是世界范围的常态,不断发生。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授予中国作家高行健,此人不仅在中国两岸三地没有读者,在海外华人社区,同样没有读者。诺贝尔文化学奖再离谱,仍然有人研究获奖者,可在中文世界,没听说谁是研究高行健的专家。高行健只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文化审美观。美国在二战以后,向全世界强行推广美式政治,从未成功,从未停止推广。包括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以武力推广,当然,这已不局限于文化范围。

(全文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YUCAW8BMH2_cNUgNR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