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物资、搭桥梁 侨胞支援“第二故乡”抗疫战场

2020-03-25   欧洲时报

【欧洲时报网】捐助物资、分享经验、呼吁团结、建抗疫医疗服务队……面对席卷欧洲乃至全球的新冠病毒,华侨华人们再次投身抗击疫情的战场,与住在国当地民众携手共同战疫。

战疫难打,华裔医生奋战一线

综合中国侨网、中新网报道,随着全球疫情肆虐,刚刚在祖(籍)国冲锋在前的华侨华人们,又迅速投入支援住在国抗疫战斗中。其中,冲锋在战疫一线的华人医生们,承担着更多的风险。

面对比利时情严峻的疫情,旅比华人医生积极行动,全力投入抗疫斗争。为帮助广大旅比侨胞更好防疫抗疫,在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倡议下,旅比华人医生近日联合组建抗疫医疗服务队,为广大旅比侨胞提供疫情防控咨询、就诊指导及紧急救助服务。

这样的医者不在少数,近日,社交媒体脸书上一位华裔女医生黄文秀(译音)受到关注。作为新娘的她,本应在英国、法国等地度蜜月,但因疫情取消了蜜月旅行奔赴了马来西亚的抗疫一线。“资源有限,我们都很珍惜我们的保护层。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卸下装备,把汗流浃背的身躯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突然很感触,原来那么简单的动作,成了一种奢望。”

3月16日,湖北省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新冠肺炎疫情专家组成员同荷兰14家医疗机构负责人视频连线,就疫情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图片来源:中新社资料图片)

防疫物资短缺,侨团侨胞及时捐赠

综合中新社、北京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Forza Italia! Ce la faremo! 意大利加油!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在意大利金砖投资集团董事长孙运之塞给邻居的“爱心信封”上,用中意双语写着这样两句话。信封中,装着他送给邻居们的口罩。“疫情面前,我们要更加团结!”孙运之说。

作为意大利国际广播传媒责任有限公司监管运营人,孙运之还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一幕幕暖心的画面:在意大利疫情“重灾区”伦巴第大区,华侨华人捐赠的10万个口罩将陆续快递至大区卫生厅防疫应急中心及医院;一位老侨领不辞辛苦,多次为当地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准备“爱心午餐”;在一个侨胞募捐微信群里,大家慷慨解囊,“红包像下雨一样”……

近日,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主席陈建新联合其他侨胞,为马德里6家医院捐赠了防护服,还向部分医院和警局捐赠了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酒精洗手液等医疗防护物资。“所有的物资均由旅西侨胞筹集,大家没日没夜地忙碌,打通绿色通道驰援西班牙。”陈建新说,“当地有需要,我们就捐!有时候具体数目都来不及统计。”

在全球共同战“疫”的当下,这样的故事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中国工商银行巴黎分行18日向巴黎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急救中心SAMU和皮提耶-萨勒佩医院两家医疗机构无偿捐赠4万枚N95医用口罩;21日,美国泽里联谊会向旅美泽里乡亲捐赠口罩,帮助同胞做好疫情期间的防护措施;23日,土耳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向伊斯坦布尔市马勒泰佩区政府捐赠了包括1万只医用口罩在内的一批医疗物资,支援当地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

德国德华文旅集团、德国杭州华人华侨联合会、德国青田同乡会、德国绘本交流群、爱心助力群等团体代表将一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移交给海因斯贝格县县长普施、县卫生局负责人维克斯,用于支持该县抗疫防疫工作。图为捐赠的防疫用品。 (图片来源:中新社)

携手抗疫,华人积极分享经验

“我女儿是她所在的大学里第一个戴口罩的中国人。起初许多同学都不理解,但随着疫情逐渐严重,越来越多的同学戴上口罩,开始注意个人防护。”陈建新说,“许多西班牙朋友既羡慕又佩服,希望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

借鉴中国经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普遍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华侨华人担当起民间“传声筒”的角色。他们尽己所能,让中国经验更好地落地海外。

孙运之13日曾发布了一则紧急招募令:“意中双方专家组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紧急招募口译志愿者”。令他没想到的是,接到了200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应征电话,“他们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陈建新看来,在应对疫情挑战上,中国展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动员力;在援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上,中国又表现出大国的气度和风范。“经此一役,海外侨胞对祖(籍)国的认同感更高了。海外华侨华人支援当地民众战‘疫’,与中国的大国形象相符合。”

(编辑:李璟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