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首科蓉智研究院研究并发布的《关于副省级城市创新创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报告》通过对比15个副省级城市四项维度23项细分指标的创新创业发展现状, 发现成都在新增市场主体、实有市场主体、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多项指标位列副省级城市前列。
新增市场主体数量
已超越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根据《报告》,2019年,成都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排在副省级城市中 第2位,是副省级城市新增市场主体均值的1.7倍,已超越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数据显示,近两年成都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保持在50万户以上的高位运行增长态势,市场主体增长可观,市场主体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根据《报告》,2019年,成都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首次突破250万户,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2位,是继深圳之后又一个取得此里程碑数据的副省级城市;同比增长11.42%,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7位,在总量处于高位运行下仍保持较好增长率。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884家
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根据《报告》,2019年,成都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248家,高出副省级城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值58%,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4位。
同时,2019年,成都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884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3位;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036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5位;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100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6位。
载体是企业成长的摇篮。根据《报告》,2019年,成都市新增国家级孵化器3家,总数增至19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分别为 第7位和 第8位;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11位;截至目前,成都市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总数49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8位。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36.8亿元
在副省级城市中排第3位
区域创新能力如何?《报告》显示,在创新投入方面,2018年,成都市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392.3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6位;而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2.56%,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12位。
在创新产出方面,2019年,成都市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均排在副省级城市 第5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在副省级城市 第7位,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在副省级城市 第6位。截至2019年,成都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2201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6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8件,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 第11位。
此外,2019年,成都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36.8亿元,在副省级城市排名 第3位,位居西安、广州之后。
责编: 黄旖宁
值班编辑:苏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