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很多时候我们怪孩子太熊太闹腾,但也许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太任性!看到育儿书上的建议就严格要求孩子百分百做到,只要自己认为对的,孩子不照做就要和孩子急。其实凡事都是两面的,家长对子女督促过严,或许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却也有弊端,会让孩子产生胆怯的心理,抹杀孩子的创造能力等,陷孩子于自卑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精神伤害。
事例:
小爱刚开始学吃饭时就喜欢用手抓饭吃,结果弄的满台面都是饭粒,妈妈很反感小爱这样行为,妈妈多次劝导,小爱还是屡教不改。终于有一次妈妈彻底生气了,严厉的让小爱把饭一粒粒捡起来,小爱一边哭一边捡,捡得不够干净,还被妈妈用尺子在手心上打了两下。妈妈看着小爱,既生气又无奈,甚至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滋味,“你要是听妈妈话不就不用挨打了吧?”
平时小爱只要做错事情就会被妈妈训斥,渐渐的小爱表现得越来越胆小,只要妈妈说话大声一点,或者表现的凶一点,小爱马上就会认错说:“妈妈是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慢慢的妈妈发现小爱变得越来越乖,乖的有点反常,好像习惯了屈从强硬的方式,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变得不会对别人说“不”了。妈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管教太过严格,因些妈妈每天都跟小爱积极的沟通,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些家长是因为自己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很严格,犯错误经常被打,所以在当家长后就会对儿女的管教也十分严格。但过分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后果,却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修复和弥补。所以今天我们作为家长的不要盲目追捧育儿理念,做一个有自己思考的妈妈。想要对孩子的教育成功,却不一定要严格要孩子什么都要照做!
一、父母对子女督促过严的原因
1.出于对孩子的爱
在家庭教育中,有多的父母会严格约束孩子,但对孩子管教的得太严厉,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作为父母本应是要帮助孩子、开导孩子、鼓励孩子的,如果过分严格教育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管孩子,本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是想让孩子更健康成长,因为常有人说不管孩子则是父母的失职,但有些父母对孩子管得太多、管得不当却会适得其反。
2.凭着自己的身份
很多父母开口对孩子说的就是:“你是我的孩子,我就要管定你!” 这些父母经常在生活中给孩子设定了一个又一个的限制,孩子这也不做,那也不准动。还有一些父母则对孩子管得太过严格,孩子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过问。其实孩子也渴望得到自己的自由,也希望自己的事能由自己来决定,也想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而不是做什么都要受到限制,父母这样对孩子干过多的设限,会让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当这些压力得不到释放时,就会产生叛逆之心,与父母的公然对抗。
3.希望孩子成才
一些父母之所以会对孩子过分严格,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家教严厉,就能把孩子管得听听话话。在他们的眼中,只要孩子听话,读书认真考取好成绩,长大成人才会有出息。但孩子在过分严格的管教除了看书、学习,其它一点自由也没有,好像坐牢一样,对父母的以应付了事,所以父母表面上管住了孩子,但实际上却管不了孩子的心。
过分严格的管教使孩子过早失去创造能力,心态也随之变的很沉默,让孩子失去该有的天真活泼和与人沟通等能力。这些孩子往往都是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可能会因为没有自信心,就总会感觉自己做样样事都有心无力。所以不建议在教育孩子上管的太严,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家长可以在身旁关注他,在适当的时候线孩子加以正确的指导,这样就足够了,而不单靠严格就能教育好孩子。
二、父母对子女督促过严的结果
1. 让孩子失去童真
父母如果一直对孩子的管控过于严格,孩子很容易缺乏同龄人该有的童真和活力,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孩子鹰爸、虎妈的严格教育方式下,能收获不错的发展,但广州的太过严厉,孩子过于早熟,也失去了他该有的纯真。
2. 亲子关系有隔阂
有些父母本身是个完美主义者,对孩子喜欢用全方位的看管教育,严格督促孩子发觉自己的要求去执行。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背负着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隔阂会越来越疏远。
3. 让孩子养成依赖性格
父母出于为了孩子好,对孩子的管教会很严格,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听众父母的指导,才会认真学习或做事。某天当父母不在一边督促,随之孩子就会松懈下来,这样长期差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之心,从而无论生活还上学习都变得很被动。
对孩子管得太严肯定是弊大于利。表面上看孩子是能遵规守矩,但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非常多不利的影响,孩子容易对父母反感从而逆反父母。当今这个社会,管教的过分严格对孩子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是适度放宽管教,给予孩子平等的权利,把孩子当作朋友对待而不是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孩子喝斥,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利。
三、要想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还可以如何教育
1.制定的规则,并非严格的约束
如果没有规则来规范指导,孩子就没有章法可循,也不能更好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但如果只有规则,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按照规则严格执行,那么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制定规则,但要民主自由给予平等权利,这样既能约束孩子,也能培养孩子的主见,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广范而又还过于严格,更能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2.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
过分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困扰,有时父母过分严厉的言语会带给孩子负面的情绪,那么孩子就会受到充满负面的能量,就失去了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的主动性,还会打击孩子自信心。所以父母要少给孩设置太多的限制,少对孩子说此太过严厉的话,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温暖,而不是冷冰冰的管教。
3.给孩子适当的自由
孩子作为家庭中的一分子,家长应适当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让孩子有权参与家里的大小事务,并且对自己的事由孩子自己的来决定。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出建议或指导,同时家长也可以会向孩子寻求帮助或意见,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家长过于严厉的教育孩子,或许有好的一面,让孩子变成所谓的“乖孩子”,但也是被鹰爸、虎妈的严格教育逼出来。其实对自己的孩子管的太严就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变本加厉变得更加“叛逆”,所以适度的管教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互动话题:那么家长朋友们,你们对于教育孩子太过严格支持还是反对?欢迎你的留言并和我们一起讨论。
------------------------------
青青专注于育儿经验的干货分享和观点碰撞,关注【陈青青说育儿】,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帮您解决在带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让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期待您收藏、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