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让其自由玩耍,往往比有计划性的活动有益?

2019-09-29     陈青青说育儿

文|陈青青说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曾有位幼儿园的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她所带的班里有个4岁的小女孩娜娜跑到老师面前骄傲地跟老师说自己会系鞋带了。老师表示很怀疑,因为系鞋带可是个高难度动作,很多上了小学的孩子都无法做到。娜娜见老师表示怀疑,就跑去玩具区找到系鞋带的练习板,熟练地在老师眼前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这下子老师感到很惊奇,她问娜娜的妈妈是如何教会一个4岁的孩子做这么精细的动作的,娜娜妈妈笑着说,娜娜在家里玩过家家的时侯假装自己要参加生日聚会,把家里大大小小的盒子都翻出来,找出家里的细麻绳,将盒子一个个地包扎起来系上蝴蝶结,她乐此不疲地包了一个下午,最终熟练地掌握了系蝴蝶结的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娜娜完全是出自自己意愿,自由地学会了这一技巧,其中既没有妈妈有计划的指导,也没有任何人的强迫学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侯是有完全出自本能的学习意愿的,而且效果远比有计划地教导活动更加好。

很多人认为孩子玩耍就是在消遣时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但实际上玩耍不仅仅是孩子的一个天性,他们还能够在玩耍中获得与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也可以通过玩耍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玩耍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一、玩耍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1. 获取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知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触摸和感知以及思考等方式来进行自我了解与发展,同时也能够获取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尤其是当孩子在进行户外玩耍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看到大千世界不同的样子,了解物种之间的差异,这就在无意中加深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联系。

2.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玩耍时孩子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和未知的,他们拥有着旺盛的好奇心想要去探索世界。通过玩耍,孩子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玩耍中找到探索的乐趣,让孩子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充满对了解世间万物的渴望。

3.锻炼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玩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可以使孩子在活动时充分调动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并加以配合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在此期间,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独立自理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尤其是同其他人一起玩耍,更是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

现如今的家长逐渐开始了解玩耍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于是就喜欢“寓教于乐”,让孩子的玩耍时间变成有目的的学习,认为这样既能够让孩子达到开心快乐的目的,又能够让孩子学到应该学的知识,何乐而不为?但其实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自由的玩耍要比有计划的活动更为有益。

二、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更有益?

1. 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本能

当孩子在自由玩耍的时侯就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意愿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学习自己心里想要学习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本能。但如果是让孩子参加有计划性的活动,若是孩子并不喜欢其内容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受到了束缚,从而产生压力感,不如自由玩耍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从而影响他们天性的展露。

2.自由玩耍可以使他们始终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开心快乐的心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而自由的玩耍正赋予了孩子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相比较有计划性的活动,更能够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计划性的活动往往是带着明确目的的,它限制了孩子自由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某种程度上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而自由玩耍带给孩子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未知,可以让孩子自由想象和创造,可以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更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

玩耍既然对于孩子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是不是学龄前孩子只需要自由玩耍就足够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玩耍只是他们认知世界的其中一个途径而已,除了给孩子提供自由玩耍的时间和机会,家长还应该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好习惯,发掘他们的特长,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学龄前儿童除了玩耍,还需要什么?

1.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的一生受用无穷,而好习惯的养成当然是要从小开始。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好习惯,比如要干净卫生、待人要有礼貌、乐于助人、勤学好问、学会独立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活泼开朗,也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2.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龄前的儿童马上要面对的就是漫漫的学习生涯,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必须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如鱼得水。所以父母们要从小开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多带孩子进行不同领域的了解与尝试,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向给予相应的支持与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多参加体育运动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的发育和心智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除了玩耍之外,学龄前儿童还应该多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平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还能够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发育太过计划性,也尽量不要带着功利心去对待孩子,而是应该多让孩子自由玩耍自由探索,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孩子有利无害。

互动话题:您家的学龄前宝宝喜欢自由玩耍还是有计划性的活动呢?您对宝宝自由玩耍又有什么独到见解呢?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参与本期话题的讨论。

------------------------------

青青专注于育儿经验的干货分享和观点碰撞,关注【陈青青说育儿】,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帮您解决在带娃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让您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期待您收藏、转发和评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A7ugm0BMH2_cNUg_H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