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就是个笑话

2019-07-09   力哥说理财

01

投资理财话题,一般男人比女人更感兴趣,尤其是纯股票号,男性读者更是占绝对主体,号主风格也大多直男向。

力哥的号最初也是满满直男风,男女粉丝比例6:4,但过去几年,女性粉丝比例不断提高,如今已是52:48,“女性能顶半边天”。

各位大大都是衣食父母,所以这两年写文章,越来越怕得罪女粉。

曾几何时,“直男”就是个中性词,说明是个正常男人,“直男癌”才是贬义词,表示不尊重女性的大男子主义,可现如今,我一个出门替力嫂拎包从没感觉不自然的上海小男人,有时发表一些正常男性视角下的观点,也会被喷“直男”,“不尊重女性”,好像男人站在第一人称视角发表观点,就是政治不正确。

但反过来女人骂“男人没个好东西”,“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明显是性别歧视,却反而成了政治正确……

这种政治正确,这两年在中国,尤其一线精英人群中,越发明显,我和所有30岁+未婚三高女性聊天,神经都特紧张。再这样下去,要和美国一样,黑人不带白人玩叫种族自尊,白人不带黑人玩就叫种族歧视,还咋整?

02

看过《搞理财的,大多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文的,知道力哥现在狠起来谁都敢黑,所以哪怕掉粉,今天我也要黑一黑“直女癌”——未来可能比直男癌更可怕的新物种。

“直女癌”言必称“男女平等”,可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两个物种,还是两个个体之间,哪有平等可言?

社核观24个字,大多是近代西方思想经日本倒手后的舶来品,但有些传进来时就传错了。

“人人生而平等”这句听起来绝对政治正确的话,就是个翻译问题。

《独立宣言》原话是“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直译“人皆平等受造”,是被动语态。

被谁创造呢?

上帝(God)。

如果把背后的造物主概念剥离,变成“All men are equal”,这话就说不通。

我和王思聪咋就生而平等了?先天瞎眼的和姚明刘翔咋就生而平等了?这不明摆着生而不平等,你丫用毒鸡汤忽悠我?


只有加入造物主概念,每个人灵魂在上帝眼中都同等宝贵,不管缺胳膊少腿还是智力残疾,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神的儿女,神的爱不多不少,不偏不倚,逻辑才说得通。

至于男人和女人,更不可能平等。

男人天生力气更大,要负担打猎、耕地、战争等力量要求更高的工作。“男”字的象形意思就是在田里出力干活,没毛病。

女人天生有生育技能,孩子出生后还有喂奶技能,爸爸又挤不出半滴奶咯?所以女人就要负起生养孩子的责任,还有余力就担下织布做饭,赡养老人这些体力要求比较轻的工作。

所以千万年来的农耕文明社会一直是男耕女织,男外女内的结构,对女人的要求,就是相夫教子,女子无才便是德。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农业可以机械化,工业可以机械化,打仗还能无人机上战场,军人只要后方操纵摇杆就行了,这种活,男女都能上。

至于医生、律师、建筑师、科学家、艺术家、理财师等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也是男女都一样。

但即使如此,先天生理差别还是要求女性承担更多养育后代的责任,哪怕有奶粉尿不湿,甚至能请月嫂帮忙,当妈的还是要付出更多,男女还是无法做到完全平等,女性也因此更容易受到职场歧视,要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收入、职位和社会认可,就是要付出更多,牺牲更多。

哪怕职场性骚扰,理论上男性也可能中招,但实际上99%的受害者是女性,也是因为雄性和雌性动物先天受荷尔蒙驱动的影响不同,加上力量上的悬殊差异,女性怎么招都吃亏呀~

03

左边这张图,叫“平等”(equal),右边这张图,叫“公平”(fair)。

“fair”这个单词的翻译,除了“公平”,还有“合理”,“恰当”,“合适”等。

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绝对的平等或平均主义,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忽视了客观世界本身就极不平等,强行追求平等,反而会引发灾难。

此处省略无数字……每个字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条人命堆积出来的历史之鉴。

既然女性天然在力量上处于弱势,就应该通过倾斜性的立法和政策,给予更多保护,这样才公平。

更大的不公,是我写的《结婚前,女友想在我的房本上加名字,给不给加》一文中提到的薛兆丰教授的观点。

结婚,就是开公司,开的是合伙制的家庭无限责任公司;领证,就是签合同,签的是一张交割时间为终生的家庭期货合同。


两个陌生男女,原本谁也不欠谁,现在要组建起比和父母的关系更亲密的夫妻关系,一辈子共同生活,就要拿出各自的资源包——包括身体、生育能力、容貌、家庭背景、家务劳动技能、当下收入水平、未来收入增长潜力,甚至连理财能力也算。

传统上,女性资源包发挥作用的时间会早一点。

一是容貌。

容颜这种资源,在20多岁就达到巅峰,过了30,就会快速贬值。这就是为什么从18岁到88岁的男性,梦中情人都是20多岁、漂亮的、身材好的女人。

二是生育。

生育负担完全落在女性头上,今后育儿负担也大多由女性扛下,女性不得不把更多时间精力用于照顾家庭,自然会制约其事业成就和收入水平。

所以在婚姻关系最初10年,女性往往已经把自己最有价值的资源贡献出来了。

但男性资源包,主要是金钱,发挥作用的时间,相对晚一点,因为奋斗得有个过程。

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女性投入资源包时间早,意味着在播种期付出更多,男性投入资源包的时间晚,意味着在收获期能得到更多,导致负责收割的人就容易敲负责播种的人的竹杠。

这是古往今来被无数次验证的一种经济学现象,我称之为“陈世美效应”

所以薛兆丰认为,结婚前,女方想在男方房本上加名字,相当于在签订终生制的家庭期货合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陈世美效应”的发生概率,让男方增加一些抵押品和保障措施,如果真到了婚姻走到尽头的那一天,自己的投资也不至于满盘皆输,这是合情合理,也完全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要求。


04

可惜,这种虽然理论上不平等,但实践上更公平的立法思路,却在2011年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被彻底否定。

《解释三》一味强化了对私有财产的平等保护,立法原则是“原来归谁的,离婚后还是归谁,谁也不想通过婚姻赚外快”,结果当年出台后引起巨大争议,被认为只保护了原本婚姻中财大气粗的一方(大多是男方),却没有对婚姻中默默付出更多的弱势方(大多是女方)给予足够保护。

甚至也没有对小三给予半点保护——虽然道德上大快人心,但实际上进一步助长了渣男气焰,既甩了年老色衰的黄脸婆,又玩弄了年轻美貌的小三,结果自己一分钱没少,完美~


我认为,这样的立法思路,并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甚至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判决夫妻离婚分产案时,也是更倾向于弱势女方的,我呼吁最高院对《婚姻法》的司法解释进行第四次修正。

当然,我算个球,我的呼吁上头肯定听不到~但我还是要说,至少是非黑白得讲清楚。

所以请“直女癌”们以后别再言必称“男女平等”了。

你不能一边喊着男女平等,一边又坚持要男方出钱买房买车,自己有钱也不买;

你不能一边喊着男女平等,一边又嫌男方给的彩礼少;

你不能

你不能一边喊着男女平等,遇到相亲时男方要AA,又说人家没风度。

不是说好了男女平等吗?说好了女性独立吗?凭啥相亲约会都得男方买单,你一毛不拔呢?

啥?你觉得这是歪理邪说?lady first是男人起码的风度!约会还AA,你还算男人!?

对呀,我也觉得这种人压根不算男人,这时候男人就应该比女人付出更多,所以哪有什么男女平等?这不是笑话,又是啥?

所以作为女性,应该争取的不是平等,而是更公平的男女关系;

作为男性,应该给予女性的也不是平等,而是更公平的男女关系。

这种公平,是对男女先天生理差异和社会既定现实的承认,而不是满脑子乌托邦思想,一言不合就给对方扣上“直男癌”的帽子各种喷。

当然,如果真是笃定要做学历高、收入高、职位高、认知高、心气更高的超A+女强人/大女主人设,男人这种动物吧,对你来说有没有意义都不大,爱咋生活咋生活,爱咋折腾咋折腾,开心就好。

只是请永远不要说:我想要个孩子,但我不想要臭男人,所以基因库里找个高富帅借精生子,孩子一出生就被剥夺了父爱。

你的心愿清单是完成了,可这对孩子公平吗?

推而广之,我们的社会,现在更需要的也是技术含量更高的公平,而非简单粗暴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