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仙庾岭村十分静谧。村民们待在各自家中,房前屋后张贴了很多关于疫情防控的公告,村口已设路卡。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春节以来,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该村迅速打响,目前,依然保持了“0”确诊记录。
全村人的“战役”
“少出门,不走亲;戴口罩,勤洗手……”,正值正月里,仙庾村每户村民都收到了村支两委致全体村民的一封特殊信,巡回宣传车的喇叭声也不时在耳边响起,红袖筒宣传员的宣讲,微信群里各种防疫的打油诗,让大家觉得这年与往年不一样了。
村支两委牢牢记住了习总书记的指示,紧紧依靠人民打赢这场战争,从战疫一开始就广泛发动群众,汇聚了一股强大的群众力量。
“村干部家属要带头不出门,做好榜样和表率”,村党委的决定掷地有声,村干部们执行有力,家人们硬是没出过院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更多的人主动参与进来并身体力行,村民黄某某一亲戚来家串门,他对亲戚说:“我们别的事不能做,但还是要响应村里的号召,做好自己,下次我再请你,今天就不留你了。”隔着晒谷坪说几句话将亲戚劝回去了。
有一户村民从武汉回来,从村里的宣传中了解到村里对疫情的防控要求时,当即表态,坚决拥护和支持村组织的决定,自觉在家自我隔离,有个村民不知情,路过想与他聊两句,他赶紧说,离我远点,我才从武汉回来,下次再进屋啊。
现在该村的防疫已不是村里组里的事了,而成了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了,在村里形成了一张无形的防控信息网。有一户村民高烧到39度2,值班员的电话立马响起,应急人员第一时间就闻声而动。
村口的“哨兵”
2月20日,荷塘区仙庾镇仙庾岭村党委第一支部书记黄权吃过早饭,照常开车村里巡逻一圈,再到各值守点询问值班情况。
“必须封村。”大家还在迟疑,黄权站了出来,“我带头值守,志愿服务队先上!”说干就干,第二天他来到村口,成为了一名“哨兵”。
其时,疫情来势汹汹,流动人口多,怎么防,怎么守?
村里请示商讨怎么封,黄权发言,“不能一刀切,直接用树或者泥土围堵,要考虑企业复工和特殊情况下的进出,在全村主干道出入口设立道路封锁点,每天24小时派人执守,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控。”
“老乡,特殊时期,就莫出去了。”遇到村民不理解,黄权等耐心解释疏导。
“我们封村及时,事实证明,效果很明显,现在村民基本上不外出。”黄权介绍说。
大家的努力获得回报,越来越多的村民表示理解和支持,要求加入志愿值守队伍中来。
暧心的服务
隔离不隔爱,村虽然封了,但村民的生活还是有保障。考虑到封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村里明确了专人免费为村民代购物品,放到村民家门口,自行领取,确保不近距离接触,随叫随到,24小时提供热心服务,十分方便。
“大米3袋”“食用油5桶”……每天在微信群收集村民的“需求清单”,让黄权成了“低头族”,他要及时了解代购的情况,生怕服务不到位,充电宝都是随身携带。
自从当上了代购员,党员小周每天都要出去好多趟,除了固定到市场采购,还要满足为百姓购买药品、温度计等个性需求。村民要救护心脏方面的药,小周二话没说,驱车数十公里,跑了5家药店才买到。
不仅是代购问题,他们也没有忘记另外一个特殊群体,主动承担了照顾村里五保户和特困户的任务,自掏腰包,隔三差五购买生活物资上门慰问。“都是一个村的,谁家没点困难,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互相照应就过去了。”黄权说。
“早上‘下单’,下午就买来了,而且大家都是邻居,放心。”居民们解除了顾虑,放宽了心,交口夸赞,表示“尽量不出门,不给疫情添堵。”
傍晚7点过,夜幕降临,村里的值守点亮起了灯光,黄权等端了小板凳坐在帐篷前,夜幕下的路口,鲜有车辆行人经过,很是安静。“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我们多一份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百姓就多一份安康。”黄权朴素地说,村民的支持,有信心继续保持“0”确诊的记录。
通讯员/周响
编辑/王夏良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343331570(唐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