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腾飞书记率第一组在渌口区观摩株冶锌基材项目。株洲日报记者 易翔/摄
阳卫国市长率第二组在荷塘区观摩汉德车桥株洲基地项目。株洲日报记者 邓伟勇/摄
今天下午,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分别率市级领导、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赴荷塘区、渌口区开展2020年产业项目建设年第一次“看学议”活动项目现场观摩,“检阅”项目,加压鼓劲,指路支招,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掀起全市产业项目建设新热潮。
本次现场观摩将重点观摩4个项目:汉德车桥株洲基地项目、湖南国信PC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项目、株冶锌基材项目、时代工程塑料及耐磨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观摩中,大家将着重解码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项目加速秘诀,进一步学习经验、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疫情防控政策窗口期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竣工达产,确保取得疫情防控及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观摩项目情况简介
1.株冶锌基材料项目
株冶锌基材料项目位于渌口经开区,由株冶集团子公司——湖南株冶火炬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铅锌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其中铅10万吨、锌55万吨,生产系统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是中国铅锌业首家通过三大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火炬”牌铅锭、锌锭、银锭先后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认证注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和“两型建设”试点企业。
项目占地10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设按年产30万吨锌合金设计,其中热镀锌合金20万吨,铸造锌合金10万吨,铸造锌深加工(压铸件)3000吨。项目于2018年12月开工,已于2019年11月投入生产,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税金3000万元以上,净利润3200万元左右。
本项目是渌口区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同时大大促进渌口区区域工业发展,带动运输业、建筑业、金融及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工程塑料及耐磨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简介
工程塑料及耐磨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位于株洲市渌口区南洲新区产业园,由株洲时代工程塑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主要经营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品、铁路器材、轨道交通、汽车、家电、新能源设备、船舶、特种装备、环保材料、建筑材料、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及售后服务与技术咨询服务,在国内具有较强实力。
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32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7栋工业厂房、1栋单层仓库、1栋多层研发楼。项目于2019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拟分三期进行建设,总投资5亿元,一期建设安装改性工程塑料生产线11条,主要生产生产改性聚酰胺(PA)、改性聚丙烯(PP)和改性ABS。项目于4月20日试生产,预计今年可以生产改性聚酰胺(PA)1万吨、改性聚丙烯(PP)3.5万吨、改性ABS0.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创利税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00个。
3.汉德车桥(株洲)智能化生产基地简介
汉德车桥(株洲)智能化生产基地是我省“五个100”重大产业项目,业主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有限公司。
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荷塘区金山工业园,占地面积401.93亩,分三期建设。项目于2018年3月开工,一期已于2019年7月竣工投产,二期预计2020年6月竣工,三期预计2020年底竣工。其中一期占地159.53亩,建设面积4.3万平方米齿轮智能化生产车间,建成后可年产48万套螺旋锥齿轮、300万件精锻齿轮和100万件圆柱齿轮;二期占地123亩,建设面积0.4万平米综合办公楼和2.5万平方米锻造联合厂房,主要建设年产12万套螺旋锥齿轮和100万件精锻齿轮智能化生产线、60万套螺旋锥齿轮齿坯、400万件精锻齿坯和100万圆柱齿坯智能化生产线;三期占地119.4亩,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装配联合厂房,主要建设年产10万套驱动桥总智能化成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到52亿元,年纳税额超过5.4亿元。
该项目一期已经实现了生产流程全自动化,从上料到抛丸、强喷、下料全过程采用机器人,形成了全国首创的完整智能化流水作业精益生产线,产品的热处理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4.湖南国信PC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简介
湖南国信PC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由市城发集团国信建设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荷塘区金山工业园,总用地面积约100亩,建设1栋PC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材料单层钢结构生产厂房、1栋单层配套仓库、1栋6层研发楼和4栋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项目共建设2条移动模台PC生产线、1条固定模台PC生产线和1条钢筋加工线,可实现年产能4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板材。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2020年3月已建成并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年上缴税收2000万元,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200余人。
该项目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对建筑产业化“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装配式新型建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地下室等建筑工业化领域,具有多样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可为实现联动协调发展,全面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助力株洲建筑产业转型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丨株洲日报 记者/胡文洁
编辑丨黄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