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5月11日, 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传达学习2021年“科创中国”工作要点,审议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有关重要文件,安排部署2021年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组长王凤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01
启动天府实验室建设
打造“科创中国”成都中心
2020年12月,成都与中国科协签署“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协议,成立了“双组长”机制的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
今年是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开局之年,如何加快试点工作落地,不断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位于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核心区的成都超算中心
会议审议的 《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送审稿)》,围绕建设多元化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多元化科技经济融通体系、搭建多元化引才育才网络、建设多元化科学场景和强化示范带动引领作用五个方面明确了今年开展的重点工作。
比如, 计划启动天府实验室建设,推进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科创中国”和“天府科技云”平台建设,探索打造“科创中国”成都中心等重点项目;
制定海外智力城市服务行动计划,实施“岷山行动”计划,筹办科创中国·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成都分院;
强化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在全市推选一批科技与经济融合试点示范项目,打造“科创中国”成都样板,争创“科创中国”全国创新枢纽城市。
02
打造“科创中国”成都样板
推动成都创建全国创新枢纽城市
“要以大局意识和发展眼光,充分认识抓好试点城市建设重要意义,要以融合理念和开放思维,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动能。”王凤朝强调——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不仅是顺应发展趋势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需要。
要强化平台体系建设,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构建“两区一城”创新主阵地和转型新动能;要强化创新核心动能,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 探索建立“科研特区”制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强化人力资源支撑,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构建以创新创业环境优势、人才可获取优势、生活成本竞争优势、城市宜居宜业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高地。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发挥试点优势,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着力打造“科创中国”成都样板,力争在全国试点城市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各区(市)县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推出一批示范项目,打造出1-2个在全国“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示范品牌, 推动成都创建全国创新枢纽城市。
“当前,成都正处于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争创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希望成都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做好示范。”吕昭平表示——
会上审议的成都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相关文件,非常具有成都特色,完全符合成都发展定位,也与“科创中国”高度契合。中国科协高度重视“科创中国”在成都的落地试点工作,将进一步助力成都市建设多元化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多元化科技经济融通体系、搭建多元化的引才育才网络、建设多元化科学场景,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吴凯主持会议,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历章,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以及中国科协、省科协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科创中国”?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品牌,旨在通过聚焦产学研金用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科创中国”充分借力科协组织的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促进技术服务与交易;以试点建设为依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以组织建设为核心,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试点城市和组织创新“三位一体”统筹工作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引导资源下沉,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编辑/美编/校对:向婷婷
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