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肯定是需要教育的,但他们因为年龄小,经常没办法好好沟通,要不就是不愿意听,要不就是骂一下就生气、哭,哭起来谁都劝不住。要迅速制止这个苗头,必须抓住他们的话头,指哪打哪才有用。
预计阅读:3分钟
你家有“一说就哭”的孩子吗?
我的同事丹丹当妈三年了,最近春游季节到了,她说特别羡慕那些旅行晒娃的孩子。
理由很简单,孩子三岁了,可是一哭起来,怎么说,怎么哄也没用,更别说带他出远门了。
以前带孩子出去玩过一次,但在交通工具上,他会情绪爆发;在旅游景点,他会情绪爆发,甚至就算住到了亲戚家,他也会情绪爆发……
不但给别人添麻烦,还可能会被看成“连孩子都管不好”的无能家长。
曾经有育儿网站做过一个调查,你觉得孩子身上最让人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结果,大多的答案都是一些小问题:
不起床,穿衣磨磨蹭蹭;
不好好吃饭,不刷牙,不睡觉,不洗澡;
到了幼儿园门口还黏着不肯进去;
爱发脾气又任性,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看起电视,玩起iPad不松手,黏人不独立……
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确切来说,这些小毛病,都是日常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管教不严造成的。
说到管教,很多爸爸妈妈也是大写的苦恼:
“我一说,他就哭。”
一旦对孩子吼叫,惩罚,只会换来更难控制的场面,孩子内心世界崩盘,哭闹得更严重了……
到底有没有方法,能既不打骂孩子,又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呢?
让孩子笑着听话,不用打,不用骂
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里,安吉和小鱼儿兄弟俩抢玩具,争执不下。
为了让两个孩子不再争吵,妈妈胡可假扮“吵架女巫”说:
“你们吵架这个玩具就是我的了,想要赢得玩具,必须用咒语才能打败我。”
而这个咒语就是“好朋友”。
于是,兄弟二人团结在一起对战妈妈。
胡可用满满的游戏力,让两兄弟停止了争吵。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想,假如是我,很可能会用强制的方式,分开两个孩子。
但是结果呢?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当你变得有趣,孩子才会喜欢跟你一起玩,你们的关系也才会变得更亲密。
育儿专家李岩老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孩子很磨蹭,每次出门前都要催半天……
最开始李岩老师是这样说的:“这么大人了,怎么就这么磨蹭!能不能快点?”当威胁也没有用时,他就会板起脸怒吼。
后来他才发现,唠叨、恐吓和训斥,除了破坏亲子关系,完全无法解决问题。
他只好设计了一个对付“出门磨蹭”的小游戏。
他的孩子喜欢看《007》。
于是李岩老师每天催促孩子时,就会模仿反派说:“邦德先生,这次你死定了,哈哈哈。”
然后模仿机器人的声音说:“自动爆炸系统已启动,大厦将在60秒后爆炸,60、59...”
当他开始倒计时,孩子就进入了状态:快速地穿上外套鞋子,背上书包,赶在60秒内跑出去……
他这才发现,跟孩子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不是说教,而是游戏!
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跟他们成为真正的玩伴。可是,太多的爸爸妈妈,并不懂得孩子能听得进什么。
因为我们用的不是孩子的语言。
孩子的语言是什么?
游戏!
这几个熟悉的头疼场景,给你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A.当孩子不想走路时
大人们往往会这样教育:
“我手上东西多,抱不动你,你自己走。”
如果用游戏的语言来说,应该这样:
放下手里的东西对他说:“我早就想抱宝贝了,一直没抱成,现在终于能抱了。”抱住他的时候,假装突然想起:手上的东西忘了 。——看着你不知所措的样子,孩子一定会知道怎么做。
B.孩子不愿意刷牙时
大人们往往会这样教育:
“快快刷牙,要从小爱卫生。”
如果用游戏的语言来说,应该这样:
妈妈告诉孩子给他“买”来一个刷牙机器人,爸爸像机器人一样站在旁边说:“你好,我是刷牙机器人。”妈妈告诉孩子:只要拉一下机器人的耳朵,它就开始给你刷牙;只要按一下它的鼻子,它就会停止刷牙。
这个刷牙机器人非常听话,孩子玩得津津有味,刷完了还不肯停呢。
C.孩子不起床时
大人们往往会这样教育:
“该起床啦,不然要迟到啦。”
如果用游戏的语言来说,应该这样:
“宝宝很困呢,现在睁不开眼是吧?那我们就从脚丫的十个兄弟开始,叫它们起床吧。然后你揪着对应的脚趾,口里念着“快醒醒,起床了。”
进行完这样的起床游戏,孩子也就清醒了。
这样看起来好像很幼稚,但孩子就是喜欢这样的方法!
给孩子玩着玩着听话,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备的,就是“寓教于乐”道理。
有家长会说,要是我有这个耐性,还不如给他一巴掌更快听话……
那可不是听话,就是震慑,唬得了一时,唬不了一辈子。
孩子没真正懂事,挨你多少揍,道理进出耳朵多少遍都听不进去。
为了能让孩子听话,这个方式还是值得一试的!
试过有用的话可以继续用下去!
老板说
每一条评论
都给小编一块钱奖金呢!
一个分享转发两块!
我加班的宵夜就靠泥萌了
拜托拜托
关注我,有趣有料,和万千家长一起交流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