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药物对小儿重症肺炎可能起死回生,但不能滥用,否则适得其反

今年小儿肺炎特别多,尤其腺病毒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别多,腺病毒主要感染是6个月-3岁之间小朋友,特别是腺病毒3、7型感染,很容易发生重症,目前重症肺炎有些需要使用到静脉病种球蛋白,但是不能滥用,合理使用可能会起死回生,使用时该注意什么?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下。

腺病毒临床特点

1、属于双链DNA病毒,没有无囊膜的球形结构,容易被高温和漂白粉消毒剂杀灭。

2、腺病毒分为A、B、C、D、E和F六个亚群,尤其腺病毒3、7型容易导致重症肺炎。

3、腺病毒潜伏期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4、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所以小儿腺病毒肺炎要注意隔离。

腺病毒肺炎临床特点

1、持续高烧 高烧持续不退,一般感冒使用退烧药物后体温下降正常并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腺病毒感染往往体温非常高,基本在39℃以上,甚至40℃。

2、咳嗽呼吸急促 咳嗽往往伴有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和呼吸困难,三凹症,呼吸频率增快。

3、精神神经症状明显 精神软、嗜睡,无精打采,喜欢躺在床上,没有活力。

4、感染中毒症状非常严重 体温高烧,皮肤花斑,四肢冰凉,面色苍灰。

重症腺病毒危险因素有哪些?

1、有基础疾病和年龄小的病史:这些孩子往往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神经发育障碍和肌肉病变。

2、早产儿及小于3个月以下婴幼儿。

3、高热3-5天以上,伴有精神萎靡、面色发灰、肝脏明显肿大、低氧血症;持续喘息;双肺密集湿性啰音和哮鸣音。

4、影像学表现:肺部阴影进展迅速,双肺多灶实变;双肺以细支气管炎为主,伴或不伴肺不张;有大叶肺不张或气肿。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或降低,血小板下降,中度以下贫血,CRP和PCT明显升高,转氨酶升高、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

使用静脉病种球蛋白作用有哪些

1、免疫球蛋白具有光谱抗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抗体。

2、通过抑制和中和炎症因子,中和病菌,提高机体IgG功能发挥作用。

3、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感染作用,快速提高血液中IgG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和抗免疫的双重作用。

4、对于重症腺病毒肺炎,静脉球蛋白使用方法:推荐1.0g/(kg·d),连用2天。

静脉病种球蛋白还可以应用于儿童什么疾病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者低下症,主要起到补充机体内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避免造成反复感染,给药时间根据宝宝体内的IgG水平和病情决定。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起到封闭破坏血小板因子,提升急性血小板减少导致重要脏器出血风险。

3、川崎病 要求在发热7天左右内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抑制免疫反应效果最佳,减少对心脏大血管危害。

4、其他严重感染的疾病,比如严重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脓毒血症等容易威胁到孩子生命危险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但是一定是在有效抗感染的基础上使用。

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注意事项

1、免疫球蛋白本身过敏和其他严重过敏的病史,针对选择性IgA缺乏的儿童禁忌使用。

2、使用前要按照输血标准,进行免疫三项检查,减少输免疫球蛋白血液传播传染性疾病而造成医疗纠纷,输液注意速度,同时也要在输液观中观察孩子是否有皮疹、呕吐、心慌胸闷等不良反应。

3、输了静脉丙种球蛋白后半年内不建议疫苗接种,因为可能产生不了有效保护的抗体。

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虽然这种药物对于重症感染性疾病有非常有效,但是不能滥用,毕竟属于血液制品,一定需要临床儿科医生严格评估好再考虑是否使用,而不能过度迷信提高免疫力作用,对于免疫力健康的儿童是没有作用。

免责声明:科普内容来自最新指南和本人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因为不同个体、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免疫状态等都不同,所以文章仅仅供想深入了解的家长参考学习,不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