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妹推荐过网飞短剧《审讯室》,该剧用国家划分了四个单元: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每个单元3集,总共12集。
四个单元剧,豆瓣评分均在7.5分左右,最近,第二季回归,新鲜出炉的是英国篇——
《审讯室:英国》第二季Criminal: UK Season 2
看过第一季的宝宝应该记得,该剧没有搜证,没有回忆片段,也没有尸检,只有各种问话。
在一间审讯室里,一张桌子,四把椅子,嫌疑人,审讯员,有时还有律师的加入。
随着双方谈话的深入,更多案件的细节展露出来,受害者的生前行踪、嫌疑人的经历、犯案动机等等信息都会相继出现。
观众甚至可以在谈话中了解到嫌疑人和受害者的性格和品性。就像一个拼图游戏一样,越来越多的案件碎片拼接起来,事情真相也越来越清晰。
来到第二季,同样的故事结构,同样的故事背景,不同的是,这一季变成了四集。
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某两集之间产生关联,大家看完就会明白。
当然,这一季在拍摄中也有了新的突破,譬如近距离的特写,演员的微表情,小动作,都能丰富镜头语言。
不过该剧也有一些小缺点,就是审讯员太脸谱化,没有人物特点,有些剧情安排得没有什么逻辑性。当然,这些缺点并不影响这一季的整体发挥,几乎每一集都看点十足。譬如在第二集中,嫌疑人亚历克斯被控强奸了女同事,审讯员对他进行了审讯。
一开始,亚历克斯表现得很激动,一个七尺男儿竟然难过得哭了出来,审讯员立马表态:“我们不会相信你的,你别演戏了”。
这样的嫌疑人他们见过得太多了,明明就是施暴者却在装弱者,摆明就是想蒙混过关。
面对询问,亚历克斯否认控罪,他指自己和女同事只是普通同事关系,事发当天,他和女同事,还有另外一个男性朋友去酒吧喝酒。
男性朋友离开后,他原本打算送女同事回家,但女同事却提议到他家继续喝酒,在酒精影响下,他和女同事发生了性关系。然而亚历克斯却一再强调,当时他们都是自愿的。
一时间,审讯员似乎也找不到突破口。
于是审讯员想了个办法,他们故意加厚了女同事的检验报告,用车轮战的方式向亚历克斯施压。
果不其然,当亚历克斯看到大堆文件时,明显表现得有些不安,左脚不自觉地抖动,双手开始颤抖。
这时,审讯员发现女同事最近想升职,他们推断亚历克斯在用升职一事胁迫女同事,从而发生性关系。然而,亚历克斯却始终否认一切。
就在场面一度僵持的情况下,另外几名审讯员发现在女同事报案前曾和好友聊天,好友透露自己在上一家公司升职未果的情况下,指控上司性骚扰自己,公司为了息事宁人,赔了一大笔钱让她离开。
原来,女同事是效仿好友对亚历克斯进行报复,所谓的施暴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然而在故事最后的五分钟,却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
审讯员在大庭广众之下,以“疑似强奸”的罪名把亚历克斯逮捕了。到最后真相大白,亚历克斯虽然无罪释放,但是他的名誉已经被毁了,没有人相信他是无辜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亚历克斯今后的生活一定受影响。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很多人习惯先入为主。
就像审讯官一开始就把亚历克斯钉在耻辱柱上,譬如他微微瞟了一眼前面的女审讯员,就被认定他喜欢跟女性调情,大家对他的印象就不好了。当揭露真相后,审讯员们并没有想帮亚历克斯澄清,此举令人唏嘘不已。
如果说第二集是从“施暴者”的角度出发,那么第三集就是“受害者”的角度。
丹妮尔,一名义警,退役前是惩恶除奸的积极分子,她一直为自己的过去感到骄傲,甚至可以说有点自鸣得意。不管任何时候,检举不法分子成了她的爱好。
她曾经发现女儿学校的体育老师电脑里有儿童色情片,把老师给告发了,随后老师被学校开除了。
然而当丹妮尔得知这名体育老师在另一所学校就职时,她将这名老师过去的信息资料寄给了该校校长,老师又被开除了。丹妮尔觉得这都是自己的功劳,这个社会也就是有她这样的人存在才会更加安定,可最近,她却因在网上发布不适当言论被捕。
起因是丹妮尔在网上假扮14岁少女,企图钓出那些变态的恋童癖。
在此期间,她认识了中年男子安德鲁,经过无数个夜晚后,丹妮尔断定安德鲁就是个变态。于是她把他们之间的聊天记录打印出来,分别寄给安德鲁的家人,公司,还有警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安德鲁身边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恶性”,他的父母得了焦虑症,和妻子的婚姻关系岌岌可危,女儿被同学打得鼻青脸肿。
单凭几百条聊天记录,丹妮尔单纯地认定安德鲁就是坏人,她以自认为战胜了邪恶,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么做会诱发暴力,甚至报复。
最可笑的是,犯案者原来另有其人,安德鲁只不过不小心当了别人的替罪羔羊。
没有真凭实据,隔着屏幕盲目指责,站在道德高地审判他人,像不像如今网络上的网络喷子?无独有偶,最近,“罗冠军和女友分手被控强奸”一事引发大量关注。
9月初,罗冠军在微博发布长文,称自己与女方是“正常恋爱”,对女方的指控一一否认,称自己多次想放下芥蒂,缓和矛盾但均遭到对方拒绝,由于压力太大,现在是无业状态。
同时,罗冠军称自己已“完全社会性死亡”,声誉尽毁,即使自己公布全部事实经过与相关证据,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
舆论从一开始就支持女方,女方一边通过微博获得几百万打赏,一边还继续放出罗冠军的无码照片,并打上“强奸犯”三字。
直到前几天,重庆市公安局发出的通知书中说明,女方称被强奸案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决定不予立案。
女方随即表示罗冠军没有强奸自己,同时向公众和罗冠军及其家人道歉,并退回微博打赏给各位网友。
闹剧似乎就此结束了,但是他也会像电影《狩猎》中的卢卡斯一样,因为永远有人相信“他做了”,一辈子活在阴影之中。
施暴者和犯罪者有时真的很难界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社会需要我们少一点冲动,多一点理性,少一点盲目,多一点耐心,更不要急于下定论。
真正的善意不仅仅是“主持正义”,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对真相的尊重。
“狼来了”的故事还会继续,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去当那些被放羊的小孩迷惑的村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d85uXQBURTf-Dn5fC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