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顶和灌顶,攻击主战坦克顶部的两种方式

2020-04-22   纸上的宣仔

主战坦克进入三代以后,普遍采用钢装甲,复合装甲,有的还采用爆炸反应装甲,厚度动辄搞到700mm以上,对空心装药战斗部的等效则达到1000mm左右。这使得一般的反坦克导弹在面对主战坦克正脸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但重视防护也要兼顾重量,坦克既然重点加强了正面,那么对头顶和侧面,就没有办法兼顾。于是在反坦克导弹领域发展出了两种技术路线,分别是掠顶攻击和灌顶攻击,它可以专门打坦克的天灵盖。

掠顶攻击

掠顶攻击的代表是BGM-71 TOW 2B反坦克导弹,即陶式反坦克导弹。注意陶式反坦克导弹型号很多,并非所有的都能做到掠顶攻击,只有TOW 2B的才支持这种模式。陶氏的掠顶攻击,是让通过无线电或激光测高计让导弹始终维持离地仅5米的高度飞行,一般来说坦克的高度不超过2.5米,即便算上坦克的横风传感器和天线,也不会超过3米,所以这个高度可以保证导弹可以顺利飞掠坦克的头顶。飞到坦克头顶上时,导弹通过光/磁/热传感器感知到坦克的存在,从而控制引爆战斗部。

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瞬间


陶式反坦克导弹的掠顶攻击效果

陶式拥有2枚战斗部,一枚前级战斗部,一枚反坦克战斗部,不过从图纸上看两枚似乎都是空心聚能装药的战斗部,爆炸时金属射流的方向朝正下方。受到陶式导弹直径的限制,这种空心聚能装药战斗部有办法像其他陶式型号或者其他反坦克导弹的战斗部那样拥有强大的穿深;但是因为坦克的顶部装甲最为薄弱,所以撬开坦克的脑袋还是很容易的。

TOW 2B的战斗部和其他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对比


TOW 2B的的聚能战斗部的金属射流是朝下的


陶式反坦克导弹由于采用的是线导的方式,而且飞行轨迹平直,所以射程远,抗干扰性极强,一直到今天仍然在美国陆军大量服役。


灌顶攻击


只要是玩过《现代战争》的同学,一定对游戏里的标枪反坦克导弹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这种导弹是一种单兵即可操作的反坦克导弹。标枪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这是因为它采用的是红外线成像导引(IIR),导弹具备模式识别的能力。所以它的抗干扰性极强。这种导弹采用的是灌顶攻击的方式(也叫攻顶模式),导弹打出去后先爬升到150米的高度,在末端俯冲攻击目标。由于坦克顶部装甲薄弱,同时导弹并使用两枚锥形装药的纵列弹头,比陶式弹头与弹体筒身垂直的方式威力大得多,所以这种打击效果简直是毁灭性的。同时因为是打的高抛弹道,人员不必一直出现在目标的视野里,所以作战小组的隐蔽性更高。除了可以对付坦克外,标枪还可以对付低空低速运动的直升机。目前可以进行灌顶攻击的反坦克导弹除了标枪,还有以色列的长钉,我国的红箭-10和红箭-12。

《COD:现代战争》中的反坦克神器,标枪反坦克导弹


灌顶攻击的反坦克导弹发射出去后首先要爬到一定高度,然后再俯冲攻击目标


标枪导弹的瞄准视野


掠顶和灌顶,攻击主战坦克顶部的两种方式

我国的红箭12同样支持这种灌顶攻击模式


掠顶和灌顶,攻击主战坦克顶部的两种方式

红箭-10的攻顶模式和光纤回传的红外成像


攻顶模式的缺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其实这种攻顶模式也是有缺点的,尤其是在单兵反坦克导弹上缺点尤为明显,一个是贵,一个是射程不足。贵是因为这种攻击模式只能用红外成像导引,使用的是昂贵的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器件,而且还要有处理能力强大的CPU,FPGA等芯片和配套算法。一枚标枪反坦克导弹的价格高达10.6万美元,除了土豪的美国人能给配发到装甲步兵班,也就没谁了。

这种攻顶反坦克导弹射程,不足是因为,导弹首先要飞到一定高度再往下打,浪费了不少的推进剂;而且即便是红外器件已经很贵了,但为了考虑可批量生产性,在反坦克导弹上用的还是非制冷系统的低配版本,所以锁定距离与使用气体制冷系统的便携防空导弹,红外格斗弹还是不能比。像标枪反坦克导弹的射程只有2.5公里,我国的红箭-12在攻顶模式下只有2公里,这个距离往往非常容易被拥有先进观瞄的战斗车辆发现。所以红箭12并没有像标枪那样,只有灌顶攻击模式,还有水平飞行直接攻击的模式。这种模式下使用的是红箭-8那种传统的半主动激光制导,虽然没办法攻顶,但是射程一下子翻了一倍,达到了4公里,成本较攻顶模式也要小得多。

红箭12有两种制导模式,使用上比较灵活


坦克的应对

随着掠顶和灌顶攻击的反坦克导弹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多,主战坦克也已经开始重视起顶部的防护。比如以色利的梅卡瓦4,梅卡瓦向来是将成员生存性摆在第一位,因此在装甲防护上可以说是全方位保障,除了一圈的蝶形装甲外,顶部的装甲也是十分厚重。

梅卡瓦舱门处,可以看到舱门和附近的装甲的厚度

我国的VT-4主战坦克,也拥有在顶部假装额外的爆炸反应装甲模块能力。在最近出口到巴基斯坦的VT-4图片上,我们可以发现这辆VT-4在顶部有安装装甲块,这是以前出口版本的VT-4没有的;此外我们可以看到VT-4的炮塔正面主装甲上有挂钩一样东西,推测就是用来加挂防顶部攻击装甲的。随着攻顶武器的普及,各国也必然越来越重视。

出口到巴基斯坦VT-4的顶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