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树叶(散文)
节令虽过立冬,可天气还不太冷,夜里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林荫道两旁的泡桐树叶一片片掉下来。环卫工们用扫帚一下一下地扫,可那些叶子拗着不听话,扫帚过后,还随风固执地滚到原来的位子上,这就需要环卫工人的耐心重复地打扫。望着他们的艰苦劳动,我突然想起了儿时在树林中穿树叶。
我小时候穷人多,大多数人家不但缺吃的,而且还缺烧的。每到冬天,田里就有好些人在在寒风中拾草。有的拉着排子扛着大耙满地里搂茅草;有的背着筐子拿着小镐在壕沟里锛草根;老头儿老太太拿着刀耙子在沟旁道边上刀茅草、树叶,这也成了冬天田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柴禾拾到家里,除烧水做饭外,晚上攮炕,让全家睡个热乎炕。我们年龄小,扛不动大耙,抡不动小镐儿,拿不动刀耙,可呆着不行,呆着换不来热炕头儿。在家长的命令与督促下,我们几个小伙伴背起小柳筐到树林中去捡树叶。那时树林中高大的响杨树特别多。响杨树的叶子很大,大得跟巴掌似的,比现在的泡桐叶子还大还圆,西北风一吹,一片片像一张张纸似的从树上恋恋不舍地飘下来,落在地上翻个身,再颤悠几下就躺下不动了,这时我们就把它捡起来,放进筐子里,一片一片又一片,码起来像是一摞摞锅巴,半天能捡满满的一筐。响杨叶子攮炕,又好烧火又硬,是灶君爷的好吃喝,很受妈妈的青睐。
一片一片地捡树叶既麻烦又慢,后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用长长的树条,末端打上结或是绑上一点什么东西作挡,我们叫钎子,用这个钎子穿树叶。见树叶就穿,猫着腰,跟老鸹鹐豆儿似的,“唰唰唰”,一会儿就穿一大串儿。一串串跟灯笼似的。穿一串就放筐子里,穿一串就放筐子里,不多时就码满一筐“灯笼”。我们还来穿树叶比赛,看谁穿得快穿的多,一边串树叶还一边唱儿歌:“天冻僵,,地冻裂,我在林中穿树叶。一串一串象灯笼,背到家里攮炕洞。爸爸乐,妈妈笑,煲得我半宿睡不着觉。”筐子装满了,我们象得胜的将军,悠哉悠哉地背着“灯笼”回家了。妈妈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着我们。一个冬天,能捡一大堆响杨叶,保证了一冬取暖。
现在不同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饭都用太阳能、煤气灶、天然气,村村告别了炊烟。每到冬季,家家有土暖气、“小太阳”。田野里,大道旁,树叶落的再多也无人问津了。
审阅:绿肥红瘦
简评:穿树叶,穿起一串串天真无邪,一串串快乐温暖。文字朴实,语言生动,有一定的感染力。
作者:谷景峰
编辑:赵一
投稿邮箱:zxm789654@126.com(原创首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