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每天有人给我发这个小视频。一群学生在运动会上高举“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横幅,嘴里呼喊着这个与“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精神背道而驰的油腻口号,动作单一,神情呆滞,语调沉闷,如众多被学习压得没有精气神的中小学生一样,还没料到自己的这个选题即将走红网络。
这应该是中国老母第一次取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登上了校运动会主席台前的C位。
以这样的形式出现在运动会的横幅上,应该是属于这届老母独有的高光时刻了。看着同学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你会有一种错觉:这难道是一整个班的乔英子么?
乔英子爱学习,确实使她妈快乐。她妈快乐了,确实全家快乐。
但乔英子学习能进清华...是考进清华使她妈快乐!明白了吗?
至于进不了清华甚至连做一个普通孩子都吃力的小孩,你们学习也许不会让你妈快乐,只会让你妈更累地追赶,到最后仍然会为无处安放的面子而感到不快乐:“你看看人家,进清华了,你呢?”
所以孩子就是孩子,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却永远看不透实质——
学习不能使你妈快乐,如果你不学习却能考高分,那才能使你妈快乐。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只能让你妈精分。
话说回来,这狗血而带点恶趣味的口号,不仅戳破了乔英子她妈的底线,还让今后老母带娃的道路更加曲折艰难......
当“学习是为了我妈”取代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主流口号的时候,同志们,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主动权已经被卡死在那里,而我们所有之前觉得有效的软硬兼施的教育手段将会陷入苍白——
“快点去学习,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又不是为了我。”
“不,妈妈,学习是为了使我妈快乐!”
”不不,学习是为了你自己快乐,使你成为有用的人。”
“不不不,妈妈,学习是为了你快乐,你快乐我和我爸才不会挨骂......”
你看,被动了吧?元气大伤了吧?
“你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私欲而让他学习,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才逼他做作业,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才要他考高分”,你还笑得出来么……
当所有 不可言说的暗戳戳的小心思 低调而深沉的大爱突然被搬上台面,暴露在聚光灯下,剥开美丽的外衣露出俗不可耐的私欲,并让娃把你的私欲看穿且高喊出来时,老母们,你们已经输了。
好多妈妈看完之后笑得很忘情,我也不知道她们这种忘情的快感来自哪里。
神经病啊,你们不要面子的啊。
这真是一场好戏。这场戏,给并未在现场露面的“中国老母”来了一次正名的机会,你们终于有这么一天可以享受一次在孩子学校里众目睽睽之下获得存在感,这大概是一种垂帘听政般的快感吧。
真是看了自己的热闹还不嫌事大啊!快收起天真烂漫的笑容吧,沉思一下中国老母在近几年到底是经历了什么,从教学的辅助者上升为教学担当,如今更胜一筹,竟成了“学习的目的”,真伟大。
这届妈妈大概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元。过去几个世纪,还从没有人觉得学习是为了使妈妈快乐。
中国的孝子定性期提前到幼儿园,不好好学习,不孝。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都没当代老母成就大,她们被印上了横幅,成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座右铭。
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乡野贤母姚太夫人,画荻教子欧阳郑氏,感人肺腑陶家湛氏,都比不过当代老母感人。她们一改过去那种撂挑子只会嘴上鼓励下一代的传统,而是身先士卒,让孩子学习时自己先学,教孩子学习时亲自上阵。
陪伴式,共进式,责任到岗式。——这就是当代老母拔高于史上任何一代老妈的优秀品质。
但直到今天,对不起了,你的这些陪伴共进和责任到岗,到头来成了一纸空谈,并被认为是一己私欲——
学习是为了哄你?你是小公举吗?买包都哄不了,还靠学习来哄?
罗蒙诺索夫说: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法布尔说: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马克思说:学习是为了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中国当代学生说:学习使我妈快乐。
这本来就是一句流行于网络里,供鸡遭老母们乐呵一下的嘲讽,这一刻开始变成了堂而皇之进入学校,挂上横幅,喊起口号,如灵魂呐喊一般响彻云霄的真理了。
那这届老母和这届小孩,可真是历史新河的开创者。
但是,这压根就是一个伪命题,它就是一个错误的解读。
学习怎么使我快乐了?我并没这种感觉,他学习,只能使我放弃每一个可以追剧看星星的夜晚;他学习,只能增加我双休日四处奔波的几率;他学习,只会把我的时间拆解得支离破碎;另外,他学习,还要改变我的银行存款余额......
我快乐在哪了啊?
这些被誉为“脑洞奇大”实则只不过在哗众取宠滥用网络暴力的小朋友们,我建议下一次你们给老母留点面子,同时拔高自己的格局,口号要喊对:
学习使人类进步,人类进步了我妈才能快乐。
所以,这次肯定是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不能让这种错误理念继续蔓延了。老母们,团结起来,抵制这股歪风邪气!
有人要说了,这不就自娱自乐么,至于想得这么深刻这么多?
没错,想得多正是因为我是一个被小孩的学习折磨到精分的中年老母,这种比量子纠缠还难以自救的生存方式,是当代老母的一大特征。
学习使我精分。
我那年幼的小儿子早就已经看透了事情的本质。有次在饭桌上我当着全家人的面表扬他写作文有进步,得益于我给他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洗脑式辅导。外婆喜出望外地说:今晚让你妈奖励你看电视,玩IPAD。
儿子淡定地瞅了一眼单纯的外婆,然后轻描淡写地说:现在高兴不代表等会她也高兴。一会儿我还要做数学作业和订正英语试卷,到时候她就又翻脸了。
我妈惊觉当代小孩的觉悟如此高深,走过人生六十余载铅华的耄耋老人居然还赶不上一个小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
我儿子小学时期学习我从来不管,始终保持班级前茅,就连他不做作业被老师投诉我都不操心,他是那种被逮到一次绝不会有第二次的娃,就是这么省心。
进了中学后呵呵呵(你们也知道我们进的是什么学校了)第一次考试,考数学,不及格......(你们想象一下老母的情绪潮起潮落)
我跟我妈说:完了完了,小学管得太松了,啥也没学,现在傻眼了,成了学渣。我得给他报八个补习班!
我妈劈头盖脸的怼了我一顿,随后特别有诗意地给我发了一句话作为总结,把对我的训斥提升到了哲学高度:
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他长大、盛开。——约翰 塞巴斯蒂安 陈丹青
啧啧啧,我妈到底是我妈。
能使我妈快乐的就是她外孙本人,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她都能给外孙戴上光环。我要是能以外婆的心态对待我儿子,那该多好啊!
所以,就算学习能使你妈快乐,但更能使你外婆不高兴。你外婆不高兴了,你妈也别想快乐。
这就是老母精分的一大原因——自怜自艾地努力半天,最后得到全家人的反对......
然后我熟练运用了自己强大的意识形态流,听外婆的,自我安慰,降低标准,我只用了0.5小时就调整好了。我摸着儿子的大脑袋对他说:没关系,我对你的要求不是学霸,你只要及格就行了。
我觉得这对小孩来说非常管用。
当“考满分使我妈快乐”降级为“及格使我妈快乐”的时候,别管老母内心波澜起伏了多少公里,至少孩子没了压力。
所以,别再说学习使你妈快乐了。要知道,你妈为了使你快乐,埋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退让啊。
几周后,儿子拿了一张99分的全班最高分数学卷子回来(你们再想象一下老母的情绪潮起潮落)。
我摸着儿子的大脑袋对他说:很好,我对你的要求不是考100分,你只要考个前几名就行了。
同时我对我妈产生了钦佩,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果然要等这朵花长大、盛开啊!哈哈哈哈哈!
又过了一周,他又拿回一张数学卷子,75分(你们可以再品味一下我的情绪走向)。
我用了5分钟平抚自己的心情,然后摸着儿子的大脑袋对他说:我对你要求不高,只要你以后都能高于平均分就可以了。
短短一个多月,我对他的要求已经随着命运的不可抗力而波动了好几回。
这时我突然想起来,“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他长大、盛开”确实是陈丹青说的,但却是出自于他的《荒废集》......唉,这意思是不是说,只要不管它,那就荒废了呗......
老母又一次开始怀疑人生。你看,学习明明只能使我怀疑人生啊!
我想起陈丹青的另一句话:才情功力,有时不及真挚要紧。
这不就是说:学习成绩,有时不及心态要紧。
前阵子我创造了一个词来教育广大妈妈:要做鸡脑袋式老母。
你观察过吗,鸡的脑袋有一个特殊功能,就是不管你怎么运动这只鸡,它的脑袋始终保持在一个位置,不会随着身体的晃动而改变。
娃的学习和成绩尽管可以上下浮动,变幻莫测,但老母的心态必须保持稳定,就像我对儿子的那种态度,不管对他有没有用,至少对我是有用的,血压也不高了,心脏也不难受了,头也不疼了。
此方法获得了广泛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自从自己做了鸡脑袋式老母,家庭地位不降反升,亲子关系得以舒缓,连云配偶都主动走出了厕所。
我还推荐妈妈们没事可以读一读《九阳真经》,这里面似乎道出了当妈的顶级防精分要义。
张无忌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不论敌人如何强猛、如何凶恶,尽可当他是清风拂山,明月映江,虽能加于我身,却不能有丝毫损伤。
然则如何方能不损我身?经文下面给出了写道:
“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
所以,学习不能使你妈快乐。能使你妈快乐的,只有她那吊二浪当的豁达心态,以及那一口取自《九阳真经》独门绝学的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