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每次国庆阅兵,小兵兵最关注什么?那毫无疑问,肯定是解放军声势浩大的阅兵分列式了。
只要一想到这里,小兵兵就直流口水啊,因为除了那些先进装备外,分列式是最能代表解放军的军事实力和军事素养的,特别是步兵方队整齐划一、雄壮威武的身姿,在别的国家阅兵中可是根本看不到的。
你睁着眼走路可能还是斜的,但人家却能蒙眼踢正步
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斜着看也是一条线,这种高度的整齐性就是放眼世界也是难逢敌手,影响力之大,甚至在国际上都形成了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阅兵文化。哪怕是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同样也能听见原汁原味的解放军中文口令,更是收获了全世界一大波真正的粉丝。
不过话说回来,想要举行一场真正的阅兵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对于受阅部队的官兵来说,首当其冲的是身体条件,要想真正的走过长安街,还必须要经过层层筛选和长时间的训练,其训练强度之高,用回炉重造形容毫不为过,对每一名士兵而言,仿佛要经历一次普通人到超级赛亚人的蜕变。
而若想达到受阅标准,所要付出的辛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以旗手为例,“八一”军旗长3.3米,重量则有将近20斤,这要是攥在小兵兵手里,不出十分钟,保证会胳膊发酸,全身发抖,就更别说踢正步了。
但阅兵旗手要保证,不论风力,风向和风速如何变化,手里的旗帜都要稳如泰山,高低不能有任何变化,并且要军姿标准的通过天安门,这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而为了能够达到受阅标准,别T架、站砖头、绑沙袋,很多战士自行把训练强度加到了10+级,每一个动作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而为了练习摆头的定位感,在衣领上别大头针也是常有的事。一想到这,小兵兵就感觉好像被掐住了脖子,哪还敢动啊。
但可能有的同学要问了,这么练难道不会受伤吗?
当然,受伤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我们解放军也不是来自赛博坦星的汽车人,怎么可能金刚不坏?肌肉酸痛,嗓子发炎这些,对受阅官兵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有的战士一双脚打了7个血泡,脚踝肿的穿不进鞋子但依旧会坚持训练,回想我们参加军训时候的样子,没病都想找个理由休息一下,和受阅官兵相比简直就是个弟弟,如果把小兵兵也放到阅兵训练场,那一天下来,恐怕我老妈都不认得我了,这种坚强的意志力,可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
不仅如此,装备方队的训练则显得更加复杂和危险,对于车辆来说,保持等速行驶是一个方队整齐划一的根本,当然了,我们开的不是AE86,不能像在秋名山那样深踩油门或是猛踩刹车。
但就拿新型洲际战略核导弹等公路运输车这种大家伙来说,超高、超长、超宽的体积以及拖挂式的运输方式,特别是惯性对于车辆稳定行驶产生的影响,都时刻考验着驾驶员的脚下功夫。
尽管目前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数据而辅助训练,但炎热的天气和复杂的车辆条件依旧考验着每一位驾驶员的驾驶技术。
另一方面,空中梯队的训练则更加不容易掌握,众多型号不同的战机根据阅兵要求组成各自的梯队飞行,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和危险的事,特别是巨大的预警机梯队,需要融合四种机型采取混合编队飞行,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属于首次。
加上阅兵特定的飞行环境,以及飞行过程中受到的低空气流、城市热浪和飞机尾流的影响,这都对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事实上,正是经历了种种考验,所以在许多国家心目中,解放军的形象也更加深刻。在2014年组织的坦桑尼亚海军陆战队联合训练中,当中方说完汇报词后,坦军将领用标准的山东口音喊出“开始”令小兵兵莫名想笑。
众所周知,坦桑尼亚军队被网友形象的称之为东非解放军,而坦桑尼亚军官不光在中国学会了军事课程,更是把山东潍坊和石家庄的口音带了回去。
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2015年5月的莫斯科红场阅兵。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唱着“喀秋莎”亮相莫斯科的那一刻,“中国男子第一天团”的气质就瞬间俘获了在场所有观众的心。
不仅如此,熟悉的身影依旧出现在2018年12月18日举行的卡塔尔国庆阅兵式上,卡塔尔受阅官兵同样采用中国式队列和中国式正步,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据说为了学习中国方阵,他们还专门模仿了中文口令,这可让小兵兵着实佩服啊。虽然他们和“原版”相比还差得很远,但我们不能用中国阅兵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而且能做到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啦。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19年7月4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卢旺达解放25周年”阅兵式上,卢旺达受阅官兵经过主席台时用中文喊出了“向右看!一,二!”的行进口号。虽然发音和吐字还不是那么的标准,但是通过步伐和仪态,我们都能看出这是完完整整的中国范儿。
其实早在今年4月,卢旺达军方就专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提出请求,对卢旺达受阅部队进行指导和训练,随后解放军仪仗队奔赴卢旺达,对其22个方阵的近2000名士兵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魔鬼训练”,对此,卢旺达军方表示“学技术,哪家强,地球东方找仪仗!”
另外,墨西哥独立200周年阅兵式、白罗斯独立阅兵、委内瑞拉独立200周年等等阅兵式,全部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飒爽的身影,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在委内瑞拉阅兵仪式上亮相
而这种形象的背后,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刻苦训练换来的。
常言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公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场阅兵式精彩与否,装备如何先进之时。也请不要忘记,在这场盛大的阅兵背后,那群为之付出的艰辛与汗水的年轻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