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亮源油茶林护花使者---谷云正,痴守油茶山数十年

2019-12-25     耒阳生活圈

谷云正,年六十有九,个子中等,脸黝黑,不胖不瘦,脚略有点瘸却不明显,走路仍风生水起。据云,老谷自打责任制田土承包后便善喜在山间干活,一幌数十年,几乎天天要在山上做些活,譬如栽种些杉木、楠竹之类,当然更多的是伺弄他家那十一亩面积之古老的油茶林。


亮源乡观音村远眺 李振波摄


时值初冬,余于一细雨飘飘的日子来到亮源乡观音村三组采访,面见谷云正。谷云正精神抖擞,穿梭于一片花香浓浓的油茶林中,饶有兴趣对余笑曰:“要说耒阳最老油茶林,我家这片林应属其中之一”。谷曰:“他尚小时,听爷爷说这方圆几十里,元明坳沙明坳,还有衡南、安仁、耒阳边界之处山山岭岭,生长最茂油最香,茶树年轮最久的乃属亮源观音村一带油茶,犹以一片半山坡坐北朝南之处油茶树愈古久,据说是先有树再有村,千年历史只有更遥远。”又,此处油茶林,虽风雨沧桑,至今仍保留一些,如老谷家十一亩茶树即远古之树也。



谷云正人诚实本分,乡间人中敦厚之辈也,其妻亦然,于寒风中站在村前,喊老谷吃中饭。谷回答曰“再等一会”,继续接受余采访。余细问之,“此处茶油何以未曾有枯竭之树?”答曰:“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也,油茶树亦不例外。树古,只是一种根本,即茶树“兜佬”肯定是远古的,但需要砍伐,再翻新芽,再长油茶果,不会像那些新栽种的油茶树,本质上已非原生态油茶树了”。“兜佬”仍耒阳土话也,意即树的老根。“兜佬”不枯,树木永生,反复间伐,树木更茂。油茶树亦然,老谷告诉余,他这片油茶林,于责任制承包起始,他已砍伐三次,每次都是从“兜佬”上重新发芽,然后经几年抚育,变成葱郁郁的油茶树林,除了树木矮了些,产果榨油仍呈原生态,且比原先老茶油挂果更多,油更香醇。



关于生态油茶林这几个字,老谷说得有些拗口,却笑曰“这是林业方面的专家说的,有依有据。”他只晓得守望原始而又古老的油茶树,对它进行翻新、耕耘,而林业技术人员却说这就是保护和开发原生态油茶树,是值得提倡的。谷告诉余,原生态这些字眼他一知半解,但对老一辈人手上留下的茶油山林,他觉得很有必要传承下去,这就得有人打理,而这种打理是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毅力,更需要“痴迷”的,一般人断做不到。老谷扳着指头和记者算了一下,仅他们观音村和他一样痴守老油茶林的人,已不上十人,且都是年岁大的人。老谷有些伤感,他说他这片原生态油茶林,只要放弃两三年不管荆棘就会疯长,马上变成残林,而他年岁已大,不可能再坚持很久,而他两个儿子是不会传承他的衣钵来种这片油茶林的,到时如没更好的办法,古老油茶林自然而然便会消退。对两个儿子,老谷有些自豪,说他们都已是城里人,一个在广东东莞开厂;一个在耒阳做生意,都略有积蓄。老谷曰,他两个儿子都不赞成他那么大岁数了还在山上忙碌,但儿子的话在他心中只是耳边风,他还是一如既往伺弄着这片古老油茶林,就如同舍不得离开故土不去城里“享清福”一样,他总是痴情守望着这片原生态油茶林。


在谷云正的描述中,对油茶林的管理,那是要颇费一翻心思的,还要有百倍的勤劳和辛苦。老谷曰,一年四季,除了刮风下雨,除了冰雪天气,只要有时间,他就要来到油茶山上转转,或中耕除草,或修枝剪叶,或疏通沟渠,或修路松土。记者来到谷云正油茶林中,但见树林中没有一根杂草,山坡上光溜溜一片,一条土路从马路上连接过来,而这条土路乃是老谷一铲土一锄头修挖起来的,山虽不高,路虽不远,但仍可窥视老谷对生态油茶林的保护之情,管理之情和痴迷之情。也许有人会觉得谷云正打理这片油茶树,肯定有利可图。余开始也有疑虑,觉得老谷管理这片油茶林应有利可图。然深入了解,却是千差万别。老谷和余算了一笔帐,他家十一亩原生态油茶林,纵使丰产年,也只能打二百多斤茶油,收入亦在一两万元之间,而今年油茶减产,他只收了七十来斤油,除了留下自己吃外,只卖了两三千块额外钱,而这点额外钱还是偷偷瞒着两个儿子弄的,儿子是不允许他卖油的,说家里不差钱,干嘛非卖不可?老谷悄悄卖点油,也是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的油茶好吃,别人比不上。当然,无论是卖一两万元还是卖两三千元,如果和老谷一年来的付出挂起勾来,那就是很不值的一种营生了。老谷曰,他如果为了钱,花打理油茶树十分之一的工夫,随便砍点小竹子卖,一年就不止赚两万。其实,老谷对自家这片原生态油茶树,早已不是用金钱来衡量,而是一种久而久之培养的情愫,一种对老油茶树爱之又爱的不舍之情,一种对原生态油茶树的保护之心,一种对耒阳传统油茶林的痴迷守望之情。也许,这就是耒阳油茶产业生生不息,长久兴盛的根源所在。老谷说,他还会坚守下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wkOR28BMH2_cNUglc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