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胆好汉智闯响马寨,襄城谁呀恁毒气?‖老家许昌
文‖应军
此人,是襄城城西杨湾村人,武功高强,曾在县衙里当捕头,他孤胆闯响马寨的传奇故事让人拍案叫绝。
有一年春末,襄城县城里发生了一件事,一家商铺的贵重东西被盗。经县令和衙役们调查,嫌疑人是个来做过生意的山东人,并有江湖人提供线索,山东人实际上是个响马,即大盗贼,他有名有姓。要破这样的案件,需武功高强、经过风浪见多识广者才能胜任。而襄城此人正是最好的人选。
想要完成任务,就得远途追赃追嫌疑人归案,这可是个难中之难的事情。人多了,也难用上。此人只好孤身一人前去办案。到了山东,倒换了公文,此人就按线索追嫌疑人。一打听,真有此人,也真是做过案的人。
那人住在一个土岗上的一个寨子里,寨墙非是土垛,乃是四周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铁李寨树丛围成。树墙大概有两米厚,一般高约五米,是古代常见的打寨方式。对付那些偷鸡摸狗之人非常有效。因为铁李寨树长有一身针刺,若强偷进,即使穿个盔甲也会被墙外的一层扎伤,何况往里去,就更不可能。再说,寨主武功不一般,是个飞毛腿,轻功还好。
打听了详细情况后,此人就奔寨子去了。说明来意,那个寨主承认是自己做的案。但是,他告诉此人,要想带他归案,必须得依他过关,第一,不声不响、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到寨子里;第二,过险关。两人都是武林俊杰,得过他摆的“阵”。
此人听了,暗想:“寨子不好过,又要过险关,这关,难度肯定很大,尽管自己办案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颇有些见识和胆魄,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遇到强大的对手很正常。即便对自己有自信,前途仍未卜,这是个难上加难的事。若答应下来吧,事情确实不容易办,不答应,就是回去找官府围剿,砍了树墙,攻进去,也不能完全有把握捉住响马。若是这样,我就丢了襄城人的脸。”
思来想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豁出去了,拼上这个小命,也要试一试!看看这响马有多大能耐。于是,此人答应道:“既然我们都是武林中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刚要接着往下说,那响马已接上了他的话。这等于,那个响马提出的要求,被此人认可了。
此后,此人就开始行动了。他先沿着寨墙来回转悠,看是不是有漏洞可找。寨子虽不大,似一般寨子大,但就是寨墙森严,除了前后两个寨门,都是树挨树。偶尔有个地方,死了一棵树,有其它树枝填补,根本没有可容一个人钻的缝隙。转的时间长了,有点儿累了,也没有理出什么头绪,见身边有一个土疙瘩,上面平平的,他就一屁股坐下来不动了。
不知坐了多长时候,身心疲惫的他,又急得想站起来。站起来后,自生闷气,要拔出随身宝剑,砍掉眼前那些树丛。但细品其味,压压火,把将要从刀鞘里的宝剑又摁了回去。
摁了宝剑的时候,他心里豁然开朗:“何不用一用此法呢?”想到这里,他快步离开寨子,回到当地县城,买了一个又细又长能容纳一个人钻的水缸,雇人拉到寨子旁,敲掉缸底,等待用之。
夜里,此人吃饱了肚子,深夜无人之后,开始行动了。事先,他已选好了一个最佳位置,那个地方,大树较少,树丛也不稠密。他把水缸弄到那个位置,平放着,底朝正里,使劲往里推。把缸推至微微露出寨墙时,他趁势钻了进去,然后脚蹬大树干,手扶着缸,继续向里前进。心里紧张加上太用力,致使他不一会儿就浑身冒汗。
约五更天,此人终于把水缸中的自己拱出了寨墙。破墙而入,他从缸里出来,脸上汗擦完,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喘口气。歇一会儿后,他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此时天已微明,他正想摸向寨主住的地方,巡逻的刚好经过这个地方。一看,有些摸不着头脑,问他是谁,他即报了大名。问他怎么在这里,他不肯讲,说见到寨主,自会说清道明。
当寨主听巡逻的秉报后,吃惊非小,心想:“坏了,我这挖空心思想的挡箭牌,不灵了。哎!天意。”可转念一想,不是还有招术吗?他强装镇静,叫此人相见。相见之后,响马大夸此人的聪明才智。并说中午要大摆宴席,以表佩服之心。
此人,就是襄城远近闻名的奇人姚广祖。
午饭了,分宾主落坐。堂内座无虚席,大家都要看看襄城人姚广祖的尊容,禁不住啧啧称赞。赞姚广祖智过寨墙,太巧太妙了。上完素菜,该上荤菜了,响马对姚广祖说:“按我们寨里定的规矩,凡是来者,只要是武林中人,须过飞刀关。”
“何为飞刀关?”
“端上堂来。”响马说。
“这盘子里,都是些做好的肉块,用飞刀扎着,一连串给你打过来,你须接下取肉放在盘子里,然后再把飞刀扎到门板上。算是过了关。”
“这有何难!尽管来吧!”
“开始!”响马吩咐道。
随后,一个人把盘子里的肉开始往姚广祖面门打过来。姚广祖不慌不忙地接到手里,取肉下碟,后把飞刀打向门板,稳稳地扎到门板上,而且整整齐齐,不偏不歪,惹座上一片惊呼。
吃罢饭,响马问姚广祖吸不吸烟,姚广祖表示要吸。于是响马喊人给姚广祖递水烟袋。水烟袋递上后,又出来一个递火的,让姚广祖猛吃一惊,原来那人手里捧着一块烧得红红的炭块。姚广祖并不示弱,接炭火于手,又放到膝盖上引燃水烟袋。大家更开眼界。
晚上,该睡觉了,响马命手下给姚广祖安排住宿。手下领姚广祖进了一间屋子里,点上油灯,让姚广祖看看是不是满意。姚广祖眼扫四周,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杂物,表示满意。手下客气话说完,就走了。其后,姚广祖插上门栓,走到床头,吹灭灯,安歇了。
半夜时分,有人偷偷地拨门,很快门就被拨开了。闯进两个大汉,手端钢刀奔至床边,借月光,瞅似是人在睡觉,即举刀就照被子上一阵乱砍。
手停后,点灯而看,确认一下,人到底怎么样了。掀起被子,仔细一看,“啊——”的一声,他们大惊失色,原来被子里没有人。
正当他们不知所措时,猛听头上面有人说话:“尔等胆大包天,竟然暗夜进来杀人,我看你们是活得不耐烦了!”顺声音抬头寻说话之人,两人见房梁上有个人躺卧着,一动不动,吓得魂飞魄散,哆嗦起来,手里的刀不由得滑落于地,“扑通”跪在地上,求告道:“好汉爷饶命啊,好汉爷饶命。”
这时,那人慢慢地坐起来,冲下面人说:“你们不是要杀姚广祖吗?我就是,想不到吧!你们也不想想,我们学武功的就那么笨拙?罢了,应该是你们寨主派恁俩来的,怨不得恁,赶紧滚!”两人听到,遂拔腿就跑,刀也顾不得了。“回来,把刀拿走。”俩人急转回,拾起刀跑出门去。
第二天晚上,闲聊到深夜,姚广祖被人领到另一间房子里去睡。进房门顺灯火看整个房子,没有见床,只见中间是个盛有生石灰的大生石灰坑,只一个边留有一个通往后墙梁下的窄路。窄路走到头,也就是梁下,其墙上有一个木橛子,看样子容得一人勉强蹲在上面。姚广祖看完房里情况,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响马给自己使的险招,也是江湖上一种考验武功的招术。
按规矩,人必须睡在木橛上,睡窄路上,算是输于对方。但若是睡木橛上,困乏了,就有可能掉石灰坑里,许多部位被石灰烧伤,特别是眼睛吃了亏,可能会残废。凭姚广祖的功夫,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就把人打发走了。
第三天,天微明,响马带人去看姚广祖是怎么睡的,透过门缝往里观,见姚广祖倒挂金钟于木橛上,“呼呼噜噜”睡得正香哩!
早饭后,响马就跟姚广祖返襄城县了。响马是个飞毛腿,走了半天,嫌姚广祖走路难,他爽快地对姚广祖说:“您若对我放心,我先头前行,咱到南门碰面。”姚广祖相信他,放他走了。
当姚广祖到县城南门时,没有看见响马在那儿,正不知怎么办,听文峰塔上有人搭话:“不必担心,在下,已等候您一天了。”说完,就从塔上轻轻地跳了下来。在场的人无不喝采。
经过这次艰难险阻,姚广祖名声更大了。家里人知道经过后,说什么也不让他出头露面了,他只好请辞。获准后,不问江湖之事,终老于家乡城西杨湾村。
【作者简介】应军,网名“首山望汝”,许昌市襄城县人,农民。爱好文史,数十年来挖掘整理史料200多篇,被政协襄城县文史委员会特聘为文史研究员,2017年当选襄城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