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9月手足口病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该如何防治?

2019-07-25     胖爸爸小儿推拿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 一般2~ 6天,7、8、9月是发病高峰期。

临床症状为起病急,表现发热、口痛、厌食,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后转为小疱疹或小溃疡,口腔内可波及舌、牙龈、扁桃体和咽部。皮疹手、足部较多,掌心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

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1周内痊愈,愈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应及时到医院监护综合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减低或正常;尿、便一般无异常。

悦悦今年3岁半,2019年7月中旬来胖爸爸门店。

咳嗽1周,有痰不易咳出,发热1天,体温最高39.2℃,现体温38℃。因口腔溃疡拒食三餐,咽部疼痛红肿,有不明显白色疹子,手心、脚底隐现红疹,但不多。

望诊:面色发红,精神疲倦,脉滑数,肺部呼吸音粗。

辨证:手足口病。

调理原理:八卦,平肝清肺,四横纹,天河水,揉天突,揉膻中,按弦走搓摩。

推拿穴位:

【顺运内八卦】

精准取穴: 手掌面,以掌心(劳宫)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内八卦即在此圆上。

推拿方法: 用左手捏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用右手拇指指腹着力,顺时针方向运内八卦3分钟。

取穴原理:顺运内八卦消除宿食,开饱胀。

【清肝经】

精准定位: 食指掌面指根到指尖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 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取穴原理:具有平息肝风、解热镇惊、疏肝郁、除烦躁的功效。

【清肺经】

精准定位: 无名指掌面指尖到指根成直线。

推拿方法: 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无名,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肺经100-300次。

取穴原理: 清肺经有清肺热的功效,可调理孩子因外感导致的发热。

【掐揉四横纹】

精准取穴: 在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法: 用拇指指甲掐揉孩子四横纹5~10次。

功效主治: 掐揉四横纹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清天河水】

精准定位: 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 用食中二指自孩子的腕向肘直推天河水,300次。

取穴原理: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揉天突】

精准定位: 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推拿方法: 揉用食中指端按揉,约揉1-3分钟。

取穴原理:宽胸理气,化痰利咽,和胃降逆。

【揉膻中】

精准定位: 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推拿方法: 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1-3分钟。

取穴原理:膻中穴有理宽胸、止咳化痰、止呕的功效。

【按弦走搓摩】

精准定位: 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推拿方法: 从小儿身后,用双手掌在小儿两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摩50-100次。

取穴原理:理气化痰。

推拿1次,体温明显下降,未再出现高热,咳减轻。守上穴继续推拿2次,体温正常,咽喉不痛。继续推拿5次治愈,红疹消失,溃疡基本愈合,体温正常,纳可眠安。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房间要经常通风,衣服被褥要经常放在太阳下晾晒。

孩子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彻底洗手;儿童忌喝生水、忌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病爆发期间,医院重症患儿较多,为避免交叉感染,轻症患儿医院确诊后,宜居家治疗、休养。

其他方面注意事项

首先把患儿进行隔离,尤其不与同龄儿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若手足部有皮疹,轻度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若口腔内有疱疹及溃疡,要做好口腔护理。例如,可用桂林西瓜霜涂溃疡面或者康复新液含漱。

可结合清热解毒中药方配合治疗。例如,双花10克,连翘6克板蓝根6克,竹叶3克,芦根10克,水煎,代茶饮。

带娃的过程遇到问题可以私信我哦,我会一一给大家解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c6mLWwB8g2yegNDiS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