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治疗疾病的方法固然很重要,但相比较而言,预防的方法更为重要,中医主张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也是养生预防观念越来越被大众认可接受的原因。小儿推拿除了治疗,还可以用于日常预防,而且还可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通应,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节气推拿。
节气推拿
节气推拿就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根据孩子阴阳穴位的特性及自身体质特点,采用穴位推拿方式,帮助身体适应自然的变化,有助于防病保健,增强抵抗力。
在《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了四季的特点,和在相应的季节,人们在日常生活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如果与节气相逆后果如何,这也是现在四季养生的基本准则。
四季是比较大的一个概念,在每个季节还有不同的节气,不同的节气还有各自的侧重。已经过去的清明节,是清气上升的时节,体内的肝气会随之逐渐升发,容易克土,故而应更多的重视养肝健脾;
而刚刚过去的谷雨,是取“雨生百谷”之意,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虽然谷雨气温以晴暖为主,但仍有时冷时热的情况,此时应以补益阳气为主,帮助滋养。
在节气变化之时,人体也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一些体质较弱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就容易在此时受到外界的影响,并且小儿的生理特点也决定了其受外界影响较大,对此就提倡节气推拿。节气推拿的时间,是在节气当日和前后两天进行操作。
那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节气推拿吗?
首先是孩子年龄要符合小儿推拿的适用范围(0-12岁),超出了年龄的限制,效果会大打折扣的。对于身体较弱,容易感冒的孩子,或者有慢性疾病的孩子,需要顺应外界变化的力量,顺势调整身体,是很适合节气推拿的。对于想在节气给孩子保健的家长,可以根据节气的特点,来选择穴位推拿,就像上面提到的清明节气以养肝健脾为主,而谷雨是以补益阳气为主,选择穴位上也所差异。今天就介绍两个相近的节气特点,对于之后的节气,其变化特点和注意事项是会逐渐介绍的。
谷雨节气虽说刚刚过去,但还是有个小尾巴可以利用的,下面几个穴位大家参考使用起来哦~
【分推阴阳】
定位:在小天心穴两侧,靠掌横纹拇指一端为阴池穴,靠小指一端为阳池穴。
操作:用两手拇指自掌后横纹中(总筋)向两旁分推,两个穴位所用力必须不同,一轻一重。
作用:分阴阳能调节阴阳平衡,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二马】
定位: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拇指端揉之或拇指甲掐之,称揉上马或掐上马。掐3-5次;揉100-500次。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摩腹】
定位: 整个腹部。
操作:用掌心顺时针推拿孩子腹部,5分钟。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捏脊】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捏5-9次。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
【足三里】
定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左右各一穴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3分钟
作用:按揉足三里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主治孩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