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水带来了大变化!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梁平是认真的!

2019-12-03   梁平微发布

喝上甘甜的自来水,

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乐都社区十组居民在家中接取自来水,准备煮饭。


乐都社区十组还有一个名称——野人寨。村里的老人回忆,以前野人寨上的村民饮水都是靠寨上的两口山坪塘集雨水,水质差不说,天旱时节水供应不上,必须到坝下的河里挑水。因为没有公路,全靠人力,挑一担水来回要1个多小时。


新盛镇乐都社区十组野人寨村民正在打扫公路。


为保障当地村民的生活用水,去年年初,新盛镇积极争取项目,大力实施人饮工程,从邻镇的老鸹寨水厂引水,安装了6公里主管道和3公里支管道。因路程较远、野人寨地势太过陡峭,项目4月动工,11月才顺利完工,终于一举解决野人寨27户11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新盛镇乐都社区十组野人寨居民坐在屋前闲聊。


幸福水带来了大变化

村民们用上了清洁的

自来水,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

进入寻常农户家

卫浴条件改善带动生活习惯改变

降低了疾病风险

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现在不一样了,寨上的水通了、路也通了。”乐都社区第一书记罗红娟表示,去年,社区引进业主流转土地,先后种植了480亩梁平蜜柚和680亩核桃。


新盛镇乐都社区十组,成片的核桃树长势良好。


接下来,乐都社区除了计划引进纸花产业,让村民通过务工增加收入外,还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积极做好“古寨吞天势、黄金坝下田”村级规划,打造特色民宿和景点,通过农旅融合让老百姓吃上“旅游饭”,增加群众收入,争取早日甩掉贫困帽。


新盛镇乐都社区十组,汽车行驶在虎蜜柚基地前的公路上。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从曾经喝水难到喝上水

再到如今喝上方便、安全的自来水……



越来越多的缺水地区

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喝上了自来水

汩汩不停的惠民之水

为改善民生、发展旅游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今年,我区抢抓农村饮水试点机遇,聚焦脱贫攻坚,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巩固提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新建供水工程136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15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21处。所有饮水工程已于今年7月开工,预计11月底全部完工并实现通水,预计新增供水规模2050立方米每天,饮水巩固提升受益群众达15.22万人。


聚奎镇席帽村村民何定翠家用上了自来水。


在保障水源地水质方面,今年我区还对盐井口、竹丰、花石等8座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规范化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界桩、界标、道路警示牌、禁止牌标志、宣传牌、隔离网、B级双波波形防撞护栏、视频监控、芦苇种植、生化池等。目前滑石、新胜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已完成实施,其余6座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完成施工招标,预计12月底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星桥镇双桥村一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项目实施后,水库一、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可得到全面整治,水源地监控能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水源地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全面达到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要求,实现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工作人员在水源地实施轻飘作业。


“今年10月,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暨巩固提升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梁平召开,我区被列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试点区县,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该负责人介绍。


区水利局将按照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在“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可持续运行”上下功夫,狠抓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管理,全面进一步保障“10+18+6”贫困村组和25840名建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



文 记者 何建军

图片来自资料

责编 严清思 审核 杨志

值班副总 高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