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人才回归基础教育,让教育看到了希望,但回归方向还需调整

2019-11-29     君山老师


昨天,杭州学军中学教育集团文渊中学公示了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名单中共有35位拟录用人员。引人关注的是,在这些人员中,毕业于北大的有22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有11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的1人,毕业于美国范德堡大学的1人。清一色名牌院校!

公示名单一出,瞬间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 有人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咋老师职业现在都这么吃香了呢?
  • 有人觉得,爸妈培养你清华北大毕业,你就当个老师,是不是对不起爸妈的培养、浪费了祖国的人才资源了呢?
  • 有人觉得,优秀人才回归基础教育,这是国民教育之幸啊,因为只有教师强才有学生强,学生强才有祖国的未来强啊!

对于前两个讨论,君山就不掺和了,因为没啥标准答案,老师职业香不香,清华北大毕业当个老师值不值,这些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但对于第三个讲法,君山想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1、人才回归基础教育,这确实是教育之幸!

我特别认同刚刚的一句话,“只有教师强才有学生强,学生强才有祖国的未来强!”一个国家,如果连教育行业都没有吸引力,优秀的人才对于教育都是嗤之以鼻,一个人只有沦落到吃不上饭了才想到来教育里混混日子,那么,这个国家的教育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但就目前的教育来看,很多地方,教育在很多人眼里还就是这么一种状况,但凡有一点能力,或经商赚大钱去了,或熬夜千军万马里挤破脑袋考公务员、其他事业编去了。就是我们教师队伍里的老师,也是心飘飘、意渺渺,一有机会,就敲锣打鼓赶紧往外跑了。

我曾经说过,当一个教师都不以自己为教师为荣时,那我们的教育就还存在有巨大的可以提升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教师的待遇、教师的社会地位等等。

关于教师的地位、待遇,我们一直在讲要提高,讲了这么多年,有人都以为已经讲得太多了。但君山觉得,这个东西讲得多与不多,不是我们嘴上说说的,而就是要看:现在有人削尖了脑袋要当教师了么?有公务员跳槽,说我的理想是一个老师了么?有大老板说,我就希望我的女儿、儿子以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么?如果没有,那么我说,“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这句话,再怎么说也不会多。

文渊中学的这个例子,一个基础教育学校吸引了这么国内院校的人才加入,这是一个信号,同时我们希望这是一个趋势,而并且不是杭州,或者某些大城市里的特例。更希望这个趋势之后能够很快向各个方向、各个层次的城市蔓延开去。

如果能这样,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之幸。

同时,我希望以后这种优质大学生当老师要成为一种常态,最好再也不要见诸报端了。

2、人才回归基础教育,更应该是回归公办的基础教育。

我们再去细看这则消息,其实,文渊中学之所以能够招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其实主要还是待遇。根据校方介绍,清华北大毕业生,一经录用,在这个学校里年薪超过30万(税前)。

如此高的薪资,我们应该能够猜到了,这并不是一所公办学校,而是一所私立学校,估计还是一所私立的贵族学校。一般的普通公立学校,开不起如此高的薪资,我想,自然吸引力是没有如此高的吸引力的。

这么一去看的话,我们又要有些略带伤感了。

人才回归基础教育,回归到的却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是人人都能读得起的么?高薪资的老师,当然背后意味着高收费的价格。这样的教育,注定是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准备的。

那么,这样的教育回归,真不能单单理解为教育之福了。因为本质上,这还是一种资本行为,清北毕业的优秀学生去这样学校,与去某一个公司,只要价格上合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是否真的是因为教师职业地位的提高而愿意成为教师?还是仅仅因为薪资合适?

作为一名老师,这些年来君山一直在观察教育的发展,从教育的最底层去看,看得比上面的人更清晰吧。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人才的回归,更应该回归的是公办的基础教育。让人,愿意留在教育里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才是我们教育真正的成功。

这一边,我们用高薪资把人才留在了私立贵族学校里,大部分人享受不到优质教育;另一边,教师地位的提高又还不足以留住人才,人才都敲锣打鼓离开教育;这不是教育应该有的正常生态。

所以,我们教育应该走的路还很长啊!在所有的平等里,我认为最重要的:

我们应该给普天之下的孩子,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不论是东部的还是西部的、不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都提供公平的教育硬件环境、教育师资环境。再穷不能穷教育啊,这句口号,喊得如此深入,却不知还要继续喊多久才能成为一种现实。

结语:

杭州文渊中学招聘到如此多、如此优秀的人才的消息是鼓舞人心的,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基础教育,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重视,优秀的人才也愿意青睐一下我们的基础教育。但是,君山认为,目前基础教育中,除去私立学校,剩下的公办基础教育还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还应该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停呢?刚刚上文中说了:

当普天之下的孩子,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不论是东部的还是西部的、不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都有了公平的教育硬件环境和教育师资环境,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真正实现了,教育队伍真正实现良性循环,能良币驱逐劣币了,我们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的任务才就真正完成了!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RqYtW4BMH2_cNUgeV_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