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里的闹剧,你经历过几场?

2019-11-10     君山老师

老师,一个应该特别有奋斗心的职业,因为如果我们没有,那怎么让学生有呢?

但就目前来看,很多老师都佛系了,尤其是公立学校,很多人都缺乏奋斗心。

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咱们应该好好聊一聊这个事情:

01、老师,你该如何看待教学成绩?

教学成绩差了,领导不满意;教学成绩好了,周围的同事不满意。有人可能不理解这句话,但是,在知乎上,早就有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了:为什么我教学成绩好,周围同事却不待见我?

人性嘛,总是讨厌比自己懒的,嫉妒比自己优秀的;老师也不例外。所以,如何处理好教学与人际关系,这对老师来讲就是一门学问。

02、评优评先,评的是人品,而不是能力(当然,人品也可能是一种能力)。

教师嘛,荣誉基本是上级领导给的。每年评优评先,你说哪个老师特别优秀?哪个老师特别不优秀?其实,教学这件事上,是不能简单用优秀与不优秀来衡量的。

难道教学成绩好了就优秀?万一师德不行呢?难道师德好了就OK了?其实他不作为呢?

所以,评优评先到最后,就是老师们人际关系的一种衡量。人际关系好的,上;人际关系差的,等其他人上了,你再上。如果上不了的人不服,就会上诉,就会闹事,学校上下就会沸沸扬扬。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尤其严重。

03、在评职称面前,尊严、倔强,靠边;马屁先上。

评职称是老师的一件大事。职称与工资挂钩,工资呢?上一级与下一级差小一千呢?

所以,每年抢名额都是一场大戏。原本和谐的同事关系,一旦遇到评职,立马翻脸相互揭短,出现我不能上,你也最好别上的架势。有些人在这件事上也着实丢了老师的气节。

但这还是其次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职称在有些地区,总是领导先上、听领导话的接着上、这些人上完了,不听话的看着今后的表现再上。评职俨然已经成为了部分领导驭下的一种手段,把原本应该“为人师表”的老师,变得不是“师表”而是“马屁表”了。看着又让人觉得有点滑稽。

04、多劳多得,却没有更多的掌声,这是绩效工资的问题!

教师的绩效工资,被人称之为“讥笑工资”,之所以这样,因为着实有可以讥笑的地方。

这套方案推出的初衷是为了激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拿出老师工资的30%左右通过考核按照业绩发放给老师。按照设计方案,老师应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再也吃不了大锅饭。但是,现实情况是,用老师自己的钱奖励老师,一个老师多劳多拿,那么剩下的基数就会变小,最后剩下的人分到的钱就会变少。

所以,在学校中会出现,一个老师代课多、加班多、获奖多、成绩多,却得不到掌声,而只有唏嘘声的情况。为什么?因为他干这么多活,拿那么多钱,相当于拿得是其他老师的钱啊。他一个人这一年多拿了两万,其他人平均数就可能低几百。换过来去想,如果他不干这些活,那老师不就都能多拿几百了么?

前面已经说过了,人性啦,都有自私的一面,这套制度一下来,人家钱少拿了,就算只少几百,但不管人家嘴上说与不说,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这样一来,一个勤奋、努力的老师,在教师队伍中不就成了一个另类了么?于是,很多勤奋、努力的老师,为了自己不成为另类,很自然的,他就只能变得不勤奋、不努力了。我最终倒是认为,就是这套制度助长了人性自私的一面。

05、不断缩小的教育权力,不断放大的教育责任。

老师一直都在讲,自己的活是良心活。说这句话,听起来听高大上的,凭良心做事嘛,不是很高尚么?但这句话背后反映的是老师的无奈。说明,有些活,可干、可不干,干了不仅费力、而且危险,大部分人可以不干,我却只能凭着良心选择继续干。起码,说这话的人是有良心的人,他会选择继续干。那么那些嘴上不说、心里又少一点良心的老师呢?他们这些活肯定就不会去干。

这些活包括什么?包括批评学生、抓学生成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这些看似分内的活,其实也是良心层面的活,良心坏一点的,才不会去干呢!

当然,人总是希望外界给自己一个正面形象的,能给人有良心的形象,谁又愿意自己被人说“没良心”呢?所以,会没良心的人,大部分吧,都是被逼无奈的。

这就要谈到我们现在的无限责任制问题。

现在,我们老师的权力太小了,连批评学生的权力也似有却无,打骂是肯定不行的,但是罚站呢?罚写呢?罚跑呢?眼神凶一点呢?也都成了体罚的一种,即使够不上体罚,也有人给你冠以“变相体罚”。如果学生在你的这种“教育”之后,出现了任何意外的情况,一切都是老师的责任,因为,你“变相体罚”了嘛!

这种上纲上线的评价,无限责任的形式,真的让老师谈批评色变。

教育,是“赏与罚”的艺术。没有罚,你再多的赏都是假的。等到哪一天,中国的教育就只剩快乐了,我想离痛苦也就不远了。

所以,特别期待相关部门,真的能够制定一套有限责任的制度,规范老师的批评行为,由学校里的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惩罚措施等等,都加以规定。虽然这个事情很难,但我想,有规范总比没有规范强,有尝试总比没有尝试强。起码,要让一线教师感受到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我们大胆的实施我们的教育。

结语:

以上闹剧,是本人在教育中的所见所闻,不算离经叛道吧,就是一些真实感悟。写出来,吐槽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想一想,怎么帮教育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你好,我是君山,一线教师,爱谈一点教育问题,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我,君山期待与你进行交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oPCVm4BMH2_cNUgTE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