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一碗好粥,要一把好米,小火慢熬,熬到米绽成花、米油粘稠。那么等一杯好酒,又要如何做呢?洋河用八瓣粮的匠心给出满意答案。
有人可能会问,听过三瓣嘴的兔子,六瓣的雪花,从没听过的八瓣粮是什么?且慢慢看来。
湿地好粮,看得见的绵柔秘籍
“粮必重其质。”
这是世代洋河人遵循的《洋河酒训》中的第一句,不仅如此,从前洋河的品牌名字写作“羊禾”,禾是禾苗之禾,代表的也是粮食,洋河人将对粮食的尊重融进了骨子里。
从酒的起源来看,酒本身就是粮食另一种形态的呈现,正如酒友们挂在嘴边的“酒是粮食精”,粮食是酿酒的基础。一瓶酒质量的好坏,酿酒原粮的优劣成为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洋河人如此重视也就不难理解。
首先,洋河选用的是产自洪泽湖湿地原粮生产基地的粮食。
被誉为“华东大氧仓”的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拥有富含多种矿物质的优质地下矿泉水资源,形成了暖湿多雨的气候,这样的环境也培育出了独一无二的湿地土壤。阳光、水分与土壤,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几乎满足了所有优质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在这里发芽、成长、吞吐天地灵气的有机粮是洋河酿酒的首选。
其次,每一粒粮食入厂都要进行最严“安检”,历经56项检验指标考验才能投入使用。
略微展开讲讲,洋河酿酒原粮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这些要求列出来已经不少,而每一个点都要原粮检测人员结合每一种原粮特性严格把关,粮为酒之“肉”,他们用道道检测确保了“肉质”的细腻与健康。
八瓣粮,洋河绵柔的绝密注解
入厂只是原粮们酿酒修行的第一步。
五谷酿酒,各有千秋。各种不同的原料对酒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洋河在上千年的实践中,结合湿地酿酒生态、绵柔“三低工艺”和原粮特性,将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进行了最科学的配比。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绵柔在人间。
进入粉碎车间后,玉米必须粉碎成6~8瓣,这也就是八瓣粮的由来。玉米在去除胚芽后,按照大小相应粉碎成6~8瓣,多一瓣,玉米在层层清水清洗过滤下营养成分易流失,失其健康;少一瓣,玉米在酒醅蒸煮过程中则不易充分熟透并释放,失其浓香。八瓣粮,瓣瓣有其道理。
大米、糯米、小麦也要按照要求粉碎,多一瓣不行,少一瓣也不行。酿酒匠人在领料时,要是发现原粮粉碎不符合要求,也是可以当场“拒收”。精心粉碎配好的原粮,经蒸煮等工序后才能变成“好闻”的酒醅。
细致入微的要求,层层相扣的把关,共同垫起了原粮酿酒的绵柔修行路。
从收获、检验、粉碎,到蒸煮、晾晒,再到酒醅的发酵、蒸馏,乃至酒体的勾调、陈酿,绿色有机的原粮与丰富的微生物相互作用,依托古老的“三低工艺”,造就了独树一帜的“绵柔”特色。
经洋河匠人的精心酿制,高粱的浓香、大米的净香、玉米的甜香、糯米的软糯、小麦的氨基酸营养物质有机糅合,形成绵爽突出、柔和突出、纯净突出的绵柔酒香。绵厚顺喉,健康舒适,一粒粒粮食最终成为杯中滴滴珍贵的绵柔美酒。
酿一杯绵柔好酒,洋河人还有哪些绝招呢?9月10日,2019第三届中国头排酒开窖节即将拉开帷幕,来酒都,看开窖,品味洋河背后的绵柔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