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分,半也;秋分至,秋天过了一半。秋分,是一年里最公平的日子之一。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暖阳与凉风共享寒暑,黄叶与蓝天平分秋色。阳光洒在世界中心的赤道上,不公平都了无踪“影”。
《春秋繁露》释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秋分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丨古人认为雷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雷也入地收声,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丨“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秋分后,虫类受到寒气驱逐,开始在穴口用细土垒一小高堰穴藏起来,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古诗有云:“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
三候水始涸丨“水始涸”,涸是干竭,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到秋冬干涸。秋分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菊黄蟹肥日,石榴正当时。
菊花黄|秋分时节,草木零落,唯有菊花黄得清丽,花瓣层层叠叠在阳光下舒展开来,绽放出秋天最美的颜色。一朵朵菊花在山野盛放,如秋日暖阳熨帖人心,于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稹徘徊于花丛叹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石榴圆|秋分至,石榴圆润,籽粒饱满。杨万里说它“水晶为粒玉为浆”,剥开绿底透红的外皮,抓一把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咬在嘴里,玉浆丰盈,酸甜的滋味炸裂开来。在人们眼里,石榴“多子多福”,所以常将它放置在新房案头,给予新婚夫妇最真挚的祝福。
蟹儿肥|“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风一起,捎来一阵蟹肥膏腴的鲜甜,一只只红澄澄的蟹披着仲秋的月光被端上了餐桌。人们一边赏菊,一边饮酒,折蟹脚,开蟹斗,品蟹黄。讲究雅致之人,还会用上“蟹八件”,精心挑剔出每一块细小的蟹肉,慢慢品尝。
嗜蟹如命的李渔,曾说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所有食物可以他人代劳,唯螃蟹需自己动手才有味。相比而言,苏东坡一句"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则让美食平添了几分诗意。遥想红楼蟹宴,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家埋单,请贾府上下、老幼女眷,在大观园中吃蟹、赏桂。大家在席间饮酒、谈笑、赋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俱全。
今日秋分,大家也不妨试一试“吃蟹这件风雅事”,学习古人“蘸取姜醋伴酒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