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还是一名媒体编辑的时候,经常可以收到关于“警惕杀猪盘”、“破获‘裸聊敲诈’案件”、“名师指点,天天涨停”之类的投稿,简短的字里行间,让骗局真相一览无余,也让人觉得啼笑皆非,当时的感触是——
“真的会有那么傻的人吗?”
7月中旬的杭州已经逐渐走出梅雨季节,三伏天的高温让人有些躁动,这是我第二次见到白天的派出所。
一进门,大厅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像是个集贸市场。虽然是周六,依旧很多人来换身份证、办理户籍,还有一些纠纷的双方当事人,看起来都气鼓鼓的样子,说起话来都硬邦邦的,空气里始终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
这边是因为停车费纠纷,小区物业和业主的爱恨纠缠;那边是因为金手镯丢失,饭馆老板和食客就监控视频盲区问题开展“你有理还是我有理”的“大讨论”;还夹杂着一个精神有些障碍的小姑娘,拉着新入警来学习的小民警哥哥说个不停,“我喜欢你,你长得好看,可是你们警察就是太穷了”,一句话引得周围正在剑拔弩张的当事双方都笑了场。
不仅仅是新闻,更是真实的社会
下午两点左右,警铃响起,辖区快捷酒店有一男子报警,称被敲诈勒索。军转干部出身的王警官接处警经验非常丰富,告诉我说,“如果我没猜错,这可能是一起招嫖未遂被敲诈”的案件。怀揣着疑问和好奇,还夹杂一丝小小的八卦心理,我随着王警官驱车赶到快捷酒店。
走进二楼拐角处的一个房间,当事男子三十岁左右,比较胖、一米七的个头,普通话还算标准,不是本地人。我们三人进门后,让他介绍情况。他好像有啥难言之隐,吞吞吐吐的表述中,我们听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男”“单身”“专门来玩”“漫漫长夜”“附近的人”“找点刺激”“视频”等等,要是单单去看这些词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要是把这些词串在一起,这就不是浪漫爱情故事了。原本属于新闻稿件里见到的情节,这下活生生的现身说法。
男子来杭州旅游,专门选择一家距离西湖比较近的饭店住下,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默默打开了微信“附近的人”,只为百无聊赖打发时间,随手加了一名昵称为“小青”的年轻女性,之后两人通过微信交谈甚欢,相见恨晚。男子自称,在他正在沐浴的时候,“小青”发来了视频电话,他很纠结是接还是不接,在得到“小青”并不介意的许诺后,男子接通了他也说不清楚来自哪儿的视频,一只手洗澡,一只手举着手机,抬头45°看天的方向,向对方展示着自己憨厚的笑脸、有力的臂膀、挺起的大肚腩以及若隐若现的关键部位……
此时的男子已经失去往日纵横商场时候的理性与睿智,他现在的身份只有一个,“小青的小哥哥”,只是一场关于小哥哥的阴谋之网已经悄悄开始向他铺开。
之后,“小青”的微信电脑版开始“不方便登录”,小哥哥就加了“小青”的QQ号,依旧是“你侬我侬”,约好明天一起“执手游西湖”,“小哥哥要好好疼下小青妹妹”。就这样,“小青”告诉男子自己是一名瑜伽老师,常常在一款APP上发视频,并顺手给了男子一个二维码让他下载,通过二维码可以看她练瑜伽的视频。
男子“凤求凰”心切,“点击”“下载”“安装”等一顿操作像下载个“12306”购票软件一样顺手。只是男子不知道,这个图标婀娜多姿的APP已经悄悄的在男子手机植入木马,手机通讯录里的“单位老王”“老家四叔”“公司马总”“邻居二哥”等等已经被“小青”悉数掌握。这时候,裸露的不仅仅有男子的身体与灵魂,还有他一切的社会关系总和。
就在男子设想自己的美事之时,他接到了“小青”发来的语音电话,两名男子要求其转账两万五千块钱到达指定账户,不然就将他“辣眼睛”的照片发到自己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的手机上。男子一开始不相信,当他点开自己的QQ看到昵称为“小仙女”的“小青”转过来的好多张自己“裸聊”截图以及自己手机通讯录截图的时候,男子这时候应该体会到什么叫“真刺激”。
回派出所的路上,男子一再追问,“我不给他们打钱,要是他们发我照片咋办”,几分钟路程,男子不停的自言自语“这咋办呢”,“到底咋办呢”。
我坐在警车的副驾驶上,通过后视镜看着这个憨态可掬又方寸大乱的男子,生气又犯不着、好笑又不能笑,只有一种想法:原来这不是稿件里的文字,除了是新闻之外,这还是真实的世界。
“与其说派出所里啥事儿都有,
不如说啥事儿都找派出所”
“我就想问你,哪一寸土地是你们物业的,这些都是国家的,你们凭什么架个栏杆就要收费,我就不交你能把我怎么样”。
一位中年男性,头发很短嗓门很大,穿着个拖鞋和大裤衩,站在小区门口和一群人争吵。一辆非浙江本地牌照的私家车堵在停车杆前,因为老小区大门很窄,进进出出的人纷纷侧身过去,嘴里还用外人很难听懂的南方话问候着堵门的短裤大爷,后面的车着急出门都骂骂咧咧地按着喇叭。
物业的负责人拿着一张A4纸盖章的收费价格表给处警的民警看,堵门的大爷愤怒地重复着那句,“土地属于国家,物业凭啥收费”,手里飞扬着自己从网上下载的《物权法》条款,嗷嗷跳脚。在他眼里,现在18块钱的停车费已经不是钱的问题,是涉及到全体业主和物业管理的问题,是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制度合法性的问题,甚至上升到国家《物权法》执法尊严问题。
民警让短裤大爷的爱人先把车挪开,将当事双方带回派出所继续处理。短裤大爷说话自然底气十足,滔滔不绝咄咄逼人。而物业大爷则一副“停车收费,天经地义”的样子,一看俩人的“斗牛”,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起冲突了。
我在现场挺为处警的民警捏把汗的,都说南方人温和,可是现场一点没有看出温和的劲儿,倒是剑拔弩张,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样子。看着有些歇斯底里的短裤大爷,我一时也不好作出判断,只有一点,如果天天的工作环境都是面对这些事儿、这些人,那派出所民警的心理得有多强大啊。
短裤大爷到了派出所以后,更加卖力地数落物业公司的种种不是,停车难、收费贵、管理水平低、服务态度差,旁边的物业大爷一句插不上,非常着急,脸红脖子粗,“人吵架的时候喜欢说方言”,普通话表达不出特有的意思……
我暗自揣摩,就为了18块钱的停车费这么点小时,到派出所纠缠了一个多小时,犯得着么?有这个时间,干点别的事儿不好么?我把我的疑问说给了值班民警们听,民警对我笑了笑,让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多余。用一位上了岁数的民警的话说,“与其说派出所里啥事儿都有,不如说啥事儿都找派出所”。
除了打110报警,
还有上级指令、现场报警
写下这个小标题,我认为自己又说了一句“废话”。那是因为,从6岁上学开始到参加工作,我从来没有报过警,除了办理户籍外,也几乎没去过派出所。参加工作以后,经常往返于各地公安机关,才开始了解这支队伍。 这次在基层,才真正认识到,原来一线派出所民警是这么个活法。
就在此时,上级公安机关来了一个指令,辖区一位女士浏览了某诈骗福彩网站,存在被诈骗的可能性,要求民警马上赶往现场处理。途经半道,电话联系女子,她告知民警自己没有在家,而是在自己的店里。当民警提醒她注意防范诈骗时,她在电话那端露出了奇怪的口吻,“关你们什么事儿!你们到底是不是真警察?”
而这头的警察,在我看来,还真不像警察,更像是邻居家的大哥在劝不懂事的邻家小妹。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小伙跑来求助,“工行门口有个大爷倒下了,好像是中风……”
上级指令:“辖区出现涉疫区车辆,请安排民警前去核查……”
“警察同志,你看这人天天发信息骚扰我,我实在受不了了……”
……
派出所的接警台,年轻的副所长正在为报案人做笔录、新来的南森学警正在安抚精神障碍的小姑娘、刚处警回来的王警官已经大汗淋漓、接警台的角落整齐排满了大家的对讲机,声音不时传来指挥中心的调度指令。
热闹的派出所大厅里,人来人往,户籍办理、咨询求助、报警投诉、纠纷调解……还有撞坏派出所停车位地锁的女司机来交赔偿金。
习惯了方寸之间的工作章法,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在派出所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看到的是:调解物业纠纷是你、送醉酒男子回家是你、守卫这个城市万家灯火的还是你……
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的忙碌还在继续,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青丝白发,平凡且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