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宝妈们吐槽孩子身上的问题,一筹莫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是不是方法不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符合我的期待呢?”“我应该好好学习育儿知识,找到好的育儿方法,多多实践才行。”……
为了教育好孩子,焦虑的宝妈们没有停止过对“教育方法”的探寻,然而方法对了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吗?如果是这样,那为什么无数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最大的苦恼却是“没有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不可否认,家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方法对了,未必对孩子有效,这里还有一个沟通的问题,你和孩子之间的信息通道是否通畅,孩子真的能接收到吗?
回想一下,作为家长, 我们会在什么时候说出让孩子难以接受的话呢?一定我们心中被愤怒填满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会不开心?很多时候其实和孩子关系不大,那些愤怒或许来自我们工作的压力,来自和身边的配偶、朋友沟通不畅……毕竟,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如果找一个教育里最大的杀手,其实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情绪。
教育里父母的情绪,常常折射出教育的焦虑。很多时候,孩子身上的问题,根本就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在一个心中充满怒火的家长眼里,孩子的问题早就被放大了,而当家长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时,他们早已忘了自己发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没有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家长无法稳定控制自己的情绪,请不要谈教育,因为:
1、你生气讲的大道理,孩子听不进去。
当你歇斯底里地冲着孩子说话时,孩子的聚焦点完全在于“妈妈生气了”这件事,而不会关注问题本身。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冲着你大吼,你会关注事情本身,还是关注孩子的情绪?肯定是后者吧,因为就事论事容易,涉及到情感方面,人总是很敏感的,尤其对女性朋友来说。
2、你的坏情绪,是亲子关系的蛀虫
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因此亲子关系也是有爱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对孩子有了一定的期待和要求,如果父母和孩子在沟通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的情绪,那势必会破坏亲子关系,因为你的一声声咒骂,你的一个个厌恶的表情,甚至是狠下心动手打人的举动……都会深深地因在孩子的脑海里,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变了,不再爱他了。
当亲子关系一天天变坏,又得不到弥补的时候,父母再想静下心来教育孩子,孩子估计连房门都不会给你开了,因为他们渐渐变成了大人,他们反抗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强。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项任务,而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只有父母修好了自己的内在,打通了自己的心路,活出了自己的价值,不变成情绪的奴隶,能学会爱、感知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而这时,你会发现,教育好孩子哪有那么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