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来世,愿做神垕山上一巨石,等你解千年之谜‖老家许昌
文·图‖温均有
神垕四面都是山。神垕的山是寂寞的,神垕的石头,也是寂寞的。
神垕石头,没有假山奇石的瘦露皱透,也没有把玩奇石的雅丑怪异。它们被岁月磨平了棱角,默默地躺在那里,一定万千年了吧。
然而,关于石头的美丽传说,在神垕千年不衰。不是它们模样有多奇,也不是它们材质多稀缺,而是它们背后的故事,或神秘或凄美,或悲壮或神奇,让人思绪万千。
神垕大刘山,绵延十公里,像一条长龙,横卧在神垕南边。
在大刘山东段的山脊上,有一巨石,人称“八仙桌”。八仙桌的桌面确实很平,也很大,三米多长,十几吨重。但是,除此之外,实在没有奇特之处。
然而,人们总是三五成群,翻山越岭,拎着酒菜,到八仙桌一聚。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沾点儿神仙的仙气。因为人们深信,八仙曾经在此石聚过,效仿仙人到此一聚,至少有种精神上的寄托。
在八仙桌聚餐,的确不错。头顶是灿烂的太阳,身边是寂静的荒野,脚下是繁华的小镇,桌子是天然巨石。一两味佳肴入口,三五杯美酒下肚,几个朋友随心所欲,无拘无束。那种惬意,那种随便,本身就是神仙日子。
仔细想来,八仙桌真的很神秘。它东面的村子叫吕洞沟,村里本无吕姓,传说吕洞宾在那里修行成仙,留下一条吕仙洞而得名。吕洞宾与八仙,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近些年,八仙桌也是情侣们青睐的地方。也许那里环境幽静,风景秀美,又可居高远望吧。八仙桌本身就是吉祥之地,少男少女们,老夫老妻们,有谁不愿在繁忙的劳动之余,在仙境仙地浪漫一次呢?
有人说,吕洞宾在此修行时,常与仙子在八仙桌幽会。虽然吕洞宾是个骚仙,但无论怎样,神仙那长生不老之身和无比浪漫的情怀,也足以让后人效仿吧。
细思之,八仙桌真的弥漫着仙气。大刘山野草遍地,唯有八仙桌周围,三壁巨石,好像一间天然石屋。北面是悬崖峭壁,南面是无边草场,一条幽径,从八仙桌旁边通过。荒山野岭,天生一处神仙聚餐之地。
从八仙桌往西三、四公里,有一石崖绝壁叫“红霞霞”。红霞霞是大刘山的最高点,也是神垕的最高点,海拔七百一十米。
当地人说,下雨之前,红霞霞石壁的崖缝里,就会渗出细水来,潮湿的崖壁就变成一片红色。山下人远远望去,犹如一片红霞。
红霞霞,名字确实不洋气,甚至土得不知怎么写。有人曾经叫它红霞石,然而,喊来喊去,还是喊成了红霞霞。难听名字的本身,就是一个谜。
红霞霞的神秘,还在于它的地理位置。传说大刘山下,曾是一片汪洋,只有红霞霞是一块小陆地。红霞霞的崖壁半腰,有一个石桩,用来固定船只的绳链。
红霞霞南边,有一祖师庙遗址。有人说,远古时候,祖师爷在此修道,周围江水茫茫一片。本地有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打开龙门口,旱干汝阳江。”自从打开龙门口,江水退去,大刘山的真容,才显露出来。
大刘山北坡,土地肥沃,黑土厚度可达几米,有人推测,那是湖泊底部的淤泥。那里的植被,的确茂密,周围百里无法相比。在山的半腰,有人还捡到海洋动物的化石呢。
繁华小镇上的神垕人,喜欢走在大刘山的山梁上,看日出日落,春来秋去。土生土长的神垕人,喜欢站在红霞霞,望脚下山路弯弯,炊烟袅袅。
红霞霞,一个令人思绪万千的地方,沧海良田,古往变迁,好像在此一览无余。红霞霞,神垕人心里的一道风景线。
神垕西部的凤阳山,像一道屏障,挡在神垕的西面。山南端有一沟,名曰刀鞘石沟。刀鞘石沟是凤阳山地区唯一的红石区,因石有刀鞘痕迹而得名。
刀鞘石沟有小溪,潭边有一石,犹如身穿长袍的人物石雕,人称“石相公”。
自从村民发现了石相公,各种谣传不断。有人看见石相公在潭里洗澡,有人在潭边突然不见了石相公……谣传归谣传,可村里确实发生了奇怪现象。新婚的娘子,有的变得精神恍惚,沉默不语。有人说,是石相公使法,顶替了新郎,闯入了新房。也有人说,是石相公摘走了新娘的心。
有一年,一个员外为儿子办婚事,来了一个道士。道士安排一番,悄然而去。那夜,新娘果然看见石相公,闯入洞房。由于新娘有护身符在身,石相公无法靠近,匆忙而去。
临走时,新娘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线球,把线一端的钢针,悄悄别在石相公的长袍上。
第二天日出,道士顺着丝线,一直找到石相公处,发现丝线上的钢针,插在石相公身上。这时,道士确定,谣传都是真的。他喊来村民,用干柴围着石相公,整整烧了一个时辰。从此,村里安静下来。
后来,石相公被一场大雨冲倒,淤在了河道里。从此,再也没人见过石相公。由此看来,人有好赖之分,石头也有善恶之别啊。石相公被淤泥所埋,是大自然对它的惩罚吧。
神垕的传奇石头,多与光武帝刘秀有关。传说有一天,刘秀被王莽所追,又饿又困。他来到一农家院里,见一村妇正在蒸馍,就祈求村妇施舍些馍饭。村妇看他饥饿的样子,就不断往火里续柴。
刘秀不时看着远方,生怕追兵赶到。每隔一会儿,就回头问村妇蒸馍熟了没有?村妇依旧让他稍等。
刘秀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咋蒸不熟呢,难道蒸的是石头蛋?”
等村妇打开蒸馍笼一看,果然一笼的石头蛋。她诧异万分,慌忙跪拜:“您金口玉言,真是真龙天子,请饶恕臣民啊!”刘秀虽然没有吃到馍,可村妇的话,让他信心百倍。后来,刘秀历尽艰辛,终成东汉皇帝。
刘秀走后,村妇把一笼的石头蛋蒸馍,倒在了山坡上。谁知,整个山坡的土壤里,到处生出蒸馍一样的石头蛋,人称“石蒸馍”。
光绪年间,河南大旱,庄稼绝收,此地百姓饿死过半,苦不堪言。有人想起了石蒸馍,那是不是刘秀留给后人的救命馍?人们把石蒸馍放笼里一蒸,果然又变成了白蒸馍。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凤阳山南段的柏树林。两千年来,此地一直被神秘气氛笼罩着。二、三十年前,有人把石蒸馍当成了恐龙蛋化石。谁知道,那圆不溜秋的石头蛋,竟然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神垕的传奇石头可谓多矣。刘秀椅子刘秀床,脚印石,擂鼓石,许愿石,蛤蟆石,吃人石……所谓传奇,是人们赋予了它特定意义,没有人,它永远是一块冰冷的石头。石头的故事,是人的故事,石头的传奇,也是人的传奇。
神垕的名石,本是普普通通的石头,而在我心里,它们却是有生命的,甚至是有个性有性别的。那身材高大,巍然屹立,刚毅冷峻的,它们一定是石头世界里的伟丈夫。那多姿多彩,小巧玲珑,凄美明丽的,它们一定是石头中的小美人。
若有来世,我愿做神垕山上一巨石,一个石中的伟丈夫。让岁月在我身上写满坚强和担当,让风雨在我身上刻满奉献和包容,不为深沉,也不为永恒,只等你来,看懂我身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9年10月30日
【作者简介】温均有,禹州市神垕镇温堂村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