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解读: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已步入快车道

2020-03-19   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9日15时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举行。此次联席会议思路清、举措实,引发社会热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专访了知名专业服务机构戴德梁行重庆公司相关负责人,解读了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

据悉,戴德梁行在成渝两地深耕20多年,积极参与了成渝两地的众多大型项目。戴德梁行重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两地政府都把区域联动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这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今年年初,戴德梁行公开发布《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该报告通过构建“都市圈综合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全国26个都市圈的发展水平和能级特点进行了研究。该评价体系以经济活跃度、商业繁荣度、交通便捷度、区域联系度四个维度和31个细分指标进行国内都市圈全综合排名,以整体发展水平进行计分,将目前国内都市圈的发展状态分为成熟型都市圈、赶超型都市圈、成长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等四个能级。其中,长三角都市圈和粤港澳都市圈各项指标位居前列,列入成熟型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列入赶超型都市圈。

“我们通常所说的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魏晓龙说,成渝都市圈总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实力最强的区域,同时处在联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与陆海新通道的关键区位。数据显示,2018年,都市圈GDP总量达5.75万亿元,增幅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综合排名来看,成渝都市圈整体排名全国第四,在商业繁荣度和交通便捷度和经济活跃度都稳居前茅,各项指标中差距最明显的正是区域联系度。” 魏晓龙注意到,不管是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还是从完善工作机制、协同规划编制、协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面,都一致强调“一体化推进”,这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号,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两地政府都把区域合作放在了第一位。

在戴德梁行重庆公司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马丽华看来,全球都市圈发展主要有六大要素:经济活跃、交通聚集、区域联系紧密、商业繁荣、科技运用、环境友好。并且现代都市圈共有四种发展模式:产业引导发展(Industry-oriented Development)、交通引导发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服务引导发展(Service-oriented Development)、生态引导发展(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从而构建都市圈具有四大发展意义:解决城市病、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共振协同发展、承载全球竞合,提高都市圈国际影响力。

“成渝都市圈的发展已经从培育增长极的时期过渡到了解决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阶段。”马丽华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核心两大都市的崛起,同时一体化推进将不断增强荣昌、永川、江津、璧山、潼南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从而深化拓展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同时,魏晓龙很看好成渝两地未来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在推动城际间TOD建设、“一带一路”、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我们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魏晓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