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点就睡、吃饭不用哄、拉屎尿尿去厕所…养出天使宝宝竟然如此简单

2019-06-22   豫鉴爱儿康

怀胎十月,终于等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让人没想到的是,欣喜若狂的同时又伴随着焦头烂额的育儿问题。

比如:睡觉是睡渣、吃饭如“上刑”、如厕耗妈半条命…面对满身“问题”的宝宝,很多家长扪心自问:为啥天使宝宝在别家,自家宝宝就各种“渣”?

除了天生的个体差异,有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那就是:后天培养!你需要在宝宝出生的一刻起,就要有意识地帮Ta养成好的习惯!

那些想要靠宝宝自己“修炼”可怕想法,小康君劝君省省吧!小心娃给你来一招“走火入魔”,哼~到时候,你得到的或许就是一个恶魔宝宝了。

如何让宝宝养成“到点就睡、吃饭不用哄、拉屎尿尿去厕所”的好习惯?

接下来,就让孔艳梅麻麻结合自身的经历,给我们分享一下她的养娃经验。照着做,你也能养出天使宝宝!

孔艳梅

全职妈妈

本科毕业于师范院校,曾从事教育工作,现全职妈妈。没事码码字儿,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记录中不断反思,与孩子共同成长,希望做一位有温度的妈妈。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经常碰到那种“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睡睡”各种好带的娃,看着这些属于别人家的“天使宝宝”,好生羡慕。

天使宝宝是浑然天成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天使宝宝和高需求宝宝,在婴儿期天生的个体差异成分会多一些,但在幼儿期就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原因则在于后天培养的方式不同

父母都希望有个:“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生活作息有规律”的娃。因为只有在一种规律的生活模式下,身体才能顺利运转。

可天使宝宝该如何培养呢?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宝宝日常生活的习惯培养。

(图片来源:pexels.com)

做个“真正佛系的父母”

相信大家都读过《自从把娃当猪养,人生豁然开朗》和《自从把娃当植物养,人生就大不相同》的文章。

有人不禁会问,把娃当猪、植物养,这些佛系父母的做法很好啊,并没有费心费力,娃也挺好的,何必再去管这管那?

真正的佛系父母不是不负责任、不认真,而是不焦虑、不较真。

他们并非放任不管,而是摆正了心态,关心过程,不重视结果。真正的佛系父母是经过修炼,大彻大悟、修成正果的父母,更是理性的父母。

如果你认同这样的观点,那么请继续读下去,看天使宝宝是如何养成的。

饮食篇

自从有了娃,娃吃饭像皇帝用膳。

爹妈各种变换花样,恨不得365天,天天不重样,还得小心伺候左右,不停地让娃尝尝这个试试那个。不料,娃偏不给面子,小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

不好好吃饭?饿他!

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妙招,惟有“不吃,饿着”

但前提是要准备好专用的餐椅,带好围兜,让孩子自主吃饭,不乞求、不强迫。吃多少,孩子定。

如果孩子不吃饭或吃饭少,父母一定要控制好零食的数量

经过几次“饥饿疗法”,相信一定会有改善。当然,父母也要注重饮食变化多样性、营养搭配,让孩子爱上食物。

想要成功,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父母要能狠下心。我就是没能做到坚定和坚持,导致孩子的吃饭习惯很不好。

吃饭磨蹭的孩子,可以利用沙漏、设定时间等方式督促孩子,告诉孩子时间一到,就要收走餐盘,让孩子有时间观念,加快吃饭的速度。

至于餐桌礼仪,三岁以下的孩子还不能够熟练运用餐具,可以不用在意。

三岁之后的孩子,跟着父母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讲一些餐桌礼仪的故事。比如吃相、不跑动、让长辈先动筷子、不翻动盘子、爱惜粮食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理解和模仿。

洗漱篇

幼儿的洗手和刷牙的问题尤其多。别看人小,理由还不少,各种抵触。

不爱洗手?玩它!

洗手的问题从孩子爱玩水的兴趣引导,给孩子准备专门的小板凳、小香皂和香皂盒。

每次洗手都可以玩一会儿水,让孩子先爱上洗手。

另外,利用饭前洗手去强化。很少有孩子能抵挡美食的诱惑,“想吃吗?先洗手。”

如果父母每次都坚持原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之后你会发现,根本没必要再督促了。

不好好刷牙?吓他!

刷牙要从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就要开始了,父母要用带指套的牙刷帮孩子刷。孩子从这时开始会慢慢意识到,刷牙就像吃饭一样是必须的。

但随着孩子长大,由于贪玩、急于睡觉以及感觉机械、枯燥而不想刷牙,抵触感会增强。

这时要通过阅读刷牙绘本看各种龋齿照片去引导孩子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

我发现孩子身边的负面例子,就是最好的教材

我女儿正是看到两个哥哥都拔了颗牙齿后,就再没有说过不想刷牙。而且还知道吃糖后,要喝口水冲冲牙齿。

睡觉篇

幼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1-14小时,最佳睡觉时间为晚8点-早7点,中午午睡1-2小时。父母可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安排相应的睡眠时间。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每天睡够时间就可以了,晚睡就晚起。殊不知,晚上11点到凌晨2点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长期晚睡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而且会影响宝宝身体的良好发育。

不好好睡觉?养他!

从女儿八个月起,每晚7点之前吃喝洗漱结束,7点准时关灯,之后讲几分钟的睡前故事,尽管她根本听不懂,但我始终坚持。

我发现她每次都会在讲完故事后才进入梦乡,相信对语言促进多少有点作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睡觉时间也相应延后。目前三岁多,八点之后停止剧烈活动,以亲子阅读为主。

另外,不再给孩子喝水。八点半开始洗漱,保证九点上床,她会自己关灯,然后是亲子聊天或讲故事、背古诗,一般九点半睡觉。

我的经验是孩子越小越容易养成规律的习惯。引导得越早,孩子就形成了生物钟,不用提醒,到点条件反射般的就进入了状态,睡觉从来不是问题。

如厕篇

训练孩子大小便不是越早越好。有人认为过早自主排便的孩子聪明,其实不然。决定智商的是大脑,而控制排便的是膀胱。

不会如厕?顺他!

从我女儿会走路,会说话之后,我为她准备了专门的坐便器。

同时,不是睡觉时间,也不再穿纸尿裤。那时候正好是夏天,短衣短裤也便于如厕。

最初,她可能比较好奇,有一点尿就要排出来。其实,这时候她已经会自己控制排便了。几次下来,一岁多的她已经会端着自己的小马桶学着父母的样子倒到大马桶里,并告诉我“妈妈,洗”。

偶尔在玩兴奋时会忘记,我告诉她没关系,换件衣服就行。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刻意去训练宝宝排便,因为这是人的本能行为,本身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现在晚上睡觉仍会穿纸尿裤,但基本已经可以戒掉纸尿裤了。

总之,宝宝如厕问题,在合理的引导下,尽可能做到顺其自然。

宝妈嘚吧嘚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多数习惯培养,越早开始引导,再辅之以各种技巧,就越容易形成规律的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成不好,终身受其累。

所以趁孩子还小,赶快行动起来吧!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养娃感悟、育儿经验、亲子教育、夫妻关系、产后恢复、新旧育儿观念等相关知识,欢迎来投稿呀~

稿件一经采纳,不仅能帮助百万宝妈奶爸,还有100~300元的稿费可以拿哦~

投稿邮箱是:arkbaby@qq.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