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B换装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 或按照歼-11D标准进行升级

2019-11-04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

歼-11B或换装AESA,注意两架飞机雷达罩颜色明显不同

近日歼-11B战斗机升级型公开亮相,从相关图片来看,它可能换装了国产新一代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整体作战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此举表明中国空军现役歼-11B战斗机都有可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升级。同时也表明国产歼-11D战斗机应该不会投产,它取得的技术成果将会用来改进歼-11B战斗机。

2015年歼-11D首架原型机首飞

歼-11D战斗机是国产歼-11B战斗机重大改进型,2015年4月首飞成功。歼-11D与歼-11B相比,换装了新型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天线倾斜放置,以提高飞机隐身能力。飞控系统换装数字式三轴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提高飞机操纵性能和敏捷性。加装空中加油系统,增加飞机航程和留空时间。机翼和机身结构进行全面加强,机翼增加一个重载挂架,用来挂载大型空地导弹和炸弹。机身结构进行加强,消除了歼-11B“跨音速陷井”,进一步提高歼-11D近距格斗能力。

歼-11D进入试飞中心进行鉴定试飞

歼-11D在高原机场进行试飞

歼-11D首架原型机首飞之后,又制造了第二架原型机参加试飞。在结束了工厂调整之后又到试飞中心进行设计鉴定试飞。根据国产作战飞机研制程序,飞机在工厂完成70%飞行包线之后,才会进入试飞中心进行扩展包线试飞,后者主要进行一些极限性能试验,包括最大速度、最小速度等,外界还曾注意到歼-11D也曾经到高原机场进行高原适应性试飞,这些性能都属于极限性能/环境试验,外界据此推测歼-11D飞行试验已经接近完成。如果航空电子和机载武器试验也比较顺利的话,飞机就可以完成鉴定,投入批量生产。

作为过渡战斗机,空军更加倾向歼-16

又引进了24架苏-35SK弥补产能不足

对于歼-11D研制目的,外界一般推测有以下两个目的,一个是作为歼-20战斗机批量服役之前的过渡。歼-20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斗机,集高新尖技术于一身,批量生产可能需要一个过程,而空军现役战斗机又处于大量淘汰时期,这中间就需要一个过渡。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歼-11B升级提供技术参考,歼-11B航空电子系统是标准的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数据总线采用电缆,玻璃化座舱采用一平三下布局,歼-11D则采用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数据总线采用光纤,玻璃化座舱采用一体化大屏幕显示系统,信息容量更大,可以更加直观向飞行员显示空情信息和战场态势,这样升级等于航空电子系统推倒重来,因此歼-11D研制为歼-11B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空军将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歼-20战斗机上面

不过从现在看来,中国空军更倾向于用歼-16和歼-10C作为新一代战斗机的过渡。前者具备比歼-11D更好的多用途作战能力,后者成本和价格又要比歼-11D少的多。加上空军又引进了24架苏-35SK战斗机弥补国内产能不足,所以留给歼-11D战斗机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从现在来看,空军似乎并不倾向专门生产歼-11D战斗机。这样歼-11D价值就在于第二个,为歼-11B升级提供技术参考。歼-11B战斗机在2010年左右服役,对于一型三代战斗机来说,正处于壮年。不过它的航空电子系统已经落后,需要升级,这样利于歼-11D技术成果对它进行升级具备更好的效费比。从这个角度来讲,空军现役歼-11B都有可能按照歼-11D标准进行升级,以便适应2020年之后战场环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1TGOG4BMH2_cNUgxA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