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西太后,永不过时的叛逆精神

2020-05-22     Chicology

原标题:过时的西太后,永不过时的叛逆精神

本文首发于Chicology公众号,欢迎关注我们。

全球人民自我隔离期间,“在家如何造型”成为更多人关注的话题。前段时间Vera Wang的居家照片,凭借傲人的双腿,得到了一波关注,大家都感叹她如此高龄却能保持如此身材。曾经在上海采访过Vera Wang本人,确实很瘦,但从个人审美角度,并不喜欢那样的瘦。前两天,另外一位“老太太”也因为居家服,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Vivienne Westwood即使在家,依然是世界的朋克女王。她穿着一条肉色的紧身Leggings,唯一的装饰仅仅是一片夏娃在偷吃禁果之后用来遮羞的树叶。而这个设计来自品牌1989年秋冬系列——Voyage to Cythera,去往塞西拉岛的旅程。

快80岁的西太后,穿着自己差不多40年前的设计,依然非常炫酷。你以为自己很出位?不好意思,人家老太太40年前就比你更出位。

在对于这个造型的报道后面,看到西太后在自我隔离期间,也拍起了视频,做起了自媒体。这一系列视频短片叫做“Save the World-The Big Picture”,主要就是老太太一个人对着镜头叨叨让大家环保的事情,顺便还让大家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不要相信ZF和媒体。

西太后大小也算个人物,不要说在英国,即使在中国,稍微关心时尚的小姑娘,都会知道这个人。可惜看看她的自媒体数据,居然极其惨淡,最多的观看数也不过九百多,都没有破千。YouTube上面,随便一个奢侈品包包开箱视频都有成千上万的点击。很明显,Vivienne Westwood这位20世纪90年代最反叛的时装设计师,也过时了,没人对她有兴趣了。

2018年上映的关于Vivienne Westwood的纪录片,但不管是西太后本人还是她儿子,都很不喜欢这部片子。她自己说,导演根本没有传达她真正想传达的,在纪录片中她只是一个会做衣服的裁缝!

老了的Vivienne Westwood对于环境保护的执着,确实有点太过于唠叨,但她人生中的酷,现在确实再难看到了。这到底是时代的问题,还是时代的问题?

1

Ms. Westwood

谁能想到,Vivienne Westwood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小学老师,她一生的反叛形象跟小学老师这个职业实在太不相符了。出生在一般劳动人民家庭的Vivienne Westwood很小的时候就对艺术感兴趣,但在哈罗艺术学院上了一年课之后就辍学了,因为她说很难想象像她一样穷苦人家出来的小孩,能够肆无忌惮地学习和创造艺术。放弃艺术梦想的Vivienne过上了爸妈眼中认可的生活,考了师范学校,毕业之后老老实实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也结婚生子,一切看起来太太平平,什么朋克,都还没有露出迷人又锋利的爪牙。

2

给性手枪乐队做衣服

——

“我不是刻意要叛逆,只是想找出有别于常规的其他方法。”

——Vivienne Westwood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Vivienne Westwood遇到了彻底将她人生改写的Malcolm McLaren。也正是因为Malcolm McLaren,这个世界上才有西太后,才有英国时尚在90年代的发声。他是Vivienne Westwood的导师、是钥匙、也是伯乐,他们在一起疯狂了整个80年代。他们一起,将朋克这种风格美学推向全世界。Malcolm在认识Vivienne Westwood不久之后,就成为了性手枪乐队的经纪人。

性手枪乐队本身太重要,以至于只言片语觉得讲不清楚。但只需要知道,从音乐到风格,性手枪乐队都是朋克的祖师爷。至于为什么是朋克,而朋克是怎么从英国发展起来,他代表了年轻人们怎么样的心态。这是很多文化研究学者都感兴趣的话题,这其中牵扯到从60年代开始的全体青年的反叛。而英国人,似乎总沉迷在用自己的着装风格,来相互区分和表达自己。朋克风格的确立和流行,就有Vivienne Westwood和Malcolm McLaren的功劳。认识这么一个宝藏男孩,上一段婚姻自然坚持不下去,离婚是必然了。但西太后和Malcolm McLaren拉拉扯扯那么些年,其实都没有一纸婚约。

他们一起在伦敦的诺丁山开了一家服装店,最开始的名字叫“Let It Rock“,后来改名为“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但这家店铺最有名的一个名字应该是“SEX”。在伦敦,这家店聚集着一帮最离经叛道的年轻人,他们似乎时时刻刻都在愤怒,他们被主流社会排斥。

Vivienne Westwood和Malcolm McLaren常常为性手枪乐队设计演出服。而很多今天大家依然津津乐道的设计,都诞生于那个时期,比如著名的女王头像T恤。

3

海盗的开始

——

“我进入时装界的唯一理由,便是要摧毁世界上的一致性,除此之外的事物我都不感兴趣。”

——Vivienne Westwood

渐渐Vivienne Westwood的野心不仅仅停留在为性手枪乐队设计衣服上,她希望进入时装产业,这也成为Vivienne Westwood和Malcolm McLaren分道扬镳的开始。

1981年,Vivienne Westwood发布了第一个时装系列——海盗系列(Pirate Collection)。

从这个系列开始,海盗这一形象就没有离开过品牌,也成为品牌一个流淌在血液里的风格。海盗是浪漫又悲剧的,是可爱又可恨的,可能就跟Vivienne Westwood一样吧。

Vivienne Westwood第二个时装系列,名叫泥土情节(Nostalgia of Mud)。

她让模特看起来都脏兮兮的,都像是在乡下草地里滚过一遍的人。她用不同的棕色,打造了一个看起来简单,也异常精彩的系列。而这也成为Vivienne Westwood时装设计的转折点,她曾经讽刺意大利时装,说“意大利人想尽办法让廉价的衣服看起来价值连城,而我却只想将昂贵的衣服改造成廉价商品。”不管她对于意大利时装的评价是否正确,但她自己的设计确实如此,昂贵的面料,却像是乡下人的着装。

4

英国狂热

1987年秋冬系列,Vivienne Westwood发布了一个名为Harris Tweed的系列,运用传统的英国高级西服面料,制作创意风格的女装。

这也成为她设计生涯的转折点,从此除了跟朋克跟反叛之间的亲密关系之外,“英国”也成为了品牌另外一个重要的DNA。而渐渐Vivienne Westwood也成为了英国时装的一面旗帜,虽然之后很多年她都将每年两季的发布会移师巴黎。但在设计上,从来没有停止对于英国元素的应用。曾经有人在伦敦时装周期间,在地铁里碰到西太后,她也坐到embankment去看时装周。她对于伦敦情感,应该相当深厚,她始终热爱这座充满了矛盾城市。因为就像她的设计一样,反叛又传统,在传统里找到一个自由的生存空间。

1993年,Vivienne Westwood直接把整个系列叫做狂热英国文化(Anglomania),模特们穿着苏格兰小短裙,或者是传统方格纹的裙子。

这场秀名模扎堆,一双九英寸仿鳄鱼纹紫色高跟鞋,让业务能力过关的Naomi Campbell,在T台上摔得人仰马翻。这一摔也成为了时装历史中的经典画面,这双鞋后来也由V&A收为馆藏。

5

忘年师生恋

——

“女权主义者希望女性看起来像男性,但她们压根儿不是男人。”

——Vivienne Westwood

Vivienne Westwood的第二任丈夫,Andreas Kronthaler,是她在艺术学院任教时候的学生。两个人在1993年完婚,年龄相差25岁,是时尚界忘年恋的模范。结婚近30年,如今依然在一起。现在品牌主要的设计工作也已经转移到了Andreas Kronthaler身上,西太后本人更像是一个品牌“吉祥物”。

6

环保愤青的晚年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西太后就是个愤青,愤怒是一个朋克青年的基本素养,时光并没有磨灭这种基本素养。年老之后,她将目光更多地放在环保议题上。我们总在争论一个时装设计师或品牌是不是有资格说环保问题,但Vivienne Westwood似乎并不在乎这件事,谁也不能阻止她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从不吝于在时尚领域中结合她自己关心的议题。

2011年,Vivienne 和团队一同远赴非洲肯尼亚首都Nairobi,参与非营利机构Ethical Fashion Africa 的计划,教授当地的贫困妇女制作手袋,不仅提供了她们经济上的收入来源,更让当地人不再盲目砍伐树木,可谓是一举两得。

2013年的春夏系列就以 Climate Revolution 作主题,发表一系列用环保布料制成的服饰来提倡 " Buy Less, Choose Well " 的减量新时尚。2014年,Vivienne 与她的丈夫 Andreas Kronthaler 为了全球暖化的议题,推出了印有“守护北极”图案的短T,并广邀各界名人如同样关注环保的时装设计师 Stella McCartney、知名超模 Kate Moss 等,穿上白T拍照募款,一同替“绿色地球”而努力。

Vivienne更在2016、17年之际举办了“Vivienne Westwood:GET A LIFE复兴生活”展览,这个展览展示了她多年来参与环保行动的完整历程。不同于她深植人心的反叛前卫形象,此展览将她柔软、富有同情心的一面呈现出来,告诉世人弱势族群、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也都是她很关注的议题,希望透过这个展览,不只让人们理解并认同环保理念,更能身体力行,实践环保行动。

Vivienne Westwood老了,

她可能不再时髦了,

但我还是喜欢她,

喜欢她我行我素,

喜欢她从来不妥协,

喜欢她一直保持了那份愤怒的热情。

我们的封面真的有在用心设计,

如果看不到是有点可惜了,就,请星标我们吧。

text:卢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图片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擅转至他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rbPXIBnkjnB-0zo5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