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银杏樱花摄影之九——独龙江-丙中洛

2019-12-24   德馨摄影

今天的行程是先从独龙江乡去独龙江下游的马库村,探寻“中缅41号界碑”。然后,原路返回至贡山县城,再到丙中洛镇。






马库村距独龙江乡政府约35公里,独龙江就是从这里流入缅甸的(之后改称为“伊洛瓦底江”)。我们从这里开始徒步,往返3个多小时,中途经过闻名遐迩的“哈滂瀑布”。哈滂瀑布,因月亮从山顶瀑布飞泻处升起而得名,当地人称“哈巴依称”,是傈僳语,意为“月亮上掉下来的水”。






见到中缅41号界碑,游侠们都显得很兴奋,纷纷举起国旗在这里拍照留念。据介绍,从这条小路过去6公里,便是只有200多人的缅甸葡萄县日旺族木克噶村,每年马库村过独龙族传统卡雀哇节时,木克噶的保长、副保长都会代表村人前来参加。两国的边民通婚、通贸,至今保持着良好的友谊。








巴坡村是独龙江乡的老政府所在地,距新政府所在地孔当村23公里。那时候独龙江还没有通公路,每年在大雪封山之前,政府都要组织一大批马帮,从县城到巴坡村,驮运独龙江乡的居民们必要的物资,那时候的巴坡村是独龙江乡最热闹的村子。







之后,经独龙江隧道,原路返回至贡山县,沿怒江前往丙中洛乡。该乡隶属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贡山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独龙江乡。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江两岸是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








怒江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时,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湾上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中心的村子叫坎桶村。






因怒江环绕的扎那桶村形成半岛状,又因岛上桃花甚多和当地人每年都过桃花节,故人称“桃花岛”。桃花岛静静地依偎着怒江边,有江南的秀丽,亦有滇西的雄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