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届90后最大的已经29岁。
无论是尚未成家,还是已经为人父母,我们都离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形象越来越远。
当我们喝着枸杞,提着保温杯,
90后“中年危机”,不再仅仅是我们开始怕老,畏惧死亡。
我们更畏惧深夜的突然来电,害怕父母的突然关心。
我们,变得越来越脆弱。
01
王宝强最近一条动态,是微博的生日提醒。
5.29日。
2019年已过半,他没发一条微博。
在众人探寻他的身影时,王宝强妈妈去世了。
可就在消息散出的22天前,他还和哥哥一起为妈妈庆祝她的生日。
总有一些猝不及防,能夺走人的全部坚强。
我还清楚记得几年前王宝强在节目中说:
“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孝顺父母不能等。”
他功成名就,妈妈却心疼老实的孩子被辜负。
他努力赚钱,给妈妈买的新衣服却孤零零地摆在那,没人穿了。
这人,哪能赢过时间?
再翻看几年前那期节目,世间冷暖当真让人唏嘘。
李咏那时候精神蛮好,王宝强的妈妈一脸憨厚。
谈起儿子,她无比骄傲。
李咏也嘻嘻哈哈地说,“100里之外都知道你们村有个王宝强。”
区区几年光景,善良的两人皆已故。
镜头里是幸福,镜头外是遗憾。
王宝强“潜伏”在足疗店,给妈妈准备了特别的礼物。
母亲躺在按摩椅上,并不知道儿子正在给她按摩。
如此温馨的独处时光,却让王宝强泪崩。
哭到没有一点形象。
哭到眼里心里都是对母亲的亏欠。
他说看到妈妈静静地躺在那,
心里想的却是很久没见她了,特别害怕失去她。
母亲生前最放不下的记忆,是王宝强初到北京和家里断联的那三年。
苦往心里咽,泪往心里憋,
为人子女最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脆弱。
父母挂念的却是,你知不知道妈有多想你。
时间不会偏袒任何人,再怎么骄傲的人心里也有一个无法填满的洞。
公交车错过可以等下一班,生活却没有倒叙。
余生都在思念中追逐,惩罚当初的大意,
这样的溃不成军,在深夜折磨着多少人?
李健《我是歌手》决赛的时候,唱了《父亲写的散文诗》。
父亲写的散文诗 (Live) - 李健
词:董玉方
曲:许飞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
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 一整天
闹着 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 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 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
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
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有这样一句歌词,我听到就会很难过。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李健还没出名的时候,父亲得癌,做手术要好几万。
这对当时捉襟见肘的他来说,是天价。
和姐姐东拼西凑,终于补上了手术费,
父亲的病情却在术后越来越差。
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已经不能站起来。
需要李健背着才能去卫生间。
趴在儿子背上的老人,有天却突然说了这样四个字:
原谅爸爸。
这成了李健最无法释怀的一句话。
生命残留之际,还在为麻烦儿子而抱歉。
父母狼狈那一面,却戳中了为人子女的软肋。
我们担心父母生病,父母担心拖累孩子。
我们害怕父母变老,父母害怕你过得不好。
时间的一轴是生命倒计时,另一端牵连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关于爱,这个命题沉甸甸。
而我们都羞于表达,于是当失去那一刻,才会百般刁难自己:
你为什么,没有多爱他们一点?
02
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三年前我在大理的街边,认识了一个很酷的姐姐。
当时的她年轻、倔强,有不错的工作,让人羡慕的收入。
她自诩是一个自由的人,不被任何事情羁绊。
只要自己有想做的事情,就会动用所有力量让它启动。
但我问她,最怕什么。
她没有看我,低头说:“父母离开。”
父母子女一场,有今生,无来世。
上一次听到谭松韵的消息,是在春节期间。
妈妈跨年夜和朋友一起聚会。
本以为只是一顿平常的晚餐,谁也没预料到下一秒是死亡。
一辆车,连撞三人,谭松韵的妈妈伤势最重。
从浑身是血送进医院,开颅手术到20几天后彻底离开,
谭松韵的妈妈一直昏迷。
她没有来得及给唯一的女儿一句交代,甚至没有再多看女儿一眼,
就此天人两隔。
走了的人跟活着的人说,余生就到这,别追。
活着的人踉跄地祈求,别走。
消失很久的谭松韵终于出现了。
黄磊听闻她要来,暖心地做了一桌川菜,希望能给姑娘家乡的归属感。
餐桌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你有什么愿望?”
女孩的答案让何炅红了眼眶。
让那个总是笑着的女孩低头,沉默,再沉默,
而后悄悄流下了眼泪。
“我想梦到她。”
想拉住她的衣角不让她离开,怕忘记她的模样。
时间,却没有再给这个善良的女孩机会。
03
我有一个朋友,比我小一岁。
她13岁那年,父亲糖尿病去世了。
走得很突然。
一下班就给阿姨打了电话,说晚上想吃面条。
挂下电话去朋友那喝茶,人,就再也没回来。
上厕所的功夫晕倒在那,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送到医院抢救,我那可怜的朋友还没见爸爸最后一眼,
还没赶到医院,父亲就离开了。
整整三天,她不睡觉也不吃饭。
当她紧紧地攥着我的衣角,在我的怀里嚎啕痛哭,
一遍遍喊着“我没有爸爸了,我没有爸爸了。”
我一句安慰的话,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说出口。
“再也没有机会做下来好好和他说句话。
化解那些误会,说说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爱。”
被悬在空中的苦涩堵住喉咙,快不能呼吸。
一个人练习着成长,习惯失去,习惯被骗,习惯逃跑。
唯独不习惯面对离别。
何炅在一期节目中不经意地提起,妈妈和他的习惯用语是“哎呀你累死了吧”。
下飞机给妈妈报平安说自己落地了,妈妈却说“宝贝好辛苦太累了”。
甚至和妈妈说自己刚睡醒,她都会说“我的宝贝好累”。
言外之意,你该多累才会睡到这么晚。
我很能理解何炅这番话。
有人会羡慕你做着体面的工作。
有人不理解你为什么放弃安稳,要让自己在压力中煎熬。
唯独父母会看穿你所有伪装。
他们只关心,你到底过得好不好。
以前熬了一个通宵,半天就能恢复活力,继续精神抖擞地工作。
现在熬了一个通宵,两周才能缓过劲。
喝养生茶,在空调房离不开暖手宝,
随着年龄增长,不怕挑战和失败,开始害怕自己生病。
害怕父母半夜发来的信息,害怕凌晨突然响起的电话。
害怕爸妈难过、牵挂、伤心。
前天我用了半天时间在网上搜保险的资料,三秒钟从银行卡刷出几大笔金额。
当我担心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更害怕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什么也给父母留不下。
于是我做了这样一件看似夸张,却几乎在瞬间透支所有勇气的事。
我只关心如果匆忙走过的光阴在某个瞬间清零,
父母,能不能没有压力地生活。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
你们这代人,就是活得太明白了,才让自己那么累。
这句话的另一面:
我们开始懂事,慢慢变成了成熟,格式化的大人。
90后提前进入了“中年危机”。
当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孩子,00后异军突起,
于是我们后知后觉地成为社会中坚,被动划入“中年”行列。
而当我们终于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父母们也变了。
曾经独断专行的人,开始看你的脸色。
记忆中年轻的人冰箱装满了救命药,头发变得花白,眼镜也换成了老花镜。
他们不再年轻。
当父母变得小心翼翼,当我们进入“中年危机”,直面死神的不仅是爸妈,还有我们。
人生不能错过两件事:
最后一趟回家的车,还有爱你的人。
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爱应该爱的人。
别让遗憾,成为无法挽回的伤害。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