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构图,拍出花卉的别样韵味

2019-06-19   大美摄影

花卉是自然界的精灵,是美丽的化身,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感受。拍摄花卉可以将花卉的姿态、韵味及意境留存下来。但是花卉摄影不是单单把一朵花或几朵花甚至大面积的花卉记录下来就可以的。

如何才能把花卉拍得更美,构图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一场地,同一朵花,由于拍摄角度和构图不同,其视觉效果大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花卉摄影的构图,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大小对比结合对角线构图


在拍摄花卉题材的照片时,可以适当寻找具有相似形态,但是大小不同的个体集中进行展现,通过这样极富变化又存在部分统一性的内容来活跃画面。实际拍摄时,也可以通过镜头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通过调整焦距和拍摄距离来让照片中的花朵变大或变小。同时,也可以结合对角线构图或者斜线构图等技巧,来布置照片中的元素。


光圈 f/3.2 快门速度 1/250s 焦距 100mm ISO100




顶拍构图


当相机拍摄方向与地面垂直时,通常可以拍摄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这种顶拍的构图方式还在于它改变了被摄对象的正常状态,把人与环境的空间位置,变成线条清晰的平面图案,从而使画面产生不同寻常的美感。由于一些花卉个体矮小,因此非常适合以这种角度进行表现。实际拍摄时要注意保证画面主体的清晰,这样可以利用景深让画面更具变化。


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1000s 焦距 75mm ISO 100



明暗新旧组合对比构图


对于花卉摄影来讲,可以将一些新的事物和旧的事物并列摆放在画面上,用旧的事物来衬托新的事物,以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来加强艺术感染力。新鲜和陈旧的景物可以产生很强烈的对比,“枯木逢春”就是最为有名的新旧对比,在春天植物发芽的季节,最容易获得这样的画面。除此之外,残荷也是摄影师经常拍摄的题材。下图,摄影师在拍摄时将枯萎的荷叶与生命力旺盛的荷叶一同纳入画面中。为了在突出荷叶的同时弱化背景,在曝光时降低了2挡曝光补偿,让水面的亮度降低。

光圈 f/7.1 快门速度 1/15s 焦距 70mm ISO 100




发散式构图


发散式构图的最大特点就是:画面中的景物有一种向外扩散的形态或者趋势。下图中,摄影师使用顶拍的角度拍摄了一朵菊花的局部画面,借助光线的造型效果,让其形态产生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效果。常见的具有发散效果的静物有灯光、太阳、花朵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拍摄技巧来实现发散式构图。在拍摄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并且在按下快门后、相机完成曝光前,转动镜头的变焦环进行变焦,这时拍摄的画面就会产生一种“爆炸”效果,所有的景物都会产生一种从中心向外扩射的画面。这种效果适合表现中心的焦点景物或人物,例如拍摄新闻题材或者运动题材时。如果配合三脚架以及适当的曝光数值和变焦时机,这种技巧也可以用来拍摄花卉摄影题材。


光圈 f/5.6 快门速度 1/160s 焦距 80mm ISO 100



虚实对比


虚实对比主要是在拍摄时利用镜头的景深和对焦技巧使主体清晰,并在照片上表现为主体形象原本的内容,同时让背景或陪体形象因失焦而显得模糊或形成虚化的效果,用以突出主体。在拍摄花卉照片时,可以使用专业微距镜头,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花瓣,通过对焦实现一虚一实的效果。如果没有微距镜头,也可以通过大光圈或者长焦镜头来实现这种拍摄效果。


光圈 f/3.5 快门速度 1/125s 焦距 22mm ISO 100



夹缝式构图


荷花是许多影友所热衷的拍摄题材,但大部分照片拍的都是整个花朵或全部荷塘。下图中,摄影师抛开了完整的构图,选择了两片花瓣夹缝间的这个独特角度,仿佛透过粉色纱帘向内窥视的效果。并且,这两片花瓣也是极富表现力的元素,它们提升了画面的整体感。创意和构思结合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让画面构图更加灵活与多变。

光圈 f/5 快门速度 1/400s 焦距 200mm ISO 800


九宫格构图

很多数码单反相机都拥有拍摄构图辅助线功能。当使用液晶屏取景并打开这个功能时,液晶屏上就会实时显示拍摄场景的情况,并且在画面上标出等分线,将上、下、左、右四个边都分成三等份。用直线把这些对应的点连起来,画面就构成一个“井”字,画面被分成相等的九个方格,这就是我国古人所称的“九宫格”。分割线相交所得的四个交点就是趣味中心。

在拍摄下图这张花朵和蜜蜂的照片时,摄影师为了突出画面中的主体,使用微距镜头对准蜜蜂构图,同时将它安排在九宫格右上方的兴趣点上。


光圈 f/3.5 快门速度 1/800s 焦距 90mm ISO 100




微距近摄构图

通过专业的微距镜头可以拍摄与实际物体等大(1:1)的照片。微距拍摄是指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对主体进行的拍摄,人眼往往对10cm以内的物体就看不清了(近视眼除外),而专业微距镜头光学系统是按照近距离拍摄进行特别设计的。在使用微距镜头拍摄花朵时,可以开启手动对焦模式,将对焦距离设定为最近,之后向花朵移动,在花蕊清晰时停止移动并拍摄。


光圈 f/3.2 快门速度 1/400s 焦距 90mm ISO 100




上面介绍的是使用最近对焦距离以及最大微距放大倍数进行构图拍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极富冲击力的画面,因为这种照片会将极其细微的花朵细节进行放大展现。下图,在拍摄姿态优美的多瓣花朵时,可以使用微距镜头的自动对焦模式,之后在构图时将整个花朵充满画面,并将对焦点设置在距离相机最近的花蕊处进行拍摄。


光圈 f/4 快门速度 1/400s 焦距 90mm ISO 100



侧拍斜线构图

在拍规则排列的花卉题材时,可以采用侧面的角度,贴近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体,再平行移动镜头,让规律排列的花卉在画面中延伸至远方,形成视觉的纵深。下图这张在温室花卉培养基地拍摄的照片中,摄影师在取景框内纳入了众多相似的花盆,并且使用大光圈拍摄结合斜线构图,既营造出画面中的虚实结合,又让照片显得不呆板。


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50s 焦距 70mm ISO 100




阵列式构图

当被摄景物成行或者成列有规律排一种潜在的美感。在拍摄照片前,我们不要急于动手操作相机,而是努力发掘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画面中景物之间的关系,之后再有重点地进行表现。下图,摄影师拍摄盆装花卉时,采用稍高的角度,将镜头变至长焦端,让仙人掌的彩色部分成为画面主体。


光圈 f/2.8 快门速度 1/100s 焦距 200mm ISO 100



疏密对比

摄影构图中的疏密对比是形态分布状况的对比,厚实、密不透风的形状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丰富的感觉,蕴藏着能量,有宏大的气势。稀疏、松散的形状则清晰、灵巧、舒展,带有优雅、自然的美感,两者在一张照片中展现,可以充分显示各自的视觉特性。在构图拍摄时,如果使画面上的疏密分布呈现平均化的特点,就会让照片显得千篇一律和单调。

例如,在拍摄下图这丛花卉时,摄影师使用长焦镜头以平视的角度拍摄,让处于高位的花朵和花蕾以远处的绿树为背景,这样显得较“疏”,而下方的花朵以背景的花朵为衬托,显得较“密”。这样的摄影构图就避免了均匀分布所造成的单调和乏味。通常,在表现平面个体时,疏密对比运用更加简单,例如用一枝花和一丛花进行对比等。


光圈 f/3.2 快门速度 1/250s 焦距 200mm ISO 100



以上部分图文摘自

人民邮电出版社——《画面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