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选登(27)|“战疫”洪流——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纪实作品展

2020-03-20   大美摄影

经过一线抗疫战士们不断的努力,加上广大群众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国内的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三月,是春耕的时节,也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在不放松警惕的前提下,企业开始有序的复工复产,人们逐渐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整个社会在慢慢的恢复秩序。不过,随着国外疫情局势的严峻,国内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输入风险。大家仍然要做好防控措施,不彻底打赢这场“战疫”防控战,绝不能放松。


坚守岗位类

《消毒战疫》周江 摄


《安全复工开园》唐明旭 摄

政府响应国家复工复产开放景区政策,提前做好安全防疫,今天正式开放周贡植故居,迎来首位参观者。图为防疫人员为入园者量体温。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会址暨周贡植故居今日正式恢复开馆。作为中共四川省委的诞生地,周贡植故居见证了巴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时刻。


《疫情期间的环卫工人》游泳 摄

2020年2月10日,摄于江西省抚州市。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城市街道的干净清洁,两位环卫工人一路打扫,一路捡拾垃圾,尽心尽力维护好城市的环境清洁。

《一米距离》王予京 摄

来邯郸银行办理业务的人们自觉保持一定距离。


社区生活类

《居民小区“喊话人”》宋轩 摄


2月5日,工作人员在居民小区,通过小喇叭,提醒居民时刻注意卫生防护。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甘肃省民乐县机关、事业单位协助社区管理部门,加强疫情防护监管和宣传,构建了全民共治共防的良好局面。

《学习进行时》詹本林 摄

2020年3月8日,云南昆明晋宁区的新华书店里有几名戴着口罩在读书的小朋友。


《进超市,测体温》王予京 摄

疫情时期,人们进超市要排队测体温。

《公园开放了》吴长波 摄

随着疫情进入第二阶段,北京的社区公园在做好消毒和测温工作后,也允许游客进园了。图为社区居民在海淀区西三旗街道东升公园初绽花蕾的碧桃树下走过。

《拆除道闸杆》陆建航 摄

3月17日,江苏镇江市南马路社区疫情观察哨道闸杆设备拆除,标志着镇江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

《繁忙的花市》刘琳 摄

2020年3月15日,拍摄于重庆江北区望海花市。随着疫情的好转,花市也逐步恢复营业,市民戴好口罩络绎不绝到花市采购鲜花、植物等,花市老板乐开颜。


《春暖花开时》李当斌 摄

3月17日北京天气很好,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游览的人们都戴着口罩。图中两位女孩和一位老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位小学生背着书包在行走。


通信邮政保障类

《抢抓工期,加速5G基站建设》马培 摄

中国移动全力做好通信保障、服务保障、防控保障“三个保障”工作,助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更将自身5G建设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等不靠、不停不歇,抢抓工期、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图为工程技术人员正在进行5G基站建设。


《电信人的身影》谭灵 摄

疫情期间装维人员董云为通信保驾护航。


《坚守一线,中国必胜》江苏联通客户服务中心 摄

江苏联通客服中心疫情期间坚守一线。


亲情爱心类

《妈妈,今天欠您一个拥抱》周玉山 摄

2020年3月17日零点20分发生在郑州新郑机场的感人一幕,女儿苏某今年19岁,是美国纽约某大学的大二学生,由于美国新冠肺炎不断扩散,大学无限期休课,没有固定住所的她只能回老家郑州市等待。得知女儿回国的航班消息后,她的妈妈在机场等待了七、八个小时,为的是想第一时间见到宝贝女儿,因为自女儿15岁去美国读书后,娘儿俩聚少离多,思念之情可想而知。但是面对郑州市国外人员入境一律集中隔离14天的规定,母女俩异常的冷静和理解,她们远远的相望着,轻声的交流着……登车女儿向母亲深深鞠躬:“14天后一定还您一个拥抱”。


远程教育类

《在家开心上网课》谢松 摄

摄于中国重庆黔江,新建光缆让娃娃离开山坡在家上网课。


《大学生在家上网课》宋道君 摄

2020年3月16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大一学生宋安楠,在疫情期间,响应政府和学校号召,在家上钢琴网课。

《偷袭》崔恒祯 摄

3月13日上午,舅妈躲在门后观察正在直播上课的弟弟有没有认真学习。


海外援助类

《中国留学生在韩国解除隔离》王振 摄

3月3日,在韩国大田大学,首批入境韩国的中国留学生经14天隔离后,经检查无异常而解除隔离。

《大爱无疆》曹冬梅 摄

2020年2月7日,重庆市涪陵区电信公司员工曹冬梅接到土耳其华人妇女联合会捐赠的爱心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