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说:婆婆怕我带小孩辛苦,让孩子和她睡觉,问题是,和婆婆睡觉好还是和自己睡好?这件事情,你会怎么看呢?
婆婆说“怕你带孩子辛苦”,可以说这是一位聪明而体贴的婆婆。
什么是隔代亲?这就是。老人疼爱孙子(女)的行为现在非常普遍,往深层次里来讲,这是老人渴望爱和关注,从而再次实现自我价值观的表现。
为什么老人有了孙子辈之后,对子女的爱会减弱了呢?因为子女长大成家后,对父母的依赖减少了。而孙子(女)出生后,又重新点燃了老人被需要和被依赖的需求心理。这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表现之一。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婆婆体贴媳妇是真的。年轻人带孩子累,这是事实。所以孩子的妈妈落得轻闲,心安理得地将孩子交给婆婆,并从心里对婆婆充满感激,这也是人之常情。两全其美的事情,看起来一切都那么完美。
但是,
从孩子生长发育和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与妈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一、妈妈自己带娃方便哺乳:
孩子6个月之内仍然需要夜奶,6个月之后应该逐渐减少夜奶的次数,直到完全戒到夜奶为止。所以宝宝6个月内与妈妈一起睡,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哺乳。
二、妈妈带娃有利于培养孩子安全感:
根据心理学家玛勒的理论,宝宝0~1岁为“母子共生依赖期”。在宝宝的眼里,母亲与孩子是一体的并且共荣共生。孩子对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因此孩子也认为母亲对自己的爱也是无条件的。这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并逐渐开始精神独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反之,如果孩子1岁之前来自母亲的安全感获得不充足,那么孩子的心理发展将会面临障碍。比如说:孩子易怒、惊恐胆小、敌视他人,动作发展具有破坏和攻击性等等。
三、孩子什么时候适合与妈妈分开睡呢?
主要看2点:,孩子能够独立玩耍,且能够安静地自己呆一会儿,这样的孩子安全感充足;,是宝宝2~3岁前后出现性别意识的时候,也应该让宝宝与妈妈分开睡,这样有利于宝宝精神独立。
所以总的来说,孩子2~3岁之后可以逐渐与妈妈分开睡。因为这时候宝宝基本上已经断奶了,宝宝的动作发展也能支持孩子完成身体独立向精神独立的过渡。因此,宝宝2岁之前,尽量与妈妈一起睡,可以同床不同被;
到2~3岁之后,孩子与妈妈则可以分开睡,偶尔把孩子交给婆婆带一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主体是我们,并不是爷爷奶奶或者公公婆婆。
龙应台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说“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与父母分离”。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孩子从身体到精神上的完全独立,过早地母子分离,往往是适得其反!
如有疑问,请留言。